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通过这样的数据运维能力的提升,通过数据的整合,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不同的专业领域的知识构建一个智能分析的网络,作为将来提升网络运维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解决方案
第二个就是数据,运营商的数据很重要的一个可信度比较高的数据,所以它的数据化转型和价值实现,要比其它的互联网数据来的更直接,更有效。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像用户画像,像传统的用户的行为模式和用户投诉和故障数据的一些分析和判断,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的客户营销。把用户产生的行为,或者对用户画像产生的行为描述匹配,增加网络的收入,增加运营商的收入,同时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能力,把它作为大数据产生变现的渠道,同时也降低了我们现在各种伪基站或者用户诈骗发生的概率。
具体来说,我们有几个案例,中国移动我们做了大数据的存储,是在廊坊基地。这是2014年做的比较早的,当时有13.6P的容量,提供了用户上网日至的留存,查询和分析,为用户的画像和精准营销提供一些支撑,这个当时是在我国内运营商做的是比较早期的,以及数据存储,以上面的查询应用作为标致。我们采集的数据主要包括用户的外网关的日至信息,点击流的分析,就是用户在互联网上点击流,记录详细的结算详单,还有一些信息,通过web的借口提供了用户的访问的分析,数据的判断以及作业管理。
第二个是我们去年在四川做的大数据的分析平台,这个主要做运维的分析,把所有网络的,刚才说跨无线的,有限的和业务的数据统一集中起来,跨多个无线制式的2G,3G的数据融合起来,每日增长数据大概就有15个G的容量,当然现在还在不断的增加,像基于小时的,基于每日的,通话质量的分析判断,网络优化分析和VIP大型活动的保障进行数据的分析和监控。
同时我们开放一些API的接口,同其它的合作厂商进行一些,让他们在上面支撑更多的业务分析,这里面采用了一些大数据的开源平台,支撑我们自己的应用也支撑合作伙伴的应用,实现了网络训练的优化,特别是故障的快速定位,跨多个网络之间的协同分析,这个已经得到了运营商的一个认可。
第二个再简单说一下其它两个方面,也是惠民生的应用,就是金融的应用。
大家知道,前年成立了,人民银行和工信部联合成立了DCI,就是数据联盟中心。重点还有一个方向解决金融信息化的问题,我们以前知道金融是我们国家做的比较先进的ICT的基础设施,但是实际调查你发现金融的基础设施相对互联网,相对电信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大型机为主,这个时代,每年采购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虽然去年发完就去IOE,实际上难度还是比较高的,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稳定性和要求可能不亚于运营商的用户服务质量的要求。
但是过去五十年的发展情况来看,随着数据量的增长,金融这个行业,银行,保险也很难能够支撑,特别是在大数据量的情况,比如说LPS达到500K以上,存储的数量达到170B以后,传统的管理数据库以及传统数据仓库已经很难满足金融发展的一些需要。还有一个,它原来的扩张都是采用集中式的升级,频繁的升级以及系统容量的压力导致他成本非常高,所以需要一个新的架构来替代。
我们也对金融规划发展做了一个四步走的发展计划,我们首先是技术,人力平台的支撑,技术架构的业务创新,用云化的技术,分布式架构改造,帮他做新的,基于互联网的创新,最后实现整体的业务转型,能够做到金融业务的更敏捷,更先进,更智能和更可靠的发展,从ICT的角度来说,通信和金融基本上都会殊途同归,采用分布式架构,采用去中心化的设施,实现更好的弹性扩展和更多的业务支撑,作为共同的目标。
我们做了一个中国农业银行的大数据的平台,可能金融业都知道,通信相对跨行业多一点,这个平台是500个结点,这个目前是金融最大的,上午我到中国银行去,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的,其它的一般按照这种分布式或者分集群的方式。我们真实的组建,基本上在开源组建这里面都已经采用了,替代了原来国外的CDH,IDH的厂商的产品,实现了增强功能的开发,特别是帮他做的数据仓库,替代了原来产生的,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标志,不仅仅体地了平台,甚至替代了传统的金融的一些业务的管理工具,实现了历史的数据查询,个人客户管理,用户画像,现代风控还有反洗钱等多个业务,这个业务已经奠定了成熟验证的标志。
