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世界 >> 总第347期 >> 企业专栏 >> 正文
睿智光网络助力传送网转型
2007年12月10日 17:01    通信世界周刊    评论()    
作 者:张寒峥 朱栩

    随着目前IP应用的不断推广,特别是客户终端的IP化、以太网的不断普及和提速以及多种基于以太网业务的出现,传送网中承载的流量绝大多数已经是分组业务。目前业务承载的IP化趋势已经在业内形成共识,未来的光传输网络将主要负责IP/以太网流量的传送,向着智能的、融合的、宽带的和综合的方向发展。为了应对这一趋势,阿尔卡特朗讯适时提出了“睿智光网络”的概念,它是指在网络的业务承载、构架演进和管理方式上,均有所创新和改进的新一代光传送网络,具有如下特征。

    快速灵活的业务承载:灵活提供多种多样的业务,如PDH、SDH、SONET、Eth/FastEth/GigaEth、FC/2FC;实时应对新的业务模式和接口的出现等等。端到端能够迅速地提供业务,而不必在意具体的类型和接口,满足严格的SLA要求。

    基于分组的体系架构:面向业务主体的转变,PKT分组传送的趋势已十分明显;面对IP业务的大颗粒带宽的调度需求,ROADM的光层调度和保护是较佳的途径;对于10G颗粒以下的分组流,分组传送网(PTN)技术提供了更加精细化的传送带宽QoS管理机制。

    多颗粒度的网络管理:多种业务颗粒、技术和网络层面,需要一个强大的网络管理系统,作为网络核心的网管平台需要对全网有端到端全局化的规划和监控。在满足业务快速提供的同时,兼顾业务发展的方向,降低组网的风险,并使网络维护习惯得以延续。

    “睿智”光网络的业务

    “睿智光网络”对业务的表现:多种业务并存,对业务质量和开通有明确的要求,同时对大带宽、大颗粒业务的需求不断增长。

    从HeavyReading光网络的应用驱动力排名来看,前三名分别是IPTV/视频需求、点到点以太网和VoIP。这表明基于以太网的应用是今后业务的主体,特别是电信级以太网概念的提出,是对传送网络的挑战,同时也是机遇。“睿智光网络”可以利用光传送网固有的特性,保障CarrierEthernet所明确要求的高质量、低时延、高可靠性、成熟的OAM机制和端到端的故障定位和性能监测,真正将无连接的以太网业务,转变为面向连接的电信级以太网业务。

    首先,业务从TDM向PKT演进,不论其接口为PDH、SDH还是标准的Ethernet、FastEthernet和GigaEthernet,数据包的处理日益重要。网络中对MAC、C-VLAN、P-VLAN甚至MPLSLable都需要进行解读和处理,对于业务分类和优先级的设定也随着业务的多样性而成为必需。

    其次,视频业务的推出,对带宽和节点容量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视频业务对带宽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此对接入网和传送网的压力可想而知。一方面,对业务的大容量汇聚成为考量系统的关键指标。另一方面,透明传送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不少运营商的网络,由于对未来带宽的不确定性,直接选择在光层进行透明的传送。

    当然,网络演进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稳健的运营商,绝不会放弃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仍会给他带来大量业务收益的TDM业务和E1/STM-1专线,甚至目前还有不少Ethernet租线是通过GFP/VCAT/LCAS的方式在TDM网络中传送。“睿智”光网络所具备的以下特征将有助于解决业务差异化问题。

    ●严格的QoS:时延、抖动、BW、Packet Loss。

    ●业务的高可用性和可靠度。

    ●高效的组播支持,以满足业务的扩展需求。

    ●便于管理和监控,业务的快速提供和端到端管理及故障定位。

    ●支持接入技术的不断演进(例如TDM转向Ethernet)。

    最后,面向未来的睿智网络,还应该有能力适时增加支持的接口类型,在核心部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技术发展,不断适应用户侧和网络侧接口的变化,如10GE、40G、FC等等。

    “睿智”光网络的构架

    “睿智光网络”对网络架构的改变:对业务的处理,必须适应分组业务的要求,同时能够兼顾传统业务的提供,真正实现全容量、满速率的灵活调度和适配。

    1.技术方向的选择

    在新的网络构架中出现了不少选择,如何来考量,如何最佳匹配要承载的业务特性,如何保持网络维护的一致性,如何提供完备的OAM和保护恢复机制?

    Transport-MPLS是目前可演进的方向之一,它源自IP/MPLS,并保持很大的协议相似性,但其目标是充分满足数据在传送平面上的需求。同时,去掉了一些仅与3层相关的特性,降低协议的复杂度。

    随着标准的不断完善,G.8110.1作为T-MPLS的框架结构已基本完成,包括接口部分的G.8112、维护部分的Y.1711、设备功能定义的G.8121以及涉及保护的G.8131/8132和Y.mrps等也已经或者逐渐完善。T-MPLS是PTN最佳的技术选择之一。

    2.业务承载模型

    大量的分组化业务必将是今后承载业务的主体,来自各种数据核心或终端设备(如图所示)。传送网本身可以由三个层面组成,即最面向客户的分组交换层面、负责对业务的适配、等级划分等,同时可与数据层面如IP/MPLS进行协议和信令的互通。基于TDM的电交换层,精细颗粒的配置和调度,保证业务灵活性的同时进行信号的再生,以满足长距传输的需要。底层的光交换/交叉层面,直接对大颗粒业务进行处理,提高网络效率和吞吐量。

图 目标网络的业务承载模型

    3.“全业务交换传送”体系结构

    新型的睿智网络,可以在保持核心不变的情况下,从100%的TDM向100%的PKT演进,同时节点的所有交换容量和吞吐量,均可以被电路和数据业务共享,而消除传统的单板容量瓶颈。

    网络随着业务的不断演进,将会派生出众多的细分接口和类型,但如果从网络层面看,不外乎CBR和VBR。针对CBR类型的业务,类似今天的TDM或者伪线业务,传送设备必须考虑对CBR业务的支持能力,不论是通过nativeTDM还是电路仿真,区别只在于CBR业务所占的比例和所需带宽。针对VBR业务,主要是数据业务,利用其相同的数据平面和相似的协议体系,可以通过基于T-MPLS的PTN层面进行适配和处理。

[1]  [2]  编 辑:张翀
关键字搜索:光网络  转型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