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通信世界 >> 总第435期 >> 深度报道 >> 正文
 
百年普天的再生再造
http://www.cww.net.cn   2009年9月28日 13:17    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牟晓隆

    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国普天,在新中国通信工业发展史上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从研制开国大典上的电动升旗装置,到建设中南海的专用电话局;从新中国第一部电传打字机、第一条市话电缆,到第一部大型数字程控交换机(HJD04机)、第一套SDH光通信传输设备、第一部国产自主知识产权手机;从率先引进技术,开展合资合作,成立中国第一家通信合资企业,到以自主研发支撑产业发展,将中国技术标准推广海外,以自主品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中国普天创造了通信行业内的很多个“第一”。

    建国后发展的三个阶段

    中国普天是一家历经百年发展的中央企业,缘起1906年清政府在北京东单电话局设立的专为宫廷维修电话的铜匠处。1932年,当时的中天电机厂,也就是现在普天企业——天津电话设备厂的前身,在非常简陋的条件下,制造出手摇磁石电话机,这应该是由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部电话机。

    新中国成立后,普天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在1980年成立之前是邮电部工业局,管理28家工厂。从新中国成立到1980年这段时间,邮电部工业局和邮电工厂承担了国家90%以上通信设备的生产,是名符其实的“国家队”。除邮电通信外,包括广电、水利、石油等行业的专网通信,都由普天企业来提供主要通信装备。

    从1980年成立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到2000年,是中国普天历史发展的第二个重要阶段。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普天根据国家的要求,按照当时邮电部的部署,主要承担技术引进与合资合作的工作,来支撑中国邮电通信网的快速发展。

    第三个阶段是2000年以后到现在。这期间运营商的通信能力已经能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国有企业的体制更加市场化,普天按照国家自主创新、产业带动科研的要求,转入到自主研发支撑产业发展的新时期。

    改革开放的产物

    邮电工业总公司的成立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两年左右的时间,到1980年,工业管理局要向市场化的工业企业转变,成为实体机构才能更好地推进经济改革,更好地组织企业向市场经济转变。在这种大的改革开放背景下,在国家政府机构职能改革的推动下,邮电部成立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接转邮电部工业局及子企业,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以企业形式来组织邮电通信设备的生产,包括承担国家要求的技术引进、合资合作的任务,更有力地做好通信网络建设的支撑。当时邮电部将其所有28家直属工厂都划入了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的通信设施基础差、底子薄。据了解,从1949年到1982年的34年间,国家对邮电通信的投入总共只有大约60亿元。当时主要的邮电通信设备由普天来组织生产,技术来源是通过当时的邮电科研院所和普天企业一起会战、产学研三结合来完成,通信设备总体上处在模拟技术阶段。而在国际上,程控交换、光纤传输及卫星通信等数字技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趋于成熟。所以,当时我国通信网技术和装备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整整一代,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合资公司始末

    在2G方面,普天同样发挥了巨大的支撑作用,这并不为业界的大多数人所了解。当时通信网主要设备的技术引进、合资合作,大多数都是由普天总部和企业参与完成的。

    政府在推动技术引进、合资合作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要参与实体组织,成为公司股东,实体企业才符合国家要求。因此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当时是代表邮电部的工业体系,来跟外面跨国公司对接的。而且当时贯彻市场换技术的方针,也要有一个落地点,就由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来承接。

    邮电工业第一家合资公司是上海贝尔公司,1984年成立。在80年代更多的是技术引进,从外方引进通信设备和相关技术。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就更多地转向合资合作了。在这个过程中,按照市场换技术的国家政策起到了指导作用,在邮电部的要求下,几乎所有国际上大的跨国公司,都通过与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的合作进入中国市场。当然,他们有的与总部直接合作,但更多的是与下属企业合资合作,这样的进程从80年代持续到90年代,是当时邮电工业总公司的一项主要工作。

    从改革开放开始,原邮电部就考虑怎样引进技术,重点是研究引入程控交换机的问题。因为程控交换机是通信网的核心产品,当时在国际上还受巴统控制。1979年7月,邮电部副部长会见比利时贝尔电话设备制造公司的代表时,提出了引进程控电话设备生产线的意见,此后,在邮电部的直接领导下,经过长达近4年的接触、谈判,我国促进落实了S1240程控交换机的引进工作,1983年,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和比利时外方签署了合资合同,1984年,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挂牌成立。中方占有60%的股份,比利时外方占40%,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郑铁民担任第一任董事长。

    程控交换机的发展进步是通信网升级换代的主线,但整个通信网的装备远不止是这些,比程控交换机市场更大的是移动交换、移动终端、传输网、接入网、光电缆、电源、软件、增值业务以及配套设备等等,也都需要同步地升级换代。因此,90年代之后,与邮电工业总公司合作的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建立起来了。这些合资公司,有的生产光缆,有的生产光传输设备,有的生产传真机等等。当然普天最大的合资企业还是生产移动通信设备的合资公司,比如东方通信与摩托罗拉的合资公司,首信集团与诺基亚,普天总部与爱立信、与松下等等,这些公司在业界影响很大,至今仍然是非常成功的公司。

    这些中外合资企业的成立,推动了整个通信设备快速的升级换代,实现了通信业的快速发展,快速提升了实力,满足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通信能力的需要。而中国普天从国有行政性总公司到股份制现代企业的再生再造,不断适应着我国宏观环境、市场环境、产业环境的变化和发展。

编 辑:徐亮
关键字搜索:通信  60年发展  
相关新闻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