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信智能卡 >> 头条 >> 正文
 
新兴移动支付绕路运营商 市场格局短期难确定
http://www.cww.net.cn   2011年11月14日 09:27    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邬雪艳

移动支付产业作为一个全球性的上升产业,不仅让金融行业、第三方支付企业以及电信运营商摩拳擦掌,一些传统行业也纷纷被其吸引,并绕过了电信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支付渠道,直接和金融机构合作打造自己的支付模式。

支付形式尚处初级阶段

近日,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就大力推出了一个名叫“e乐手机一卡通”的产品,它由卡片状的射频天线、连接线和MicroSD卡共同组成,可以安装到手机上直接进行手机刷卡。用户不仅能够在全市所有的公交、地铁、出租车等交通工具上使用,并通过其专有的网络服务平台进行手机在线充值、查询等操作,还可以在全市布设了市政一卡通POS机的超市、便利店、影院、公园、蛋糕房等日常生活场所刷卡使用,甚至于可以通过此工具进行话费充值、购买彩票等便捷操作。目前,“e乐手机一卡通”已经推出了Android客户端和KJava客户端。

其实,所谓的“e乐手机一卡通”只是将原来的独立塑胶公交卡转变一种承载形式,变成可内置于手机终端里的智能SD卡,这个智能SD卡的核心功能还是和原来的公交卡一样。只不过,公交卡载体变成智能SD卡并内置到手机里以后,能够使原来的使用流程更加高效简便,比如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在线充值而无需再去充值点排队,当然前提是需要银行卡开通手机网上银行,又比如可能在实名的基础上授予一定的信用额度实现小额透支或者后付费等。

“这些都只是移动支付的初级形式,而相对完备的移动支付则是在物理层面和逻辑层面与移动通信的网络、通信账户甚至金融账户实现双向关联,在手机终端层面实现通信与金融支付的完全融合。”有专业人士表示。目前在移动支付比较发达的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运营商通过与信用卡公司合作,有的运营商入股甚至控股一家银行或信用卡公司,将NFC支付芯片内置于手机上,这种移动支付方式除了方便的储值消费外,甚至可以将手机或手机卡变成一张NFC信用卡。这样才是真正做到了移动终端和金融支付的一体化。

规模应用还需两到三年

运营商正加强自身移动支付交易平台的打造,中国移动的手机支付和手机钱包、中国联通的沃易付、中国电信的翼支付都已陆续开展试点工作。但目前这类绕过运营商直接和金融系统合作进行手机支付的案例已在全国许多城市兴起,若是此情况成为一种常态,那运营商在整个支付体系中是否会被抢占市场先机呢?

对此,大部分业界人士表示,一方面在移动支付领域,运营商本身并不是核心,所以对他们而言更多的应该是合作,另一方面,目前的移动支付产业还处于培育期,暂时的市场先机并不能决定以后的市场格局。

“今明两年更多的是进行小规模的试点工作,手机支付大规模的应用还需要两到三年。政策、标准以及配套终端的完善是一方面,主要还是因为用户行为习惯的培育还需要一个过程,而且目前产品的用户体验还不完善,应用面还太窄,对用户的吸引力不大。移动支付市场的竞争以后更多的还是要看谁的用户体验感更好。”易观国际分析师张萌表示。

相对于其它竞争者而言,运营商掌握着手机的号码资源,对手机终端也有着很强的掌控力,再加上广泛的渠道资源,以及对用户体验的把握,在竞争中的确具有一定的优势。张萌认为:“9亿多用户群是运营商最大的资源,再加上运营商丰富的渠道资源,一旦推动起来将非常有力。”

[1]  [2]  
编 辑:高娟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53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移动支付  运营商  一卡通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