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无线通信 >> 技术 >> 正文
 
网络融合与认证优化 WLAN直面2大关键
http://www.cww.net.cn   2010年12月20日 09:37    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鲁义轩

从iPhone的流行开始,无线通信市场竞争的热点逐渐从技术转向了用户体验,用户体验好的终端或者客户端软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业务。

在中国移动研究院人士关于WLAN发展的演讲中不难看出,从网络、认证、计费、客户端等各方面下大力提升TD+WLAN的用户体验,也已经是中国移动在WLAN战略上的重点。

蜂窝网络与WLAN融合的实际问题

智能终端的普及和应用促使多媒体业务的应用量激增,对蜂窝网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对中国移动来说也毫不例外。基于此,中国移动考虑到需求、代价以及网络引入的实际问题,将WLAN与蜂窝网络接入网的融合重点放在了WLAN与新兴网络的集成上面。

中国移动研究院王大鹏称,在讨论融合的可行性之前,中国移动已对设备融合的场景进行了分类。考虑到两种系统的特点,主要分成三大类:一个是城区和郊区的室外覆盖,主要是连续的大区覆盖;二是室内覆盖,包括通过室内系统对比较大型的公共区域以及室内的大型功能区进行覆盖;三是利用单独播放的信源对小区域进行覆盖,对主要热点和盲点覆盖。

设备融合涉及许多技术问题,各种型号的TD-LTE/TD-SCDMA基站和WLAN AP从硬件实现角度皆可实现集成,但需从成本、部署场景等方面综合考虑。

例如在传统WLAN AP与微基站融合方面,针对街道补盲、居民区深度覆盖等,WLAN AP与LTE室外一体化微基站二者在应用场景等方面匹配较好,微基站集成AP对成本、重量等增加比例较小;具体实现时,微基站可整体集成WLAN AP,并共用传输和电源,自行选择是否共用天线部分。但问题是发射功率不太匹配,覆盖范围有差异。

在大覆盖AP与宏基站RRU融合方面,针对室外大范围热点和连续覆盖,AP与宏基站RRU融合可实现同心圆覆盖,同时可共用电源、天线与抱杆。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融合后宏基站RRU总重量将达到30kg,对施工存在一定影响,AP需要单独塔上引入传输(光纤或5类线),所以需综合考虑两网的网络规划因素。

针对室内场景,WLAN AP与室内宏RRU在覆盖范围、容量规划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难于共用设备,中国移动正在重点考虑Pico RRU或Femto等小站型实现与WLAN AP融合。

优化WLAN认证过程中的困惑

目前在全球,基于Web的认证方式仍然是使用WLAN的主流认证方式,但这种方式对用户来说并不便捷。

对此,中国移动研究院侯志强称,中国移动已经在为用户提供基于Web认证的改进方法:利用认证客户端自动完成Web认证,避免启动浏览器;通过认证客户端预存静态口令或者自动获取动态口令,避免用户输入。

侯志强称,目前基于(U)SIM卡的WLAN认证(EAP-SIM认证)逐渐得到推广。

但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运营商,也同时在WLAN认证、改进用户体验过程当中面临困惑,一是计费的问题,现有的WLAN计费是时长计费,而蜂窝网的数据业务是按照流量计费,这对计费系统的设计来说是矛盾的。二是多种认证方式如何共存,以及EAP-SIM认证失败时,能否自动转换为Web认证。三是用户签约信息由HLR/HSS还是AAA Server管理。四是如何实现EAP-SIM/AKA认证的国际漫游。

[1]  [2]  
相关新闻
编 辑:高娟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53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中国移动  TD  WLAN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重要新闻
通信技术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