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测试 >> 技术 >> 正文
无线频谱测量方法与分析
2009年5月7日 09:36    通信世界网    评论()    
作 者:中兴通讯 田方 冯志勇 陈星

    随着无线通信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由于近来基于频谱的服务和设备显著增加,人们对频谱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频谱资源日趋匮乏,尤其是传播特性较好的低端频段已经被划分殆尽。这种预先分配、授权使用的频谱管理方式,使某些频段承载的业务量很大,而另一些频段却在大部分时间内没有用户使用,白白浪费了频谱资源。美国Shared Spectrum公司在2004年1月到2005年8月间,对美国30~3 000 MHz频段的频谱使用情况调查后发现,该频段的平均使用率只有5.2%[1]。

    通过频谱占用度的研究和测量,将有利于了解的频谱利用状况,为今后频谱分配政策的制订提供现实依据,同时为认知无线电技术等用于异构网络的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寻找可用频段。

    频谱测量工作的进行需要简单、实用、高效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结合各频段内已有的业务特性,设置合理的测量参数,制订有效的频谱测量方案,并对测量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合理地使用测量数据的分析结果,将为频谱管理人员提供有关频谱实际使用情况的信息,方便频谱管理人员指配频率,为主管部门制订认知无线电管理和频谱分配政策提供技术支撑。

    1测量方案的研究

    在进行无线频谱测量前,针对具体的测量目的需要根据测量目标制订合理的测量方案,确定测量地点、使用设备、测量频段等相关工作的调研[2-4]。

    完备的测量方案不仅有利于快速的开展测量工作,也会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1.1测量地点及时间的选择

    不同场景下,频谱的利用情况是不同的。在IMT-Advanced的建议中,测量场景一般可划分为:乡村、郊区、城区、密集城区、热点地区5个典型的场景。每个场景的无线电环境不同,测量时间也会有所不同。在每个场景中测量地点的选取要保证足够的代表性,能真实反映此时此地频谱的利用情况。

    一般来说,对于特定频段的小规模频谱测量工作,测量时间一般由测量的需求而定;在大规模的频谱测量工作时,考虑到测量结果需要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在各个时间段的占用状况,需要大量的涵盖多个时间段的测量样本,因而需要长时间的连续测量,根据ITU-R中SM.1536的建议[2],一般需要连续测量7天。

    1.2测量设备选择及搭建

    测量设备的选取需要根据各频段上具体通信技术的特点来选择,对于使用能量检测法可以直接检测并分析到信号的频段,普通的接收机或是频谱分析仪均能满足测量的需求[3];对于特殊频段,如卫星通信所使用的频段则应使用专门的测量设备接收及分析,而CDMA系统则需要相应的解码设备来完成对其的精确的测量与分析。图1所示为测量设备的一种搭建方法。

    1.3测量参数的确定

    测量参数的设置直接关系到测量结果的正确性,一般来说,测量时比较重要的参数包括回扫时间、分辨带宽(RBW)与显示带宽(VBW)、判决门限。

    (1)回扫时间

    在测量中,当进行占用度测试时,需要设置合适的回扫时间,回扫时间如果过长,可能会漏测一些持续时间较短的信号,降低测量结果的可靠度。IUT-R建议SM.1536中建议回扫时间要小于信号发射时长的一半[2, 5],回扫时间如果超过12 s,测量的精度会显著下降[5]。

    在实际的测量中,回扫时间的设置与接收设备有密切的联系。在使用接收机作为接收设备时,回扫时间可以由测量人员根据需要确定,以保证测量中回扫时间低于建议值,提高测量精度。但如果回扫时间过短,在测量时扫描速度超出了设备的反应速度,测量结果会有失真。同时,由于各通信系统上的信号特征有不同,有些频段的信号发射时长远低于12 s,这些信号在测量过程中很容易被漏测,从而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在对这样的频段进行占用度测量时,应该保证采集到大量的测量样本,通过长时间的统计值获得可靠的占用度结果。

    (2)RBW与VBW设置

    RBW为分辨带宽,设置它的大小,能决定能否把两个相临很近的信号分开。VBW为显示带宽,表示测试的精度,如将VBW设为10 kHz,表示每隔10 kHz取一个样本测试其电平。

    为保证测量结果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测量频段上各系统的占用度情况,需要事先对各测量频段上承载的业务特性做调研,根据每种通信系统的信道带宽特性设置RBW与VBW,通过各扫描采样点的占用情况来判断信道是否被占用。一般来说,各采样频点间隔应小于信道带宽的一半。如果间隔过大,则有可能漏测到信号,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采样频点间隔过大对测量产生的影响如图2所示。测量精度越高,越能够充分的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判决门限

    在保证接收系统具有一定灵敏度的条件下,门限电平设置必须尽可能低,但要注意避免记录噪声。对于小信号比较多的情况,门限设置高了容易漏掉信号,门限设置低了容易把噪声算进来,引入测量误差[5]。

    通常的方法是在环境噪声均值之上加5 dB左右作为判决门限,这种方法主要是来自于以往积累的经验确定测量门限,在噪声起伏波动不大的情况下有较高的可靠性。其优点是直观且快速的分辨出噪声和信号,但是主观性较大,缺乏对测量环境灵活的适应,如果噪声波动较大,很容易将噪声误判为信号,或是将小信号判为噪声滤除,从而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如图3所示为经验值法测得的频谱占用度,在噪声波动较大时,会获得过高的占用度值,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F. Weidling提出了P值法来确定测量门限划分信号与噪声[6]。所谓的P值法就是假设噪声的方差是一个稳定值,利用迭代法逐步减小噪声样本,最后得到一个稳定的噪声方差从而确定门限的大小。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门限值确定方法较为客观,并且门限划分更为细致,能够按信道划分门限值。但经反复试验表明,P值法一般适应于噪声比信号多且噪声功率与信号功率差别明显的情况,测量结果基本与实际相符;而当噪声与信号功率较为接近或是整个频段均为噪声或信号时,P值法得到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这是P值法在使用过程中的一大缺陷。

    在以前美国的一些频谱测量工作中,门限值确定方法在噪声峰值的基础上加几个分贝设置判决门限。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够将绝大部分的噪声滤除,虽然会使一些小信号被判为噪声,进而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但避免了由于噪声波动过大而将噪声判决为信号的情况出现。通常在测量过程中,使用的是在噪声峰值上加3~5 dB作为划分信号与噪声的门限。门限确定如图4所示,从而获得各频点占用度。

[1]  [2]  编 辑:石美君
[相关新闻]
关键字搜索:频谱测量  分析方法  频谱利用  测量关键参数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