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无线通信 >> 技术 >> 正文
 
多天线技术提升TD-LTE网络性能
http://www.cww.net.cn   2012年3月5日 10:07    

下行控制信道及覆盖能力

对于8天线广播信道,由于要实现全小区覆盖,波束赋形技术在业务信道的增益不复存在。通常采用引入广播权值静态赋形(65°)的方式发送。根据不同天线厂家提供的广播信道的赋形权值,其广播信道的发射功率只有总可用功率的60%左右。因此,静态赋形的方式将导致广播信道覆盖比2天线方案差,特别是在小区边缘广播信道功率有很大损失。

针对这些问题,爱立信提出了无功率损失的增强型公共信道发送方案,有效克服了静态赋形的功率损失问题,提升广播信道的覆盖,使得8天线公共信道获得了与2天线相当的覆盖能力。在深圳外场测试中,我们看到类似的现象。图2是用扫频仪在相同环境中测得的结果,可以看到,2天线系统中的RSRP覆盖效果与8天线的覆盖相比主瓣方向略强,但基本上相当。

上行天线接收分集增益

上行接收方面,理论上当8天线的单元天线增益与2天线的增益相同时,会有6dB的接收分集增益。而实际系统中,在天线长度相当时2天线的增益往往高于相同高度的8天线的单元天线增益1.5dB~2.5dB。

例如,在进行中的TD-LTE试验网中,选用了2天线和8天线(FAD)天线方案。在同为140cm长度的条件下,8天线(FAD)的单元天线的增益为16dBi~17dBi,而国际上在LTE-FDD/TD-LTE广泛应用的凯士林和安德鲁的2天线增益均可以达到18.5dB以上。

这一差异也反映在目前的一些工程设计实践中,例如在网络设计中将2天线的增益设定为18dBi,而8天线的单元有效增益设定为14.5dBi。因此,实际网络中的8天线接收和2天线接收的差异应当为3dB左右。

多天线应用场景

波束赋形在业务信道功率受限时,可以提高网络边界的下行和上行速率,适用于有视距传输(LOS)、强相关的环境,例如郊区、乡村等以覆盖为目的的环境。在城区和密集城区(站间距大约200米到500米左右时),无线传播环境复杂,杂散严重,以NLOS为主,信道相关性大大降低,此时下行波束赋形的效果大打折扣,而空分复用在该场景下有很大优势(2、8天线的空分复用无大差异)。

在规划网络覆盖时,往往以小区边界速率为设计目标。在上行边缘速率要求较高时,网络中通常是上行业务信道受限。然而在实际网络中,小区覆盖半径由终端最终是否移出服务区来判定,此时的决定因素并非是业务信道的速率而是广播信道的覆盖。

具体来看,当上行业务信道为受限因素时(例如边缘速率要求很高),8天线方案的覆盖范围要大于2天线;当上行业务信道不构成限制而以终端是否出服务区作为覆盖范围的判决依据时,由于前面提到的8天线在广播信道的短板,8天线的覆盖范围有可能小于2天线。

由此可知,8天线方案虽然能够提升上下行的业务信道性能,但固有的广播信道的短板使得工程实践中可能无法达到扩大覆盖、减少站点的目的。

2天线技术已广泛部署

8天线虽然在边缘速率等性能方面优于2天线,但在实际应用中,具体效果还受天线的校准精度、天线性能(随时间)恶化等因素影响而有所缩小。工程安装实施方面,8天线的天面要求较高,建站方案更为复杂,需兼顾承重、风荷、共天线等因素。这将导致站点成本显著增加。另外故障隐患的激增,以及耗电的增加(如采用8通道RRU),都将直接提升OPEX。

迄今为止,全球已商用的LTE网络多采用2天线部署(空分复用/发送分集),主要原因是2天线方案技术和产业链更为成熟,运维成本低。其稳定优良的性能在广泛的商用中得到验证。而8天线方案目前商用LTE网络中还没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1]  [2]  [3]  
来源:通信世界网-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诸震雷 刘愔 陈明编 辑:高娟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53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TD-LTE  爱立信  3G  LTE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