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通信世界 >> 总第428期 >> 运营市场 >> 正文
 
“五问”移动互联网
http://www.cww.net.cn   2009年8月7日 15:14    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徐超

    经过一段令业内难忘的喧嚣后,2.5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从2006年底开始归于一段相对的沉寂。在2009年3G发牌后,对3G时代移动互联网如何发展的讨论又热络起来,移动互联网经过上一轮的竞争与淘汰后进入第二阶段。

    3G门户创始人之一张向东认为,经过差不多5年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来到了新阶段,在3G全面铺开的大环境下,移动互联网的价值将超越互联网、超越PC、超越GPS、超越银行卡和DV,甚至超越正在联网的DC等等。“3G元年到来是真正的让人们理解手机、理解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张向东表示。

    不过,开始由3G助推的移动互联网将面临哪些新机遇?互联网生态产生了哪些变化?业界面临什么样的发展趋势?业内如何把握这些趋势?

    毋庸质疑,移动互联网确实是一座金矿,但是已经有足够数量的企业在挖到金子前碰得头破血流,最后销声匿迹。因此,从具体赢利的角度去看待移动互联网、找出相对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制定业内普遍认可的产业链规则,成为这一轮发展与思考的基点。

    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是谁?

    这应该是发展移动互联网最基础的问题了。中国移动负责移动互联网业务运营的卓望公司一位专家对记者表示,经过这几年的观察,业界发现,移动互联网的首批用户并非是期望中的白领和富裕阶层,而是那些不用PC上网的低收入的年轻人,这些人中民工、保安、在校学生等人群构成了首先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主力。

    在年龄构成上,这些用户群的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普遍学历是高中。与国内互联网用户平均年龄在28岁至30岁左右、普遍学历是大学本科形成了鲜明对比,因为后者正是整个社会人群中经济实力有保证,同时能够迅速接受互联网各种新应用的主力人群。他们身边有完备的固定联网PC,并形成了基于PC的宽带互联网使用习惯,他们天然地对用手机的互联网持观望与等待态度。

    这也解释了为何移动互联网推出后,面临流量大增却难以赢利的根本问题。因为,在当前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体当中,一直以来的使用习惯就是“免费”二字。指望这些人群为移动互联网发展提供“收费”动力显然是不现实的,虽然布局这些年轻人群能够为未来“圈地”,但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迁移什么时候能够实现?3年还是5年?业界要做的仅仅是等待用户成长到社会主流的那一天吗?

    流量怎么变收入?

    这个问题从各个免费WAP网站的流量不断超出“官方网站”移动梦网的时代就存在。卓望公司的这位专家告诉记者,从免费WAP兴起后,移动运营商最苦恼的问题就在于,这些免费WPA产生的流量迅速超越了移动梦网,甚至一度达到70%—80%的份额。

    其实,那些流量飚升的互联网公司也在苦恼,迅猛增长的流量并不能带来收入,虽然带来了广泛的用户,但成本的压力不断增加。对此,空中网CEO王雷雷明确表示,不能带来收入的流量就是“垃圾流量”,对移动互联网企业来说是一种“负担”,因此他现在把空中网的战略目标放到了手机游戏、手机音乐、移动社区方面。他期望每一个用户带来的流量最后都能够用收益体现出来。

    移动互联网会照搬互联网模式吗?

    这个问题曾经存在争议,但到了3G时代,这个问题在基本概念层有了一致的认识:移动互联网不同于互联网。不过在实际操作层,分歧依旧存在:移动互联网是必须独立发展出一套新模式,还是可以借鉴互联网的部分经验,在不同阶段参考互联网的某些成功经验?

    运营商阵营内部似乎对这个问题就存在不同理解。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的一位专家表示,移动互联网在不断发展,运营商首先起到的作用在于,在3G建设的初期就努力培养移动互联网的基础用户,通过与移动互联网各环节的企业和SP通力合作,培育各类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习惯、努力扩大市场规模。与此同时,创新各种3G新业务,在用户基础和市场规模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探索3G新业务的商业模式。运营商要实现3G赢利,前提是移动互联网的盘子要足够大。

    北京移动的一位专家则认为,运营商首先应关心如何从3G应用收费,改变目前费用主要从流量产生的现状。因为运营商不可能长期充当修路人,在“修路”投入了那么多之后,“过路费”却有日趋下降的趋势,他们无论如何不甘心。

    谁将主导移动互联网?

    就目前来看,运营商全力推进3G网络建设,是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中坚力量,但同时,这并不能决定“修路人”就是“领路人”。

    苹果的iPhone通过提供独特的无线服务参与到运营商的业务分成中,开创了终端+网络的新模式。其中最值得借鉴的是苹果iTunes音乐商店,该业务全面打破了行业常规,iTunes在美国市场目前已成为仅次于沃尔玛音乐商店的第二大音乐零售商。

    互联网及IT巨头也不甘心放弃这个新兴市场。谷歌和微软都通过延伸自己传统优势产品的方式插入移动互联网的竞争与合作,一个是靠移动搜索,另一个是靠复杂但包容性很强的WindowsMobile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运营商在一个预定的领域遇到了完全没有预料到的重量级竞争对手,此外还有不断出现的大大小小的与移动互联网挂上钩的网络公司、软件公司、音乐公司、媒体、职能部门等等,在3G为主题的移动互联网络上形成繁复的产业链应该是运营商乐于见到的,但他们能够领导产业链吗?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统一的市场吗?

    就互联网发展来说,全球基本上是一个统一的市场。无论是PC、操作系统、浏览器还是基于网络的各种应用,如电子邮件、网络搜索、音乐下载、视频播放等,全球的市场基本不存在特别难以逾越的门槛。产业链的各方都有一定能力把触角伸到全球各个角落。

    从移动互联网目前的一些应用及用户群来看,细分的特点非常显著。由于移动互联网更多的基于个人的随身应用,因此带上了比互联网更鲜明的个人特色,至今尚未形成具有全球规模的移动互联网单一应用。此外,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千变万化、操作系统的战国时代、运营商运营理念的五花八门都给一个统一的、具有一定标准化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带来了阻碍,这种阻碍短期内难以打通。

编 辑:徐亮
关键字搜索:3G  移动互联网  互联网  
相关新闻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