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毅院士在演讲中
荆楚网消息智能驾驶产业的发展前景如何?我们离无人驾驶时代还有多远?无人驾驶的核心是什么?6月17日,2016中国汽车智能驾驶产业高峰论坛在汉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保千里集团首席科学家、人工智能专家李德毅院士做题为《智能车产业化实践与展望》的主题演讲,并接受了记者采访。
在李德毅看来,百年汽车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由19世纪的机械、轮胎等,转移到如今的轮式机器人、自主驾驶及自动驾驶方面的竞争,“引入人类生活130年的汽车,车辆动力学性质已经相当完善,人机协同共驾驶势在必行。”他说道。
“仅仅由研究院所和高校利用后改装的汽车,在封闭带路环境下的无人驾驶试验和比赛,已经成为过去时,转而进入智能车工程化和市场化的新阶段。”李德毅介绍,车厂的智能车纷纷上路行驶,智能车研发正在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
李德毅还专门介绍了最新的智能车研究成果——“驾驶脑”的概念,他认为这是无人驾驶的核心。
驾驶过程中,驾驶员在回路中的预测控制是汽车自身无法替代的。轮式机器人“驾驶脑”应运而生,它不同于雷达等传感器的感知,要去完成包括记忆认知、计算认知和交互认知在内的驾驶认知,成为智能车产业链中重要零部件,是任何车载计算机无法取代的。
“启动计算机程序,让汽车自动开,如果程序不合适,则由人来调程序。本质上是程序员通过程序教机器人开车,汽车成为软件定义的机器,实现自动驾驶。”李德毅将“驾驶脑”比喻为对应的“驾照”、“驾龄”和“路熟”,“驾驶脑”在驾驶员开车时应该能“悄悄地”自学习,把驾驶大数据转化为价值,把驾驶员脑转化为机器驾驶脑,并和机器行为融合在一起,让驾驶员教机器人开车,让大数据开车。
普通消费者买得起智能车吗?李德毅预测,智能车的价格会是一般原车的两倍,也就是原价10万的车,进行智能改造后,价格是20万元左右。
“智能驾驶,未来已来,智能车已悄然上路,就在身边。”李德毅说,和轿车相比,“两客一危”、房车和中重型货运车辆智能化需求更为迫切,各种各样的智能商用车的社会化运营比智能轿车的私人购买要早。
“专职司机行业将逐渐消失,智能产业化必将兴起。”李德毅总结道,智能车亦或是我国智能制造2025的第一张名片,也是我国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的第一张名片!智能车产业给社会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影响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