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监管 >> 政策动态 >> 正文
 
信息服务到田头 带着手机去放牛
http://www.cww.net.cn   2010年3月5日 08:35    中国青年报    
作 者:岳轶轩

    从2004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三农”内容,农村信息化也一直是各界关注的重点。广东全省共有行政村2万多个、自然村约12万个,农村人口超过3000万。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移动)将移动信号覆盖了100%的行政村和95%的自然村。笔者看到,稳固和强大的网络保障为农村信息化打好了坚实的基础,让社会热点、政府重点、市场需求点有机结合起来,从示范点建设到发展农村行业大市场,从“信息进村”到“信息出村”,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信息化田园”图景。

    系统化的“信息服务进农村”

    “信息服务下乡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特别着眼于农业、农村、农民目前迫切需要的信息服务加以推动,重点实施商贸、管理、医疗、招工、培训‘信息服务五下乡’”。日前,广东移动总经理徐龙再次发出提议。这不仅是对前期科技、教育、管理、医疗“四进村”的一种总结和提升,也是对农村信息化的一种新的思考和探索。

    为推进实施这一系统工程,从2006年开始,广东移动便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信息服务进农村”和“信息兴农村”活动达4100多场,直接参与农民人数超过45万人。在广东,这种融入式的服务方式让信息化正进入乡村农家田间地头。

    “在农村地区,农民们接受新事物较慢,虽然在广东地区农村的手机普及率很高,但是会用手机发短信的人却不多,会用电脑的就更少。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进行了教育和培训工作,还和当地政府携手举办了很多培训班,农民不会拼音,我们就教他们使用笔画输入法,这里面工作的复杂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广东移动负责农村信息化推广的集团客户部负责人这样介绍初期遇到的难题。

    然而在解决收发短信、使用电脑的问题后,广东移动又发现了新问题,那就是信息平台虽然已经搭好了,但是适合农民的信息源却严重不足。最初只有天气预报、病虫灾害等简单的信息源,不仅数量少,而且还没有针对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广东移动又和信息产业厅、农业厅以及各地市级政府甚至一些地方农商会进行合作,推出有地域、行业针对性的农信通平台,通过信息量身定做才将农村信息化建设落到了实处。

    据了解,为支持不同地市农产品的种养殖,广东移动与省农业厅合作,对省级“农信通”平台规划统一。从行业属性而言,在省农业厅提供的206个农业品种标准分类基础上再根据实际需求细分;地域属性上配置到行政村级别,逐渐形成省级“产品地图”,提供覆盖全省大多数农业县、众多农业品种的种养殖和市场价格信息服务。进而又推出了精准型“科技信息服务”,以省级专家为支撑、以本地专家为班底,从农民群众最关心的本地农作物、农产品、农副产品的日常种养殖科技需求出发,发展本地化的科技类品种服务信息栏目超过1000种。

    依靠这样的层层推进,努力让“信息服务到田头,带着手机去放牛”成为南粤新农村一景。当前,基于不断丰富、实效的科技种养殖信息,“农信通”业务定制用户达240多万,服务覆盖人数超过700万。

    为农产品请个“教授级管家”

    在90%以上农户搞副业、种养经济型农产品发家致富的河源市小水村和云峰村,村民们表示:“用上移动的信息化科技产品,就像为自己的农产品请了个教授级管家,既省心又放心。”就是依靠这种“农技STK卡”,使得农民使用短信服务更加快捷方便,有效降低了使用门槛。在河源,笔者看到广东移动为村内农户配置了“农信通STK卡”,通过农业专家提供科学生产、科普知识。通过农信通,为农业大户提供精确的数据获取、精准的分析控制,帮助农户做到稳产、高产、高质量、高效益。

    “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农村科技水平偏低,科技已经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此,广东移动全面推进“科技进村”,将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广东移动推动了农业生产科学化管理,为广大农民提供科学生产、科普知识、信息化培训课件等服务,让“科技兴农”成为一个有实在内涵的词语。据统计,“农技STK”卡行业终端用户超过200万,农村信息机用户超过1万户。

    “由过去政府开发、政府提供服务转向电信企业提供信息化的运营环境并保障运营,开创了农村信息化推广的新模式,帮助农民迈出信息化的第一步”,梅州市领导告诉笔者。目前,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进行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能够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有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广泛共识。

    “村务e路通”让信息一路畅通

    除了农业生产,移动信息化也为农村社会发展添砖加瓦。在湛江,广东移动一系列信息化产品为农村政务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据介绍,广东移动开发的“村务e路通”信息公开平台系统刚刚通过了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运营模式新颖,系统共享平台结构设计合理,技术手段先进,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信息化领域里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对此,雷州市龙门镇德地村村民邓广深有体会。“村务e路通”系统上线后,该系统就成为邓广了解村务信息的好帮手。查询本村村务、查询系统上合作医疗和土地承包的情况、监督村委会工作……邓广说,通过“村务e路通”,村务信息他都了如指掌,眼界也开阔了许多。

    据了解,“村务e路通”汇集了湛江全市行政村党务、村务和财务情况,群众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村务情况,推动湛江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目前,“村务e路通”已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现有各类信息15000多条,访问量超过2万次。

    除了“村务e路通”,为老百姓所津津乐道的还有手机信访系统。该系统是广东移动湛江分公司首创的短信信访平台。系统上线后,湛江市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向市县镇三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反映问题,加快解决农村政务中的各种疑难杂症,有效疏导和缓解了目前农村中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促进了农村的稳定。

    目前,广东的“农村党风廉政信息平台”已经实现利用视频点播、手机短信、互联网站、电话查询等多种形式,使群众足不出户或身在他乡都能及时了解到有关党和政府的惠农支农政策、村务财务等各方面信息。从湛江、肇庆等地的试点情况看,湛江的廉政平台—村务E路通系统已经实现全市1503个行政村覆盖,肇庆也覆盖了4800个自然村的村务、党务、财务信息的公开。

    农村照样成就大事业

    “老板出去谈业务了,昨天去了广西,估计明天直接从广西到东莞。”湛江市恒景花木场黄老板的父亲无奈地告诉客户。在广东移动农信通花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投入应用之前,湛江市麻章花木业大多都是靠这种跑单的方式做业务。

    湛江是一个农业大市,花卉苗木行业从业者达2万多人,拥有企业化经营的各类园艺公司、花木场近600家。早在2006年,花卉产业就被列为湛江市“十一五”规划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被称为“全国最大的花卉园”。但由于缺少信息沟通,信息供需不平衡,花木产品的价格信息、花木产品供求和花木知识极度缺乏,严重制约了湛江花卉行业的发展。

    作为广东移动农信通的一个子系统,“花卉市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应运而生。在该平台上,用户可以用手机短信、互联网、WAP、12582语音等任何一种方式将供求信息发送到平台,通过审核后就能在“湛江市农业信息港”公布,实现了花木的网络营销。与此同时,平台还将供求短信发送给订阅了相关项目的农信通用户,实现信息的全面覆盖;湛江市外地供求用户也可以在网站浏览到花卉供应信息,从而拓宽了花卉供求的信息渠道。截至2009年11月底,超过半数的花农应用了585项花卉平台的供求业务。

[1]  [2]  编 辑:高媛
关键字搜索:信息服务  
相关新闻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