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您在推动中欧合作期间,看到的中欧工业差距在哪里?
蔡洪平:中国工业制品差在3个“度”——精度、稳定度、耐久度,而归根结底差在“态度”,三个“度”上不去,中国工业企业就永远只能做低端产品。造成差距的原因在于:中国缺少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工业文化,缺少“对产品永远不满意、把客户当上帝”的商业文化,缺少“愿意出高价买好货”的市场文化,缺少坚如磐石、心静如水的技术工人队伍。
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我们也有很多很先进的技术,如引力精密测量、基因技术等,但这些先进技术很大一部分和国防工业、航天技术等挂钩,以致商业化不够、规模化量产不够、国际标准化认证不够。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全球先进的工业产品和技术都有全球公认的体系、量化标准、牌号和认证系统,如无法进入这个全球体系中,中国的产品和技术就无法在全球通用和普及。
环球时报:中国制造业崛起的根基是大型国有企业还是中小企业?
蔡洪平:国企和民企都有机会,和企业大小没有关系。改制后的国企做工业4.0是很有希望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中国制造2025是所有中国民企的大方向和大机会,给了它们千载难逢的冲破藩篱、脱颖而出的机会,它们和国企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国企需要突破的节点是:第一,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体制活力。一股独大的国企是没法做“中国制造2025”事业的。第二,要大规模提高控股效率,降低控股成本。目前我们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即认为对国企的控股比例一定要保持在50%以上,实际上,50%是一个会计并表概念(控股50%以上的股权可以将财务报表合并到母公司),不是控股概念。我们目前对一些国企的控股甚至高达88%,导致大量国有资产资源被浪费。
民企需要突破的是:一定要把自我创新和全球资源的整合相结合。自我创新绝不是闭关锁国、闭门造车,一定要是开放式的,一定要紧跟全球主流技术、主流产品、主流国际标准、主流商圈的步伐,融入国际主流工业体系。不是“你”“我”,而是拥抱全世界先进生产要素,是“我们”。
“德国人对我说,‘你们中国人为了发财做技术,我们是做技术然后发的财’”
环球时报:媒体最近频频报道中国制造业企业亏损、裁员,您如何看待中国制造业的困境?
蔡洪平:这是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第一,它预示着新的工业革命已经到来。“革命”就是对老的体制、老的生产方式的替代,第一次工业革命淘汰了很多传统手工业,而在工业4.0过程中,我们还会不断看到一些企业亏损和裁员。
第二,它显示了企业两极分化的必然结果。这种两极分化的“楚河汉界”就是智能化生产,顺应时代的好企业会越来越好,差企业会越来越差。第三,它为我们的企业敲响了警钟:必须要改革,必须要突围,必须要智能化生产,必须要提高生产效率,没有退路。
环球时报:目前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受到资本大力追捧,更多风险资金、PE基金进入制造业是件好事么?
蔡洪平:工业需要资金,必须鼓励更多资金进入这个领域。但是,“好钢用在刀刃上”,恰到好处的金融支持是可以的,过度炒作则是对工业发展的摧残,它会导致两个结果:一,钱可能流不到企业;二,工程师和科技人员的心会因此变浮了。德国人对我说,“你们中国人为了发财做技术,我们是做技术然后发的财”。可见,两者的初心不同,中国企业做工业一定要有一颗“安静的心”。
海外收购,“文明的对接”
环球时报:美的集团收购德国机器人巨头库卡一事正引发关注,有德国舆论及官员对中资并购德企潮感到担忧,您怎么看?
蔡洪平:总体来说,德国政府对中企收购持欢迎态度,这从默克尔总理和李克强总理的会谈成果中可以反映出来。不仅因为中德合作前景非常广阔,这对于德国企业自身也非常有利。
但是,中企海外收购中有两点需要特别留意。第一,收购行为必须是多方竞标等模式下的“市场化”收购。只要坚持市场化,中企在德国及欧洲的收购就不会引发太敏感性的争议及太大的反感。第二,收购后的投后管理必须要加强,投后管理是篇大文章。这涉及对德国企业和德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影响,也是德国企业及政府尤为关注的。中企海外收购绝不是简单的金钱购买,而是互动合作的过程,是生产要素的对接、技术和市场的对接、彼此信任的对接,更是文明的对接,必须本着双赢的原则。
未来的中德及中欧将开启一个全新合作模式,从以前的“你”和“我”变成“我们”,共同走向第三方全球市场。在这一点上,两国总理已达成共识,可以预见未来将涌现更多中德企业联手赢得海外市场的商业典范。
中企海外并购、走向国际化是大势所趋。艺术上,“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工业升级则相反,“只有世界眼光,才有中国机会”。中国本土工业企业只有坚持国际化、拥抱全世界,才能获得更大发展。这是当今时代企业生存、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