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技术 >> 运营与应用 >> 正文
 
运营商话音业务受冲击 手机对讲能否成救急良药
http://www.cww.net.cn   2011年11月21日 13:10    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邬雪艳

在米聊、微信、飞聊等语音聊天大行其道时,新浪微博也紧贴潮流,和TalkBox合作,推出了语音微博功能。自此,国内即时语音通信行业又新增一位颇具竞争力的成员,语音聊天正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常见地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同时,互联网数据业务对运营商话音业务的冲击也进一步加强。

运营商主动出击

飞聊、翼聊、沃友的相继问世正是这一形势下的产物。同时,面对此冲击,运营商还纷纷推出了其特色业务来吸引用户。

2010年9月中国电信推出了基于3G网络的“天翼对讲”业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的部分省公司也将“手机对讲”业务作为一项重要的集团客户业务加以推广。若说飞聊、翼聊、沃友的推出是运营商的被迫应战,那么手机对讲业务则可以算是他们的主动出击。

据了解,“天翼对讲”业务在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后,目前全国用户数已经超过5万人,平均每月增加5000用户以上。据三方调研公司的手机对讲业务使用意愿调研,“天翼对讲”显性用户市场约为75万用户,潜在市场约为650万用户。

不同于大家所熟知的飞聊等业务,运营商的手机对讲业务以往主要是为集团客户服务,用户群体主要为政府、金融、建筑、服务、运输、物流等行业,便于这些行业用户进行指挥调度和协同工作。

其实,这类的手机对讲业务并不是近两年的新业务,它最初是 “一键通”(Push-To-Talk,缩写PTT)业务。早在2005年,广东联通率先在全国推出“语音短讯”PTT业务,并曾被热捧,但后来由于网络建设及国内运营商业务剥离整合等问题,该业务一度销声匿迹。如今在这互联网大肆入侵通信业务的时段,运营商再次推出该业务,是老瓶装新酒,还是换汤不换药?

整体而言,现在推出的“手机对讲”和之前的“一键通”在功能方面并没什么太大的变化,对终端的限制也有所放宽,以前要实现这种功能需要定制手机,现在部分操作系统的手机可以直接下载客户端软件使用。但相对互联网语音聊天产品而言,无法跨网通话这个最大硬伤仍未得到解决。目前除了中国移动采用GPRS网络,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均采用3G网络发展该业务。

开放个人用户的纠结

目前流行的诸如米聊、微信之类的互联网语音聊天产品实际是将语音先录制下来,然后再变成数据包进行传送。与其相比,从技术和功能上来说,运营商手机对讲业务在即时性和通话质量上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一对多及组群通信上,其功能应用和服务质量远高于目前互联网语音聊天产品。但该业务资费大大低于普通语音通信资费,无疑容易对运营商自身的基础语音通信造成冲击,是一把双刃剑。比如北京移动近日推出的手机对讲业务就是采取30元包月的计费方式,且不限地域、不限时长。

因此,运营商以往对此业务的推广一直相当谨慎,将之限制在集团客户体系中。“手机对讲肯定会对语音业务产生很大的冲击,但目前的市场环境已然这样,还不如主动出击,把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目前的手机对讲业务主要应用于集团客户,这类客户是属于小众市场和特定人群,比大众市场有更好的可控性。”一位运营商内部人士对记者说。

[1]  [2]  
编 辑:高娟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53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运营商  手机对讲  语音微博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