另外我们在数据库方面,我们采用了新型的分布式数据,大家知道原来的数据库都是集中式的。我们为中信银行做了分布式数据库的改造,实现了分布式事物的强一致性管理,这个看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就是把一个结构分成多个并行的计算机来处理,实际上在金融这个行业,强的分布式处理要求非常高,它不仅仅简单把我们接通,如果丢失了一点钱可能就是重大的事件,所以他同时实现了升级。
我们采用共享的分布式的结构,结点之间可以完全备份,数据类的结点进行多重的复制,保证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丢数据,同时系统在故障情况下的恢复时间,RPO和RTO时间都非常短。我们支持精准查询,金融同业平台和信用卡中心的综合积分系统,综合积分就是金融说的A+类的业务,迄今达到了金融核心力,生产系统的要求。我们把原理精准查询的时间,在罐子号业务上由原来的15分钟降低到秒级别,支撑更好的用户体验。
第三点说的是我们在数据服务的应用,我们在惠民生,促生产的方面,特别是在城市化信息发展改造方面做智慧城市的应用。主要涉及到一个是数据的开放共享,城市化现在目前,可能比我们的运营商和金融的数据更落后,他们原来根本没有这种集中式或者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特别多,数据分散在各个地方。资源的拓展,每个部分信息化相互不连通的。仅有的这种数据分析都是属于简单的报表和统一查询。所以要一个市长做决策,基本上叫人来问,根本没有通过数据作为一个分析的支撑。所以如何更好的实现城市信息化的发展,让城市更美好,实现这个大目标,我们一直在积极的探索。
我们智慧城市的发展其实经历的时间比较长,从最早的我们为城市做基础设施,帮不同城市的信息化部门,或者是帮城市里面各个布局科委办的人去做信息化的服务,这种管理。就跟我们原来做电信业务一样,到后面智慧城市,从1.0向2.0,基于一云一网一图,就是以云计算为基本标志,以图库作为统一的城市信息化的位置服务,加上一个信息化的沟通的统一的展现各个部门的数据资源作为标志的,共享大数据,云平台。
到今年,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我们提出智慧城市3.0,用能力的开放和数据服务的开放,和应用支撑为核心,支撑以人为本,以惠民生,促发展作为主要标致的智慧城市的3.0。
我们做了两个典型的艳丽的情况,一个就是银川的智慧城市。这个是入选了国家智慧城市典型的解决方案,也得到了中央和相关部委领导的高度肯定。在这个方面我们做了大概有三年左右的时间,从最早的顶层设计开始,也采用一图一网一云的架构,分十大系统和十三个子模块,目前已经打通了,你们看到一百多个政府部门的所有数据,它这个力度比较大,市长亲自挂帅,以考核KPI的任务作为分解,实现了所有数据的贯通,看起来比较简单,实际上在我们后续其它的智慧城市实施当中,这个难度太大了,人为因素远高过于技术的因素。所以包括所有的政府的审批流程和一站式办理,现在提高的效率非常快。所以原来照片里有个图,所有相关部门的权利,把权利关进笼子里,就是把盖章的章放在公章封存的大厅里面,如果你到服务大厅去,你就可以看到。六十多枚公章全都放在这个里面,打破这个信息孤岛,带动产业升级。
这里面做了很多城市的应用,包括智慧交通,平安城市,其实类似于监控服务,环保,还有它的社区,一卡通和旅游相关的服务,这个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参观,也在国家住建部的智慧城市里面作为一个典型的应用案例,促进了减政放权,也提升了政府的服务和政府形象。
这个是湖南省政府的大数据,这个是我们去年刚刚做的,这另外一种分类的方式,它实现一个中心和两个平台的应用,主要包括数据资源中心,大数据平台和数据的管理服务平台,它的目的首先是实现所有的资源的统一管理,硬件资源和系统管理。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集中式,不用每个地方都有基础设施的采购。
第二个就是为领导的信息化决策做服务,所以里面重要的应用就是叫市长座舱,这个座舱里面,所谓的经济、民生、工商、环保、教育,这些数据全部集成在一起,通过一个大屏子方式进行展现。展现的好处是什么?每天会通报,市长还没上班,这个数据每天就会送到这里,每天新增的开户的企业的户数是多少,每天的交通事故是多少。像这个信息,每天早晨一早就开始进行汇总,最新的,像头条的信息,就发在市长的驾驶舱里面。在座舱里面,这些信息每天有统计和更新,有比较。不同的时间段,可以有一些规律,这样每天制定工作计划的时候,做到有数据作为决策支撑。同时我们还可以实现政务数据的汇集和大数据的分析挖掘能力,给他做一些预测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