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网融合破冰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三网融合12试点城市落定 地方政府主导未来走势
http://www.cww.net.cn   2010年7月12日 17:15    IT时报    
作 者:郝俊慧 王昕

试点城市案例分析

上海:三网融合的“赚钱效应”有待考验

从试点城市风声第一次传出,上海便从来没有出过名单,原因很简单,这里的IPTV发展实在太好了。尽管这种“好”还只停留在用户规模上,而并非实际盈利。

起步落后于哈尔滨等地,但用户发展速度却堪称“光速”。从2006年底的6万用户,到2009年底突破百万,发展速度甚至超过当年的ADSL,仅用不到四年时间,上海IPTV用户数已占上海电信宽带用户数的四分之一,名副其实的“中国IPTV第一城”。

上海的成功源于这座城市一向开放的心态。无论是上海文广集团,还是上海电信,双方对于新媒体的认知可谓一拍即合。拿到IPTV全国牌照的百视通,在与中国电信合作推广IPTV时,可谓不遗余力,除了在上海推广业务外,在其它地区,也与当地电信捆绑进入百姓家庭,甚至被不少广电系统人士称为“叛徒”。而同为广电系的上海东方有线网络,并未得到上海文广的资源优待,在需要耗费大量资金购买的版权内容方面,与IPTV相比,无任何竞争优势。

当然,上海“得意”的背后是巨大的投入。从2008年开始,为了迅速推广IPTV,上海电信连续三年推出“IPTV体验活动”,根据规则,每月仅需开机8天,便可免费收看基础包节目,相较于收费的有线互动电视,价格优势显而易见。

然而,盈利也是困扰百视通和上海电信的难题。尽管随着用户规模扩大,点播类节目的收益逐年上升,但较之前期投入,金额仍不在一个等量级上。如何让习惯免费的用户在形成收视习惯后,逐渐成为收费用户,这也许是进入试点期后双方需要考虑的问题。

广电方面,一直奋起直追的东方有线从来没有放弃过在宽带领域与电信展开竞争。上海是广电下一代网络NGB的试点城市,根据规划,上海将在本年度完成市区内所有模转数改造,其中50万户将采用NGB网络覆盖。付亮认为,上海电信和广电两家运营商的网络条件都非常好,这是在地方展开双向竞争的有力条件,而在全国更多地方,电信运营商则有能力对广电网络实施带宽压制。

试点城市:有即是无无即是有

12个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终于水落石出,一般业内人士都能猜出个十之八九,所有城市的入围理由都很充分,没有真正的冷门。更关键的是,这12个城市是最有代表性的,但却并不是国内三网融合发展水平最高的12个城市,未来三网融合的明星城市未必就在这12个试点城市中产生。以下将通过对上海和广州,分别作为试点和非试点城市案例进行分析,事实上,试点城市有自己的苦衷,非试点城市也有自己的精彩。

非试点城市案例分析

广州:“省、市矛盾”无碍融合大局

三网融合12个试点城市名单一公布,便有人惊诧地发现:广州竟然落选了。“广州今年将举行亚运会,为此它在三网融合上做了不少事情,输给深圳,只能说广电更期待亲近广电模式的深圳能有好的表现。”宋俊德认为。

事实上,广州的落选在此前已有蛛丝马迹。从年初媒体报道中可看出,彼时的广州信心满满,手机电视、试点城市等等与三网融合相关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然而,从5月试点城市公布进入倒计时阶段,广州却突然悄无声息了,更有当地媒体直接预测“广州入选无望”。与深圳积极高调地宣布申请成为试点城市不同,记者从业内人士了解到,广州在最后申报阶段,并没有特别积极地去争取。

如果将这种微妙的变化与不久前南方传媒宣布放弃IPTV牌照联系起来,也许从中可见端倪。一直以来,广州作为省会城市,有线省网和市网之间的竞争便十分激烈,张彦翔甚至用“难以协调”来形容。直到今年6月,省网公司才挂牌,但其中的整合工作依然会牵扯大量精力。

拥有IPTV全国牌照的南方传媒,在与电信合作推广IPTV方面一直不尽如人意,用户数始终无法突破瓶颈。成立省网公司后,如果想迅速与市网完成整合,必须放弃“电信派”IPTV,回归到广电的数字电视上来,这一系列复杂操作,显然很难让广州在6月18日试点城市申报截止前完成。

不过,落选第一批试点并不意味着彻底出局。亚运会显然是广州最大的优势。按照“信息广州”的建设目标,广州市将以2010年亚运会为契机,到2012年,要成为汇聚华南、服务全国、沟通世界的国际信息通信中心;互联网普及率超过90%,光纤到户覆盖率50%以上,无线宽带人口覆盖率80%左右,率先建成无线城市,实现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

事实上,广州整体实力不容小觑,一旦广东广电省网整合时期顺利过渡,回归广电轨道的南方传媒一定不会放弃这个本省最好的试验田,“进入第二批试点城市名单并非不可能。”张彦翔认为。

编者按

12 个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尘埃落定,有人说这是迈出一大步,也有人说只是向前了一小步,由于缺乏实施细则,没有了条条框框,各地的三网融合业务发展模式仍存在较大变数。在经历了广电系和电信系关于试点方案的胶着争夺后,接力棒被交到了地方政府手里,地方三网融合领导小组将扮演起教练和裁判的双重角色,在今后的试点工作中既要指导、推进,又要纠错、协调。由此看来,12个城市未来的三网融合发展大计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试点城市的公布则被看成是国务院对全国范围内三网融合相关城市和产业喊出的一句——加油!

12座试点城市情报全景分析

城市 电信行业发展情况 广电行业发展情况 前景分析北京

北京的带宽条件本不错,北京联通力争在2010年底全网实现20M宽带接入用户达到50%。但北京IPTV业务在2006年试水后三个月便被叫停,至今仍无明显起色。歌华有线是上市企业,目前有380万有线电视用户,230万数字电视用户,整体网络条件一般。因为政策不明朗,歌华有线对网络改造积极性并不高,前两年间甚至曾自己放缓了建设速度。把北京列为试点,有助于推动三网融合在全国开展。但是北京“台网分离不彻底”,未来拥有内容的电视台能否在与联通及歌华的合作中一碗水端平,是考验在“台网合一”下三网融合进展的特例。

上海

上海IPTV发展始于2004年,到2010年初,上海 IPTV用户达到103万,占到上海电信宽带用户近26%,是目前IPTV发展最优的城市。有线电视用户240万,数字电视用户76万,网络条件成熟。负责经营IPTV内容的百事通公司与上海电信的“内容/通道”合作模式已非常成熟。上海是板上钉钉的试点城市,IPTV用户数已有相当规模。广电着力发展自己的NGB网络,并通过“互动电视”与IPTV形成良性竞争态势。

浙江省杭州市

2009年浙江IPTV用户数20万,采用由百视通提供的内容平台,也曾有过被地方广电叫停的经历。杭州电信虽然现在已获得正式的IPTV发展机会,但却苦于没有太多用户发展空间。杭州拥有具有全国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面向三网融合的全业务运营商——杭州华数,该公司获得了IPTV牌照、手机电视牌照、互联网电视牌照。2009年杭州市拥有数字电视用户130 万。可以说,“华数模式”和“上海模式”已是目前我国IPTV发展最成功的两个范例。杭州华数在推进三网融合业务方面态度积极,在当地具备显著的强势地位。

[1]  [2]  [3]  
相关新闻
编 辑:赵宇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64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三网融合  
文章评论评论()】
昵称:  验证码:
 
重要新闻推荐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