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期间,各国新闻媒体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在第一时间报道奥运赛事。奥运赛事中的新闻信息传送也变得越来越快速、安全。但租用专线传输价格非常昂贵,只有少数大型的新闻报道团队用得起,低价格的互联网变成了绝大多数新闻报道团队的首选。从对以往几届奥运会的媒体调查情况看,百分之九十多的平面媒体会采用互联网发送新闻稿件。
在2008年的奥运会中,聚集到北京的新闻媒体总人数将达到3万多,创下奥运历史之最。其中,注册新闻媒体人数达2.16万,非注册媒体人数达1万多。如何让3万多媒体记者实现快速、便捷地上网,让他们把视频、图片、文字等新闻信息及时传递给全球50多亿观众和读者,是中国网通服务好奥运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外国友人对中国通信业的整体评价。
根据前几届奥运会媒体使用宽带的反馈,上网接入复杂、接入速率低是媒体普遍反映的问题。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奥组委为媒体记者提供的只是拨号方式的上网服务。碰到发稿的繁忙时段,记者需要通过用户名、密码的认证拨好几次号才能成功,并且由于网络的传输速率比较低,发些图片之类的信息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发出去,甚至有时候需要几分钟,一些大容量的视频信息甚至难以发送成功。在2006年世界平面媒体大会期间,各国主流媒体对北京奥组委将在赛时提供的互联网服务表现出极大的关注。提供快捷、便利、安全的有线宽带上网服务是各国媒体的普遍呼声。
针对这种情况,在同新华社、路透社、法新社等国内外主流媒体充分沟通后,中国网通专门为各国媒体设计并推出了宽带媒体卡服务,从而在接入层面彻底解决了往届奥运会期间困扰媒体用户上网的问题。媒体用户通过布放在MPC(奥运主新闻中心)和各竞赛场馆媒体公共区内的插卡式宽带接入终端,只需插入IC卡,无需任何口令认证和复杂设置即可享受不限流量的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传输速率将在1Mbit/s以上。同时,该项服务将采取包日、包周等灵活计费方式,满足各类媒体记者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媒体宽带卡服务是奥运通信史上首次将IC卡存储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并应用到宽带领域的尝试,不仅充分体现本届奥运会媒体服务方面的特色和创新,更是北京奥组委“人性化服务”和“善待媒体”的具体体现。中国网通还将把这项技术推广到公众中,奥运会期间,媒体记者在机场、咖啡厅、酒店等公共场所也将享受到该项服务。
从前不久的“好运北京”系列赛的测试情况看,媒体宽带卡在首次正式投入使用后就因其快捷、便利和安全而深受媒体记者的欢迎。在采访中,他们异口同声地告诉笔者:“上网,其实就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