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的电信 >> 运营商声音 >> 正文
 
广东移动提出网络运维“云管理”模式
http://www.cww.net.cn   2011年3月1日 14:14    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珠海分公司 赵旺飞 韦文蔚

网络运维支撑是网络运维质量和客户网络感知的动力,其高效管理是确保整个移动网络稳定运行的基础。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移动)创新提出网管支撑ESB云数据模型(即网络运维云计算管理模式,此处简称“云管理”),从云计算的理念出发,实现了对网络运维管理、网管支撑系统建设、省市一体化联动的有效支撑。作为该模型的实践者,珠海移动也深入研究了其在数据中心应用的可行性,取得了初步成果。

云沟通是“云管理”落地第一步

网络运维流程需要通过系统支撑进行“固化”,因此要打造网管支撑系统ESB云数据平台,运营商首先要进行网络运维管理模式的转变,以“云管理”推动ESB云数据平台的落地。

搭建地市公司区域内的“信息高速公路”是构建区域“云管理”模式的基础,也是首先需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说,网络运维要形成“云管理”模式,我们首先要清楚模式演变所需的“网络”是什么。IT行业的云计算是通过互联网实现,那网络运维首先找到符合其自身特点的“互联网”。

当前,传统的省市二级网络运维的工作沟通方式是EOMS工单、电话、邮件、QQ、飞信等。这些沟通方式都是基于点对点的沟通,而互联网是一种网状网的传递方式,要实现运维管理的“云化”,不仅仅需要网状网信息传递,而且需要高速的宽带网状网结构模型。

目前看来,各地市公司划分成区域是构建网络运维的高速宽带网状网的有效方式。相比以前的工单、邮件、电话等,目前正在开展的省市互动门户平台、优秀网络隐患处理案例评选、省市经理交流人员交流等沟通方式,突破了传统的省市边界、地市边界的局限,让全省运维人员感受到了信息快速传递与共享给工作带来的好处。

针对地市节点比较多的现状,各地市公司分区域的方式比单纯的点对点网络结构效果好。在区域内各地市公司存在较多工作中的沟通配合、人员、设备、业务模型、地理环境等同质化的因素,存在大量信息共享与传递的需求。如果同区域内需要构建新的信息传递方式和新的沟通交流渠道,区域IN POOL可以实现。

新构建的区域内的“信息高速公路”,让区域内的信息传递快速高效,让每个地市节点都能分享到区域内其他节点的的成果,同时也能让其他节点分享到自己的成果,可以实现真正的“云沟通”。

整体考虑构建基础模型

“云管理”的思考在“云沟通”的基础之上需要继续深入。我们必须在整体层面考虑如何继续用IT中的云计算理论来解读目前的“云管理”模式,所以,仅仅在各个区域内构建“云管理”模式还是不够的,需要考虑到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化。

一个非常可行的办法是将优势节点看成单个区域,加上其他各节点组成的区域,形成分层的“云管理”模型的雏形。区域之间应该体现出差异化与同质化,而且对于不同区域首先应该考虑是差异化。差异化为区域之间进行对标提升了很大的空间,从而各区域之间可以集中优势力量从事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而通过差异化寻找经验可以避免重复性的资源,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比如粤西区域有中兴TD-SCDMA设备维护体系,粤东区域有华为TD-SCDMA设备维护体系,但两个区域又都兼有中兴和华为设备,不过粤西以中兴为主,而粤东以华为为主。差异化与同质化在这两个区域之间可以得到很好的融合。对于不同区域的维护成果,我们可以做到不同区域的术业有专攻,然后一起来分享成果,这也是互联网思维的众包理论,但前提是建立在区域之间的“互联网”基础上实现的,建立省市运维“云管理”的模式上才能做到的,“云管理”的“互联网”基础模型如图1所示。

数据中心运维需要“云管理”

目前运营商已有和计划新建的IDC数量增多,但各省各个IDC均在独立运营,就像是多个IDC供给商;IDC设计陈腐,空间应用率,功耗密度和能源效力偏低,导致建设和运维成本增添,数据中心之间难以实现资源统一调配;IDC目前以基本业务为主,附加值不多,鉴于房价、电价不断攀升,以主机托管为主的基本业务增值空间有限。

[1]  [2]  [3]  
相关新闻
编 辑:高娟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53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广东移动    云计算  网络运维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重要新闻
通信技术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