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诚:关键没有一个划时代的、革命性的终端。
杨海峰:对,里程碑式的终端是没有的。到苹果推出iPhone之前,很多运营商包括终端厂商都在反思,网络现在建的这么好,苹果推出这款终端我们说是面向移动互联网推出的终端。另外苹果开放了APP store,提高了用户粘性,以前用户拿了终端就是跟运营商打交道,偶尔的数据消费在苹果来讲也是很匮乏的。
现在把传统服务分为三类,一类是传统语音,另外是传统的流量,还有一种是短信。在美国用户的产品设计里,这三类是基础电信服务。比如100美元可以无限制的打语音,无限制的流量下载,还可以发无数条的短信。除了这三类没有什么让我们感到更有震撼的应用。苹果创造了里程碑意义的终端,真正让大家感觉到什么是面向互联网的终端。苹果之后,像LG等很多公司,包括黑莓都推出了类似的终端。而且苹果把创新的概念拉了进来。梦网是一个高门槛,很封闭,同质化非常严重,看不到很多东西,最关键的是没有创新的机制,比如高门槛,起码要有1000万注册资金的企业才可以用,而且同质化非常严重,用谁的都一样,我用你开发的业务和用另一家没区别,恰恰这种模式抹煞了创新。而苹果的APP store,不管什么人都可以进来开发软件。国内就有一些这样的SP,但真正有创意的人不多。同样看看中国的互联网,业务非常多,无论是游戏、博客、视频等,种类非常多,这恰恰是开放的互联网平台跟封闭的互联网之间的差别。
其实苹果做了两件事,一个是过去这么多年做了具有里程碑式的终端。二,如何将传统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真正很好的结合起来做了一个开拓,我觉得这正是实际意义所在。
刘启诚:运营商需要这种转型,3G时代的到来也加速了他们的脚步。其中有一个问题,运营商要怎么做才能平衡各个产业链条的利益关系,保证利益收入。中国移动也在摸索。但是中国移动要怎样做才能保证各个环节的利益?
刘宁:首先,对于应用开发者收入分成的模式还是大家普遍可以接受的,无论比例3:7还是5:5,都可以慢慢摸索,甚至不同阶段、不同产品分成的比例都可以调整。这个比例我觉得对个人开发者或者第三方专门应用开发的公司来讲,首先要保证它的分成的模式,然后尽量给他们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比例模式,这样才能保证足够丰富的应用,只有足够丰富的应用才能吸引足够多的人来到你的平台上下载应用。这样越多的用户自然能吸引更多的开发者,这样才能有良性的循环。
另外刚才您提到有好几个专区,OVI等,这些是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店,这是另外一个层面。我一直觉得苹果的iPhone模式是无法完全复制的,这在于你对终端的掌控力度上,苹果是100%的掌控终端,能够保证应用通过它唯一的途径给到用户,用户也是用唯一的渠道获得。这个渠道是开放的,用户也许可以从你建立的APP store下载,也可以从其他地方下载。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转变一种态度,提供更多实惠吸引大家过来。移动的这种做法把手机厂商的APP store嵌入进来,这是初期非常有利的做法。第一迅速的保证整个应用的量达到一定规模,另外对于不同的手机终端的用户、不同操作系统的用户、不同手机品牌的用户都有一个普适性,这样对初期发展用户来说是十分有帮助的。原来我也担心移动是不是把OVI等做了限制,限制用户访问这些网站,但现在看来,中国移动并没有这样做,甚至还有一些合作,我觉得这是很好的。
刘启诚:从这个角度看,移动已经想通了这种移动互联网的理念。
刘宁:他已经意识到跟苹果的区别了。
刘启诚:苹果的APP store是有深度的粉丝支持的,中国移动是想通过产业链的整合把用户吸引住。
刘宁:苹果是真正做到了端到端,从应用开发者一直到用户,整个过程都是可以控制的,从移动现在的应用商店来看,我更愿意把它叫做一个平台。平台模式的运行,我觉得要和苹果有区别,因为很难做到完全控制终端的这个渠道。
杨海峰:我觉得保证利益,在今天的运营商要保证用户的利益。对运营商而言,在今天,在全世界70%、80%的移动运营用户都是受区域保护的,所以运营商要保护用户体验,这是最主要的事情。与用户相对应的是终端,终端这么多年来发展多样化,没有任何终端能一下子占多少市场份额,以中国市场为例,5500多种终端,有数十个操作系统。3G时代,注重的一个是业务一个是终端,业务怎么通过终端传递给用户,让用户感觉到选择这个运营商是值得的。所以运营商跟苹果或者黑莓不一样的是,它要给用户提供业务。所以移动要把主流的操作系统包含在一起,比如诺基亚,本来在中国就占主导地位,甚至还有三星、索尼、爱立信的操作系统,运营商考虑的是给所有用户提供同样的感知,只要是移动的用户,只要你到我这里找业务都可以找到。所以苹果只是给自己的终端提供一对一的业务,而移动是必须通过数十种操作系统,然后衍生出数千款终端,核心思想就是给所有用户提供同样的用户感知,这是唯一的指导思想。
