数据显示,包括固定和移动连接的全球IP流量预计2018年将达到1.6 ZB,超过1984年到2013年全球生成的IP流量总和(1.3 ZB)。互联网应用的蓬勃发展,带来了IP网络流量的迅猛增长,同时,互联网业务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日新月异,使得企业面对的网络环境越来越复杂,而网络风暴也可能随时发生。
在近日举办的2014全球CDN大会(GCDN)上,蓝汛CEO王松表示,“如何有效地控制这样复杂的网络环境,为互联网网民提供最佳的用户体验,已经成为所有互联网公司面临的共同挑战!”
与此同时,IP流量特别是视频流量的激增,导致网络带宽需求增长超过了摩尔定律,因此如何保证网络可持续发展也成为运营商必须面对的迫切问题。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开始采用CDN加速业务来提升应用访问性能;全球的主流电信运营商也开始联合CDN运营公司切入到CDN市场,包括今年中国电信与蓝汛合作所开创的国内先例。
主流运营商热拥CDN市场
“发展CDN网络是运营商应对IP流量快速增长的有效方法。”中电信广州研究院开发总监梁洁表示。同时为提升宽带网络的黏性并增加业务收入,当前众多网络运营商开始为用户提供差异化、有保障的视频业务,而这需要充分运用CDN的本地能力来提升视频业务的用户体验,以满足业务开展的需求。因此,对于提供全球服务的主流运营商,为了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其纷纷切入到CDN服务市场,推出自己的全球CDN业务。
“运营商CDN网络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所部署的CDN网络能够通过基础承载网络的协同能力,并利用IT承载网的智能管道能力,向用户提供低成本且具有竞争力的CDN业务。”梁洁表示。
以中国电信为例,其针对于对外服务,分别构建了国内和国际CDN网络,并从2014年起,开始向政府、企业等用户提供面向全国和全球的CDN网络加速服务。截至目前,中国电信国内对外服务的CDN网络已具备56个节点,超600G的业务支撑能力;而国际对外服务的CDN网络,已在41个国家和83个城市建有CDN节点。
运营商CDN建设模式各有不同
事实上,目前全球大多运营商都已经建有自己的CDN网络,而由于CDN网络建设模式不同,在业务模式上,“不同的运营商需要根据业务的需求和条件进行选择”。在梁洁看来,其中的关键问题是CDN的建设用途是自营还是出租,“另外还需要考虑是需要CDN提供核心内容分发能力,还是提供包括内容管理、安全服务在内的全套的对外服务能力?是覆盖全球范围的CDN部署,还仅是某区域的CDN网络?以及自身是否有维护能力等。”
从长期投资回报的角度来看,部分运营商倾向采用厂家技术自建的解决方案。据悉,国内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开始自建CDN网络。另一方面,在对外服务,特别是全球性的CDN网络服务领域,由于涉及全球网络的布网成本以及用户需求的多变性,部分运营商往往采用CDN服务合作的方式,如德国电信收购CDN服务商来整合自身产品线,KDDI收购了亚洲最大的CDN服务商。
当前,中国电信通过自建方式,已在全国建设了覆盖全网的300多个CDN节点,总服务能力接近19T。“同时,在2011年我们开始实行CDN 3.0项目,来支撑我们的网络以及视频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据悉,CDN 3.0项目已经完成了规范制定、开发以及试点工作,正在逐步进行全网升级。业内人士预计,CDN 3.0在标准化以后,将有利于厂家之间的有效竞争,促进CDN设备性能的大幅度提升和价格的大幅度下降。截至目前,“整个CDN网络建设投资已经下降到原来的30%,为下一步业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将CDN节点引入移动网
梁洁在GCDN大会上透露,随着国内4G的上马,下一步中国电信CDN网络的重点将是移动互联网的应对。
“移动互联网流量的爆发式增长,对运营商网络将会带来比固网更严峻的剪刀差效应挑战,因为移动网络的投资是远大于固定宽带网络的。”梁洁表示,现在很多移动网络运营商已在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包括最近国家铁塔公司成立也是出于共建共享建设网络投资的考虑。但在她看来这还不够,“如果遇到春晚或者大型体育赛事的直播,运营商需要提前考虑如何应对移动流量的增长。”
根据韩国SK电信统计,目前移动网络数据流量大约有30%是重复并可以缓存的,因此运营商可以考虑在移动网络中引入CDN节点。她表示,未来CDN网络的部署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IP流量较少时,部署统一的CDN节点;第二阶段可以实现CDN节点在核心网侧的分省部署;第三阶段即将CDN节点下沉到无线侧。
“同时我们也会考虑采用增强型多媒体广播业务(eMBMS),提供更有效利用无线资源的解决方案。”eMBMS和CDN的结合能更好实现业务的广泛覆盖,提供整个移动视频直播、热点内容直播、广告等多种业务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