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讯(CWW) 近年来,IPTV、网络视频和OTT的崛起,让传统有线行业倍感压力。然而,自2013年中起,DVB+OTT合作可能性的讨论逐渐升温,DVB与OTT相关各方大都认可——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双方存在合作与互补的现实诉求,有关方案亦有涌现。
DVB+OTT,是一盘很大的棋。进入2014年,二者如何融合,如何运营,如何提供平滑顺畅的用户体验,如何建立参与各方都满意的生态圈,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深入探讨。
单就有线网络而言,是否有必要引入OTT的内容?如何引入?在合作中,直播频道价值如何体现并强化?二者结合的方案成本是否可以承受?——这些均是有线运营商在思考与OTT结合之时,比较看中的几个问题。
近日获悉,国微技术(SMiT)将在CCBN2014推出名为“融合电视解决方案”的DVB+OTT解决方案。资料显示,在数字电视行业视密卡细分市场中,国微技术已成为中国第一大、欧洲第二大供应商。那么,国微技术想如何下好DVB+OTT这盘棋呢?
3月14日,中广互联就此议题,专访了国微技术总裁帅红宇和研发副总裁于松亮这两位来自国微技术的核心领导层。在采访中,他们分享了对于2014年大视频发展热点的认识,公司过往在CAM卡方面的技术积淀如何运用到DVB+OTT“融合电视解决方案”中去,具体到与这个项目中的合作方爱奇艺各自扮演什么角色,这一解决方案中的终端产品“电视伴侣”所具备的“体积最小、性价比最优、CA覆盖最广”的特性。此外,采访中他们还谈到了以直播为核心的产品设计,如何通过智能EPG、智能推荐等手段打造真正融合的DVB+OTT,以及如何简化操作,提供顺畅的用户体验等比较核心的话题。
图为:国微技术总裁帅红宇
“以最小代价,最高性价比的方案参与竞争”
中广互联:二位好。首先,请简单介绍一下国微技术公司。国微如何看待2014年大视频市场的发展热点?对于国微而言,有哪些商业机会?
SMiT:国微技术公司是2003年成立的,是国家机卡分离项目主要承担方和标准起草单位之一。国微在国内相对比较低调,实际上这些年在CAM细分市场中,我们已经做到了全球第一。
谈到对2014年大视频发展热点认识,我们看到IPTV、OTT发展非常迅猛,今年会进入快速上升的拐点。从第三方数据看, OTT,IPTV非常热,大有取代广电的趋势。但是在中国的环境下,我们认为在若干年内广电不可能被取代。
国微技术一直定位于服务广电。如何服务呢?提供DVB+OTT的“融合电视解决方案”,以运营商可管可控的方式服务广电。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国微的产品也自然而然地赢得了新的商机。
中广互联:请问国微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SMiT:国微过去针对广电提供的产品主要是CAM卡。CAM卡在基于安全的同时,与CA系统配合,对加密内容进行解密。通过这些年的研发,我们形成了从芯片级到产品级开发的技术积累。利用这些积淀,使得国微能在DVB+OTT融合形态下,以最小系统方式,最大性价比的方案,参与市场竞争。
中广互联:据了解,国微公司要与爱奇艺展开战略合作,提供DVB+OTT的融合电视解决方案。在这个方案中,国微和爱奇艺各自扮演什么角色?承担什么责任?
SMiT:我想强调,国微与爱奇艺战略合作只是第一步,后面还会与类似机构展开全面合作。
在这个方案中,我们提供基于DVB安全通道的产品,首先把DVB内容安全接入到终端;同时,在终端也与爱奇艺展开深度合作——爱奇艺向我们开放数据接口,同时提供数据支持,使得融合电视能够在终端呈现上,把DVB与OTT进行深入融合、无缝连接,带给用户全新的、平滑的体验。
在合作中,爱奇艺提供内容支撑和技术支持;国微是产品和技术的提供方。通过双方合作,真正实现无缝融合。
中广互联:这个方案的商业客户对象是终端用户还是有线运营商,又或者是OTT运营商?
