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0年运营支撑大会 >> 图文直播 >> 正文
 
图文:Avocent(中国)技术顾问 马浩
http://www.cww.net.cn   2010年5月28日 12:01    通信世界网    

    通信世界网(CWW)5月28日消息,由人民邮电出版社主办的2010电信运营支撑发展论坛在北京艾维克酒店举行。本次论坛以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融合,优化,服务为主题。通信世界网作为唯一网络支持媒体,将在第一时间做网络直播。

    图为Avocent(中国)技术顾问 马浩

    马浩:谢谢朱教授的介绍,很高兴跟在座的各位专家、领导探讨基础设施全面管理的问题。刚才大家都介绍了很多从业务角度考虑问题,我们看一下基础设施在数据中心的定位,最上面是业务一层,中间一层是各种各样的IT基础设施,包括IBM各种各样的硬件服务器,包括思科、华为各种各样的存储,这些都属于IT基础设施。在基础设施之下我们还会涉及到空间供电制冷等等来支撑所有业务的运行,所以我们不仅要快速的发展我们的业务,我们还要考虑我们基础设施怎么样支撑我们的业务运行。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我们提出了一个叫PRIM,就是物理资源与基础设施管理的概念。那么大家都在提云计算,云计算的概念里面就会涉及到我怎么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我怎么样快速的推出一些新的应用和业务。在基础设施也是一样的,如何去建立一个统一的基础设施的CMBB的配置管理数据库,来提供对机房数据中心进行规划、控制甚至是监控。在这个里面又会涉及到我这个CMBB管理的数据库怎么样与数据中心的服务器、网络设备、智能、空调、UPS等等进行相应的连接和管理。

    从管理的趋势来看,以前大家都是放在设备方面机架,从90年代中期之后就慢慢移到机柜里面去了。放在机柜里面以后我们可以看到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方面是物理的资产,第二方面我怎么样能够访问到这些IT设备,通过键盘显示器断口,还是主板芯片等等。让这些物理的设备,IT基础设施运行我需要相应的配套设备。包括空调来自于制冷,还需要对一些环境进行监控和检测,以前我们是检测整个数据中心大的环境,而现在大家越来越向精细化管理,我要检测当前机柜的冷热的问题,散热。我要实现拔插一个网线我知道这个线插到什么地方去了,所有都成为一个机柜,成为管理衔接的一个面。

    分析整个数据中心机柜的管理的时候,我们有三个已经核心的管理任务,第一IT基础设施怎么样去快速的访问和控制,能够对业务进行支撑。访问和控制当然分为几个方面,你需要把异构的环境,无论是HP还是IBM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端口还是IT设及设施和网络电源所有的集成在一起能够提供一些访问和控制,把所有异构的环境集成在一起。第二方面机房数据中心都是一个容量,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建立一个机房无外乎是放多少台机柜、服务器,多少台网络设备,就会存在空间的容量,这都是一个容量,怎么样去进行一个深入的规划和设计能够让我的容量能够进行充分的利用,能够形成最优化的配置,这是第二方面。

    第三方面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像惠普有在大的金融,工行、建行都是惠普帮助做一些三维冷热风道的监控实施。为什么这样?会涉及到在机柜里面放一堆服务器和网络设备之后会涉及到微观环境的散热问题,冷热风道的问题。所以将来机房运行的检测不是大环境,而是精细化甚至到机柜内部检测,我们要实施精细化管理。

