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讯(CWW) 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在尝试采用云计算技术提升自身的业务,但在从数据中心到终端的通路上总会出现各种应用瓶颈,致使用户体验效果不佳。为此,中国网络解决方案领导品牌锐捷网络在2014年推出了“云课堂、云办公、云联盟、捷云”等一系列云应用解决方案,与其他云计算厂商“中心化”、“技术化”、“自上而下”的设计思路不同,锐捷云应用平台回归“云”诞生的初衷,将所有特色都汇聚在一个点上,这就是:应用创新。
“云”为何需要应用创新?
自2010年以来,有关云计算落地的声音就在国内IT界层出不穷,但多半是“雷声大雨点小”,很多用户尝试了各种方案、手段,让云计算“落地”但却无法“生根”。随着大多数的云计算厂商不断从技术和数据中心架构的角度去思考和设计产品,最终的应用逐步与“云”诞生的初衷渐行渐远。
云计算、大数据都是“庞大的工程体系”,它不仅依靠强大的运算平台,还要开放数据中心、快速且安全的网络通道、随需随地的网络接入、更加强大的客户端等。但同时,云和大数据又都是“一种思想”,一种本质上希望“让应用更简单”的思想。所以,如果我们只关注技术,忽视落地应用,一味照搬国外的应用模式,却忽视“网络接入速度慢、用户应用体验差、资源共享机制少”的实际环境,云计算就会反而让应用复杂化,永远高高在上,成为没有生命的标本。
我们看到,通用型的云计算服务都是“自上而下”的,这种云计算方案没有考虑到各种各样的应用细节,以及会对底层基础设施产生的全新需求,没有考虑到中间通路是否能为用户提供畅快的感受。而锐捷网络提出的“为云应用而创新”,则是云应用“出发点”的变化,这种改变是从客户的角度出发,“自下至上”地为云应用搭建了一个脚踏实地的“云梯”。它包含了“云课堂、云办公、云联盟、捷云”等一系列全新的云应用解决方案。
为中国教育创新——云课堂
从20年前的“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到今天希望利用云计算推动教育公平,信息化创新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但学校的计算机教室是否还是“老样子”呢?机器慢、学生打游戏、课堂效率低、网管员被硬件维护和软件升级困住,3~5年设备就可能面临淘汰的命运。
为了打破这种传统计算机教室投资模式的弊端,锐捷网络推出了云课堂解决方案和云课堂一体机。该方案可让教学方式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传统限制,并推动社会教育实现公平,通过随时随地、安全便捷、流畅高速的基础网络,把稀缺的教育资源共享给偏远山区。同时,云课堂一体机可让计算机教室的TCO成本降低40%以上,通过软件滑升级来替代一次性投入的硬件成本和隐性维修成本。
为移动工作创新——云办公
根据Gartner 预测, 2014年90%的公司将会支持员工在个人移动设备上运行企业办公应用程序,BYOD这种极具创新的业务管理模式正在变得触手可及。但移动应用的开发过程会消耗用户过多的审核时间和部署精力,同时移动设备的失窃、被黑客控制、设备故障都会对企业机密数据造成威胁。
为了发挥BYOD应用的便捷性,同时减少移动终端数据泄露的风险,锐捷推出了 Coffice云办公平台。通过解决方案,用户只需针对云手机的操作系统进行一次性适配,便可快速部署到所有用户的终端中。另外,作为“一站式交付”产品,平台采用了即插即用、弹性扩容等设计特点,并可支持300台云手机并发运行。不论是Android、iPhone,还是其他终端,都可以通过虚拟手机系统,让企业中所有设备之间以及整个私有云内部维持数据远程存储,远离恶意代码和数据丢失的危险。
为云内容分发创新——云联盟
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利用私有云、公有云,或是混和云技术应对业务创新上的挑战。但足够可靠、低成本、安全以及容易获取的带宽资源,则是云应用的前提和基础。
锐捷网络的云联盟利用500多张网络、覆盖超过1000万用户的PowerCache规模化优势,通过云热点门户与业务结合的特点,全面提升用户在资源获取中的效率。而PowerGet云加速系列产品的推出,成功解决了云计算中心到终端用户的“通路难题“。在云业务部署时,双边加速技术可以让用户建立私有云平台时,将业务资源主动分发到末端,减轻业务高峰期带宽压力,不再因为网速和安全问题而担忧。
为中国私有云落地创新——捷云
相比公有云平台,私有云的灵活度、敏捷性、安全性更强,并为用户提供了创新产品快速走向市场的能力。但用户自建私有云的成败在于“细节”。如果硬件层、软件层、运营层和应用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兼容性问题,都会直接影响业务通断和应用体验。
为此,锐捷网络联合浪潮,推出了一体化交付解决方案——捷云,这一方案严格遵循VEPA、openflow等国际标准协议,并基于SDN提供大量开放接口,实现捷云架构自下而上的深度开放,助力中国私有云应用平稳落地。锐捷推出的Newton 18000核心交换机,采用“云架构网络”设计,不仅是全球单板性能最高、最低时延的交换机,同时也具备了多项全球最领先的虚拟化技术。另外,联合浪潮进行的基础产品研发,保证了双方产品、方案的一致性和兼容性,为用户提供了“自主可控”的一体化云基础架构和应用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