SMiT:单说针对哪个方面并不准确,实际应该是新的生态环境的建立:既针对广电面临高清转换的需求;也针对像爱奇艺这样既有互联网视频,又有智能电视需求的视频网站;同时针对用户需要更多内容,更好体验的需求。通过多方合作,打造新的基于DVB+OTT的生态环境和生态链。
中广互联:那么,方案的核心应用方是有线网么?
SMiT:从我们自身的定位看,以有线为主导。通过我们与各终端厂商、视频网站的合力,支持广电运营商实现高清的转换,丰富广电在网用户的体验,留住用户,甚至给广电带来增量的收益。
融合电视伴侣,目前最小的、能够实现直播解调和解扰的数字电视高清盒
中广互联:请谈谈“融合电视解决方案”的技术亮点、内容特点。
SMiT:技术特点简单讲有几个方面。
第一,这个方案的终端产品叫做“融合电视伴侣”,采用了国微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安全芯片,实现主流CA系统的全覆盖,实现对DVB和OTT的安全可控和可管理。这是从我们一直开发的CAM发展过来的。 第二,融合电视伴侣也是软硬结合,集成度很高的产品,可以说是目前上最小的、能够实现直播解调和解扰的数字电视高清盒。实际上甚至都不是盒子形态,比U盘略大,只相当于HDMI Dongle大小。
第三,以开放平台去支持智能电视和OTT机顶盒。从技术角度讲,只要采用android系统,都可以支持多终端、多厂家的覆盖。
实际上叫“融合电视伴侣”的原因之一是,使用方法是一端插在智能电视或智能盒子的USB接口上,另一端接有线Cable,在终端上运行=相应的apk,可以适应不同厂家、不同类型的终端。
中广互联:是否可以理解为,在有线网络中应用“融合电视伴侣”,相当于对现网的机顶盒终端做升级?
SMiT:准确说,只要是安卓系统,“融合电视伴侣”在智能电视机或者智能机顶盒(具备高清解码能力)上都可以使用。如果是高清电视配合“融合电视伴侣”,就可以省掉机顶盒了——相当于以最小的代价,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体验。符合法规的OTT盒子,插上电视伴侣,亦可以实现DVB+OTT的融合。
“真正有利于这个市场发展的,还是一种开放的、多平台、多终端、多厂家都能进入的、多方共赢的方式”
中广互联:2013年已经出现了一些DVB+OTT的方案,方案提供方包括OTT牌照方和知名广电企业,从利润分成到商业模式都有比较详尽的设计。请谈谈国微方案的特别之处是什么?
SMiT:整个DVB+OTT市场容量很大,我们认为,市场需要多样化的产品。
目前可见的有些方案,相对还是一个较为封闭的体系,忽略了用户对品牌和其他终端的选择,延续了广电封闭环境发放机顶盒的方式。
技术进步带来了硬件的不断升级,比如整体平移时的标清机顶盒在高清时代又不能满足需求了。如果还走免费发放终端的原有模式,这笔费用将是巨大的负担。
从现有网络格局看,大的制造商不太可能改变原有“规模化生产,水平化销售”的特点,他们对自身品牌价值是非常重视的,因为如果品牌被忽略,自身价值就降低了。
我们认为,真正有利于这个市场发展的,还是一种开放的、多平台、多终端、多厂家都能进入的、多方共赢的方式,这是最符合市场的发展趋势的。
中广互联:请聚焦谈谈商业模式。在这项合作中,国微和爱奇艺的商业回报如何体现?方案采纳方的商业价值如何实现?
