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通信世界 >> 总第399期 >> 新闻评论 >> 正文
IMEI管理急需配套环境建设
2009年1月6日 11:10    通信世界周刊    评论()    
作 者:倪兰

    “实际上,我们前两天已经把锁住的那个IMEI号码解锁了,来投诉的手机用户太多了,不能因为一部手机而使太多人受牵连。”这是2008年那件“著名”的事件——我国出口巴基斯坦部分手机集体被锁——发生后不久,巴基斯坦电信管理局方面对媒体的无奈坦言。短短一句话,正是目前我国以IMEI治理山寨机可能存在的难点的真实写照。

    2008年12月,我国电信管理局宣布,GSMA已经同意授权我国机构自行核发TD-SCDMA、GSM手机IMEI,业内人士一致认为这是监管部门又一次大力整治山寨机的开始。消息一出,正规手机厂商拍手称快,不过山寨机厂商及销售渠道竟也无丝毫不安,有消息称深圳山寨机市场仍旧红火,许多山寨机用户认为加强IMEI管理绝非一朝一夕之间能够完成,因此对于能够继续使用山寨机丝毫不存担忧。

    “起不了太大实际作用”,这是部分业界人士目前对于加强IMEI管理的实际效果所抱有的疑虑和担心。我国最初是通过SIM卡而非IMEI入网,多年来,已积攒下许多不利于IMEI管理的因素。

    首先,人们担心其效果的最大顾虑就是用户利益。我国很多手机都不具有IMEI码,一旦进行大范围处理,损害的可能都是用户的利益而非山寨机产业链的利益。比如,当用户依据IMEI码要求对某一手机进行停机处理时,如何验证申请者的合法、合理性?如果对一些手机的IMEI码进行封锁,很可能导致一些合法用户的手机无法使用。保护用户利益与损害用户利益就在一线之间,很可能并发。也正因此,才会出现本文开头那一幕。

    由于这一问题的困扰,也有消息称IMEI码的核发将针对今后新出的山寨机,此前已被用户使用的山寨机将不予追究。然而,山寨机厂商或许立刻会有应对之策,像之前的贴牌手机一样,贴上IMEI码即可。

    其次,由于我国从未使用过IMEI码,相关配套环境并不具备。运营商没有通过限制IMEI码来使手机停机的服务,更重要的是,对于IMEI码应由政府还是运营商来监管,我国尚未有定论。一方观点认为应由运营商管理,由市场调节,这样最符合市场效率;另一方却认为运营商管控IMEI码恐怕落不到实处,因山寨机推动手机使用普及,对运营商用户增长是有益的,因此运营商只有受到强制措施才能真正执行。

    由此可见,获得IMEI码核发授权后,如何真正执行好,是考验监管智慧的。目前看来并不应急于通过IMEI码进行严格监管,而应加紧配套政策、环境建设。

    此外,在我国的复杂环境下治理山寨机,仅凭IMEI是不够的,如果能采取从源头加强设计公司管理,进一步简化手机检测过程,改善正规手机销售渠道,争取地方政府更多支持配合等综合治理手段,效果可能会更好。

编 辑:徐亮
关键字搜索:IMEI  串号  管理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