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的电信 >> 成功案例 >> 正文
 
移动网管基础架构新变革
http://www.cww.net.cn   2010年9月13日 08:08    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陆旻 来晓阳 吴翔

中国移动江苏公司(以下简称“江苏移动”)网络支撑系统自2000年开始建设了话务网管、数据网管、传输网管、电子运维、综合资源管理、7号信令监测、数据业务监测、网间信令监测、自动拨测、动力环境监控、综合监控、综合分析、网优平台、网络投诉处理平台、IT网管、安全管控平台等近20套专业网管支撑系统。这些支撑系统所管理的数据从方方面面监控了移动通信网络的运行信息,从而支撑各项运维工作的顺利开展。

江苏移动的网络支撑系统已形成一定规模,业务支撑系统遇到的问题在网管中都会遇到,并且有着自身的特点:单一系统的规模较小、种类繁多,调整频繁、主机资源利用不均衡。基于系统现状和对发展的思考,江苏移动引入IBM动态基础架构理念,尝试部署主机动态资源池,有效解决了网管系统“演进”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

网管系统IT架构的 诸多挑战

江苏移动的用户规模已突破5000万,其网管支撑系统的规模也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管理着几个分散的网管系统到运营着一个大型的数据中心。在演变中,不仅遇到了其他数据中心从小到大时所必经的一般性问题,还存在自身沿革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性问题。

“烟囱式”基础架构—每个系统的建设都需要采购完整的服务器设备,如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存储交换机、存储磁盘等。这种传统建设方式导致了诸如服务器物理台数的快速增长、采购成本高昂、各系统之间计算资源不可综合调度利用以及IT运维人员工作负荷过高等不尽合理的诸多弊端。

IT基础设施缺乏弹性—话务网管系统的正常运行直接影响一系列重要运维KPI指标,其对安全性与稳定性有着极高的要。峰值负载时需要至少18颗CPU的一台服务器来满足处理的要求,而平均负载仅需要2~4颗CPU。由于采用独立物理服务器或静态分区技术,网管系统的部分服务器计算能力未能充分利用。

容量规划困难—容量估算涉及因素很多,如未来业务总量、用户数、性能要求、应用程序开发水平、各系统间交互等。但上述信息通常并不完整或根本没有,只能参照类似系统或猜测系统生命周期中工作负载的增长。如此,业务部门难以对需求估算精确,有时会导致设备超量抑或上线不久因负荷过高而紧急扩容。

建设维护缺乏规范性—江苏移动网络支撑网各个系统的维护管理虽按应用和平台进行了区分,但平台管理员仍需了解主机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甚至备份的各方面知识。但现实中由于管理员精力和时间有限,加上各层面的管理工具、方法也有诸多差异,管理员难以全面精通或掌控各个层面的管理。

应用平台整合初见成效

以前按项目买设备,设备只是被某项目独占,而非共享,因此某些设备上的资源是多余的,但是另外的项目却不能够利用它。所以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的浪费。利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打破应用和 IT 资源之间的绑定关系,把应用和硬件解耦合,多个应用能共享 IT 资源。

同平台应用整合

同平台应用整合从技术容易实现,成本和风险都比较小。要整合服务器资源,非常重要的前提是梳理各个网管系统的运行特点,也就是说,需要非常明确的知道各系统的峰值负载、节假日突发高峰、批处理时间、响应要求、业务等级等等。在明确了这些信息之后,制定资源整合计划。通过评估,有些业务是可以通过分区整合到一台服务器上的,可以获得明显的利益,较少甚至没有负面影响。而有些业务不合适整合,遇到类似情况,我们也不会为了整合而整合。在整合服务器资源中,我们也注重探索集成多种环境,获得理想的技术组合,以实现服务目标。如图 1,对于压力较大,且重要级别较高的系统如话务网管、资源管理等被部署到独占 CPU 的动态逻辑分区上,并配置独立的物理板卡,以保证性能。对于压力较小的 PBOSS 系统,我们通过微分区来部署,且由于其 I/O 流量很小,因此可以通过虚拟 I/O 服务器(VIOS)来共享以太网卡和存储卡,在不影响业务效率的前提下,减少了物理设备,提高了灵活性。

[1]  [2]  [3]  
相关新闻
编 辑:高娟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53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IBM  IT支撑  移动网管  架构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重要新闻
通信技术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