刘启诚:这个平台怎么管理呢?我觉得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移动怎么管理?因为有人说移动角色是一个导演,怎么把各种角色调配好。
杨海峰:这个问题分两个环节,第一运营商以后卖什么。还是以美国为例,运营商只卖三样,一个是传统语音,二是流量,三是短信,这是美国运营商。也就是说把业务的主导权让给广大的开发商,运营商就是一个管道商。现在说中国运营商还能做点什么?我认为分两步,一是传统服务,分三种:短信、语音、流量,而是增加一个衍生服务,这种衍生服务是什么?如邮箱、定位,这些服务运营商做有独特优势,什么是独特优势?比如定位,最有发言权,二邮箱,比如用手机捆绑邮箱,这是运营商最大的优势。比如社区也是一个,这几个都叫衍生业务。中国运营商未来可做的事情我认为就这两种,传统通信服务和衍生服务。这时候运营商要考虑有什么最方便的事情,一个是增加衍生服务。比如飞信、139邮箱,还有无限大的增加流量。中国短时期内流量是最可以挣钱的,尤其是现在部署3G,随着网络带宽的增加,要增加流量费就需要发动更广泛的业务开发商来做内容,同时开商店,让用户广泛使用,这就是最关键的。至于管理是很少的事情,很简单,看苹果APP store最明显的宣传是现在有多少应用,或者下载多少次,从来没说过挣了多少钱,因为苹果数万家开发商只有5%的企业挣了钱,95%是挣不到钱的,其实从中可以看出就是为了挣流量。
刘启诚:对于苹果来说是赚的。
杨海峰:运营商就是靠这个,没有靠业务挣多少钱。所以管理这个东西最简单,一个就是开放性,不要像以前的围墙设置。第二网上商店和实际商店的性质一模一样,只不过这种商店货可以无限放。沃尔玛也要经过严格的中国法律说什么商品可以进来、什么商品不可以进来,而且商品也是针对不同用户群的。网上商店只是加上了中国运营商自己的智能,一个是对用户的理解,我们经常举个例子,说以后最可怕的是银行和运营商,这是对我们个人信息最了解的运营机构。他了解你喜欢什么,了解你一个月花多少钱。通过智能化的客户分析系统把业务推给你。
刘宁:您提到收入问题,APP store对苹果来说根本不是问题,主要目的不是想从这上面赚钱,其实也没有挣多少,自己现金流也很充裕。对它来说是产品、用户相关,能增加终端销量,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买我的终端,大家坚持持续来用。对运营商而言,可能跟苹果合作有同样的问题,获得新的用户甚至抢其他的运营商的用户。本身这些用户在网的黏性也很高,这是他们愿意看到的。至于APP store收入,具体不太清楚,但大概也能估计,最多几个亿,毕竟收费的还不是很多。
您说管理的问题,我觉得中国移动的管理要比苹果管理APP store困难更多一些,前面提到的不同操作系统就是最大的问题。怎么协同这些应用软件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以及如何协调下面厂商的关系,这都是很微妙的。我特别同意您说的,运营商应该加强自己对用户行为的分析,这方面,其实我觉得移动拥有这么好的资源、用户数据,他们其实真的没有好好利用起来。像我自己查话费只能查六个月的,以前移动那边也是把数据封装起来,没有好好挖掘。这方面如果把用户数据的分析和自己应用商店的管理,比如排名、不同的喜好跟用户结合起来,不用光等用户上来挑这些应用,也可以做一些不是令人讨厌的营销来带动需求,都是可以的。我觉得运营商做这方面有很多困难,但应该比苹果可做的事情更多。
·一周观察第三期:中国移动应用商店的博弈 [8/17] |
·中国移动WAP版移动应用商场已开通 [8/17] |
·中国移动缘何领跑 [8/17] |
·中国移动回归A股由“时机”决定 [8/17] |
·中国移动PTN集采近期启动 [8/17] |
·中国移动手机应用程序商场今日上线 [8/17] |
·中国移动“超常规”推3G应用 [8/14] |
·中国移动短期内难以撼动中国电信宽带优势 [8/14]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计划发展8000万TD用户 [8/13] |
·中国移动:回归路上三年徘徊 [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