SMiT:从国微技术的角度看,我们就是技术或者产品的供应商。我们看到,广电这两年用户的流失,绝不是因为广电十几、二十块的收视费。主要有两个因素,第一,内容不够丰富,不能满足用户对内容多样化的追求;第二,广电现在从内容角度看,最有优势和特点的是高清,但是之前整体转换发放的标清机顶盒已经不能充分体现高清优势。对广电而言,突出优势,黏住用户,让用户在网,才能持续运营获得收益。
如果再送高清盒子是非常大的一笔费用,并且,下一轮技术进步的时候,还送不送?所以我觉得,今后需要与技术方案商、终端设备厂商合作,借力实现转换。国微的“融合电视解决方案”在转换中付出的代价是很低的。
国微希望以一种最低的代价,帮助运营商实现高清的转换。另外,通过与爱奇艺这样的视频内容网站合作,进行深度的融合,同时还要保证传统电视频道直播是运营商可管可控的。用户不关心内容来自哪里,只要你体现出是你主导提供的,就能建立用户黏性。
爱奇艺可以通过OTT的内容和服务获得收益,同时通过融合合作,也可以分到增量利益。对广电运营商而言,存量不变,增量共享。
6键操控,一键直达智能EPG
中广互联:再请重点谈谈以直播为核心的产品设计。DVB与OTT是简单相加,提供更丰富视频,还是有真正意义上的“融合”以及现实的商业机会存在?
SMiT:一定不是简单相加。我们通过“融合电视伴侣”这个产品,把DVB内容接入电视终端;爱奇艺向我们开放底层数据接口,提供相关数据支持,使得国微能够在内容方面,实现DVB和OTT内容的深度耦合与关联。
中广互联:可否简单举个实例,说明如何实现深度耦合?
SMiT:举个例子,看直播电视的时候,会有智能EPG的选择。
比如我在看直播频道的电视剧,EPG上会关联出OTT平台上有相应的内容。如果正在看直播频道上的电视剧第一集,而OTT上有全部剧集,就可以指向进入OTT平台去看。第二,根据相应内容,会有关联性推荐。推荐依据可以是——片名、内容核心、主演或一些共有元素……会根据用户习惯,来做一些关联推荐。
国微做的智能EPG,提供一种更简洁、更方便、更人性化和智能化的操作体验。不会像目前市面上产品,有繁琐反复地进入菜单的操作。
简单讲就是,6键操控,从直播界面可一键直达智能EPG,实现智能操控。所有推送加载、OTT加载、OTT点播界面的进入,全部在直播界面实现;不需要用户反复在DVB和OTT之间切换。
中广互联:请您谈谈这个方案中的终端产品“融合电视伴侣”。在刚才的采访中已经谈及了“融合电视伴侣”外形上和功能上的一些特点。我们想知道的是这款产品如何带给用户平滑、顺畅的体验?如何让高质量的服务直达用户?2013年,中广互联对几款OTT机顶盒做过测试。总体感觉要黏住用户,要求有更顺畅的体验和降低用户学习成本。
SMiT:融合终端产品最大的问题,是用户学习成本的增加,这集中体现在UI设计和界面复杂性上。这是融合发展的障碍。
我们没有给用户很复杂的界面,所有产品的核心都围绕“推介”、“推送”、“直通通道”来设计,以这种模式实现。
用户在使用中,与看传统电视的习惯相比,没有大的改变,仅仅稍微做了延伸,就能找到与当前节目关联的OTT上的内容,很方便进入。
“融合电视伴侣”这个产品不需要独立的遥控器——与电视配合,就用电视遥控器;用智能机顶盒配合,就用机顶盒的遥控器。
在遥控器上的上下键,就是传统的直播频道的换台,左右键就可以调出相关推荐,直接选择就进入OTT。基本上符合,传统使用习惯。四个方向键就可以实现关联。
“融合电视伴侣”中有我们最核心的CAM卡,新的技术也集成在里面:可以直接配合高清电视,也可以直接配合基于安卓系统的有线机顶盒,或者配合基于安卓的OTT机顶盒。运营商的终端解调、解密都是“融合电视伴侣”实现的。
2014年5月将全面推出
中广互联:目前,这个方案已经开始推广还是准备推广?对2014年的市场发展有何预期?
SMiT:目前已经完成小批量生产,在测试中,计划5月会全面推出。
中广互联:谢谢。今天的采访就到这里。
SMiT: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