    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角度来看,我们提供给业务部门,所以我们要给所有客户提供一个ITSM,这个需要两个角度考虑问题,第一要符合ITIL标准,第二建立一个统一的配置管理数据库。从而对我的机房访问控制提供各个访问的单元。我们在管理的时候需要核心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我机房数据中心进行规划和配置的时候需要进行整合和集中管理,这样才能保证一些部署策略和安全策略。第二方面要对这些各种各样的接口,控制的接口要进行集中和整合。第一是数据整合,第二接口整合,第三各种各样检测的方式和对象的整合。这就需要一个大的平台来对三个层次来进行整合。我们回忆一下我们管理数据中心的时候,我们建立一个机房的时候,会帮我们用AutoCAD画一个图,数据中心建完之后我要上业务系统,可能有系统集成商或者是厂商画一个业务流程图。那么建完以后我们会要求这些系统集成商帮我统计一些相应的数据,大家可以发现我们所有的数据是分布在不同工具当中,为什么?因为这些工具是容易获得的,大家比较熟悉的工具。但是一旦信息发生了变更,我们知道这些东西是动态变化的,三到五年这些硬件设备要淘汰,要更新,他我这些信息怎么样更新到AutoCAD里面去。那么所有分散的数据我们就需要一个相应的模型,建立统一的CMDB库,在这个模型之上我们上一个新的业务就可以进行计划和设计,形成相应的一些文稿,我们所有机房,大家都在提绿色机房,实际上我个人的理解我们不是单单为了减少某一台服务器的能耗,而是尽可能延长我整个数据中心的寿命。

    我们大家都知道一般短的三到五年我需要改造一次,这是大家通常的做法。为什么?因为我的数据中心的容量不够了,我需要扩机房来增加更多的设备,来放更多的设备。我们为什么原有的机房需要进行改造,不断的要进行扩充呢?因为很多用户没有把他们达到一个最优化的配置,没有尽可能的延伸他们的寿命。而将来我们要实现高密度机房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相应的一个模型来不断的优化它的配置。我们在规划和配置的时候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考虑,第一是尽可能延伸数据中心的生命周期,第二对数据中心的容量进行合理的规划和配置,第三对所有机房提供IT服务硬件资产进行管理。第四我们对相应的机房的一些变更的情况可以进行比如说历史的回顾,将来的规划,现在的查询和一些变更来进行管理。最后一个方面是我们可以形成历史和将来的一个趋势报告,而在这个模型之上进行不断的改进。当然这也是一个可视化管理的数据中心的一个模型。

    从这张图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已经规划过的设备的图形,我还可以预留出空间是将来进行规划和设计,包括它的容量,包括它准备耗多少电,需要哪些连线这个模型里面都可以去体现出来。既然数据中心是一个容量,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包括能量的消耗,散热、空间他们消耗的纬度,我们可以知道他平均消耗和最大消耗的容量,我们可以了解他一个周期的,比如说某一个月或者是某几个月的或者是某一年的周期的容量。我们可以通过详细的历史数据可以进行详细的分析,有一些整个数据中心的容量进行规划和管理。

    从访问和设备来说,我们有很多的刀片服务器、存储等等,我们需要把不同的管理和控制的方式要进行控制,这可能需要一些TMA设备或者是虚拟机管理或者是刀片服务器管理方式要整合在统统一一个访问控制的平台之下。建立一个企业的统一的访问控制标准,这个访问的标准他第一方面他是统一的IT基础设施视图,第二他还一致的访问安全标准,你只需要告诉他一个用户名、密码改柯易进行访问。

    从管理角度来说,将来我们实现云计算可能会大量的应用一些虚拟的技术,包括虚拟的服务器的计算能力,包括虚拟的存储,包括虚拟网络等等。在这里面可能也会涉及到虚拟也属于相应的一些基础设施的层面。我们既然可以把这些服务器和网络设备能够进行统一的远程的访问和控制,而对于虚拟技术一样我们也可以建立一个相应的虚拟池,硬件提供的服务也可以统一纳入到这个平台进行管理。在整个微观环境检测的时候,我们在机柜内可以相应的利用一些智能CPU和相应环境检测的设备,探测头来进行统计,来进行历史数据分析。

    总的来说Avocent提供的数据中心的解决方案分为三方面层次,第一方面帮助用户解决异构环境的一些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等这些IT基础设施的远程控制和访问,他是一套硬件和软件集成的解决方案。第二方面是对数据中心进行规划和部署,是通过可视化视图对相应机柜的容量和数据中心容量进行管理。也是通过模型来对机房的容量进行优化的模型。第三方面通过能耗的管理,电源管理和微观精细化环境的管理来帮助管理人员来分析数据中心的一些更精确的能量的消耗的管理解决方案。

[1]  [2]  
相关新闻
编 辑:张翀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84
关键字搜索:运营支撑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