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舒文琼
在长途传输技术上,通过引进消化以及自行研制,我国跨越了同轴电缆阶段,实现了光缆传输,迅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例如,早在1987年10月,我国第一条光缆干线工程—宁汉渝光缆干线工程开工,全程长达2400公里,其规模和能力在当时都较为领先。
微波通信具有容量大、质量好、传输距离远的优势,曾经是通信网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微波通信上,我国也取得了快速发展。1981年,我国建成了北京—武汉的480路数字微波中继通信干线。1987年1月,福州至厦门的第一条全部国产数模兼容微波干线工程试通成功。这时,我国数字微波通信技术水平已跻身世界前列。1987年10月,全长1718公里的数字微波通信干线—京沪数字微波启动,标志着微波通信能力又踏上新的台阶。
在卫星通信方面,我国自行研制的步伐走得较快。早在1984年4月8日,我国自己研制的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331-2”就成功发射。1985年,我国陆续建成北京、拉萨、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广州卫星地球站,紧接着,北京至南极长城站卫星通信电路成功开通。
现在占据主流的移动通信在当时也已起步。1987年11月18日,中国第一个TACS制式模拟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省建成并投入商用,拉开了移动通信波澜壮阔发展的序幕。
民族企业崛起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策略加快了技术进步的步伐,但是它所带来的弊端也不可忽视。最典型的是,电信企业购买的设备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厂商,形成了“七国八制”的局面,不同的设备之间接口难以统一,对于电信业的发展构成了阻碍。而由于大部分设备依赖进口,不具备竞价能力,因此很多设备往往价格奇贵无比,耗费了大量的外汇。
此外,在改革开放初期,一些西方国家在高新技术方面对我实行封锁的政策,有的国家则从自身的经济利益考虑,对技术转让附加苛刻条件。这使得我国在引进先进技术上也曾面临重重困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民族通信企业纷纷崛起,如1985年中兴通讯建立,以上海贝尔为代表的一些中外合资企业也开始成立。
积蓄井喷的力量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我国电信业在改革开放第一个10年中成绩斐然。到1987年,我国已经开办了电报、电话、传真、数据通信、无线电传输、出租电路、电子信函等业务。从盈利状况看,1980年电信业实现了扭亏为盈,从1984年开始,发展速度连续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成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部门之一。在此阶段我国电信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如表所示。
由该表可以看出,从1978年到1987年,我国电信业的大部分指标实现了一倍左右的增长,这尽管和此后若干年的飞速发展不能相比,但是放在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电信业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看,这样的水平实属不易。而且这一阶段我国着重进行了电信技术的引进和研发,解决了很多制约电信业发展的体制问题,为此后电信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走过10年,改革开放之初遇到的很多问题顺利解决之后,许多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例如,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安装电话的需求量增长迅速,装电话难的问题尤为突出,为装电话走后门请客吃饭送礼的情况在20世纪80年代末尤为普遍,集中反应了通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此外,电信行业的管理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留待下一个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