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光通信 >> 市场动态 >> 正文
光通信产业分享3G大餐
2009年5月31日 09:18    通信世界周刊    评论()    
作 者:李鹏

    随着3G牌照的发放,三大运营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全业务发展阶段,3G网络的建设将促使光通信市场的需求量出现强劲地增长,同时3G也给三大运营商的传输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移动

    加快光纤部署推动TD发展

    截至2008年年底,中国移动2G基站总数达到38万,TD-SCDMA基站数达到4万个,2009年计划将新增2G基站6.1万个,TD-SCDMA基站3.8万个。据预计,2008年和2009年中国移动需要新建和扩容10万台MSTP以满足基站承载需求。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项目经理徐荣介绍道:“基站回传设备占整个移动通信系统的设备投资的25%,而所有回传投资的75%都是用在传输承载领域。”因此,3G基站回传越来越凸显出光通信的重要性。

    在大规模进行TD-SCDMA网络部署过程中,基站回传也对传输承载部分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2G和3G甚至LTE阶段不同承载的需求,传输承载面临多种接口、多种传输手段的长期共存的局面。其次,同步定时要求频率、时间同步。此外,不同业务有不同QoS需求、电信级网络性能的要求、OAM的安全保护等。

    面对以上3G对传输承载的要求,从保证业务QoS需要和网络建设成本上综合考虑,中国移动提出了传输网络建设和规划。首先,3G初期可采用技术成熟、质量稳定、对QoS要求较严的业务进行透传方式;随着流媒体类、交互类等业务增加,可根据业务发展和IP承载的完善情况,可先将业务量较多的PS调整为IP承载方式,话音和少量信令仍由E1传输。而在3G中远期根据IP化进程和ALLIP承载的成熟,可适时调整至全IP承载。徐荣表示:“在3G时代,运营商考虑使用的新的承载方式既要保证业务QoS,又要综合考虑网络成本和工程调整难度,实现网络建设最优化。”

    在全业务3G牌照发放之后,制约中国移动发展的最大因素就是最后一公里接入问题,徐荣认为:“中国移动要继续推进光纤对传统电缆资源的取代,推进光纤资源的部署以推动整个TD-SCDMA无线网络的发展。因此,要加快接入光纤资源的建设,解决资源瓶颈,满足TD发展需求。”

    中国电信:

    3G无线传输网建设稳步推进

    3G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中国电信集团运行维护事业部传输与接入网管理处副处长李莉认为:“3G建网初期,MSTP能满足且能充分利用现网资源,但需要考虑向PTN技术的演进能力;而PTN技术应在部分IP化进程较快、数据业务压力大的地区试点应用;PON可以作为室内微蜂窝快速接入的补充手段,由于保护方式问题,是否应用还需进一步论证;微波可做为补充方案在郊区和光缆资源缺乏地区采用。”

    中国电信3G无线接入传输网络解决方案本地网的网络结构分为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3G核心网结点数量比较少,一般是2~4个站点,在建设优化时,在10Gbit/s的速率下,应该向MESH组网发展,并考虑到向OTN演进,但是无论是新建还是现网扩容,应该考虑全业务在本地核心承载网络的网络融合。

    3G基站建设必将带来汇聚层面网络容量的紧张,因此汇聚层容量必须达到2.5Gbit/s,并考虑新建汇聚环网可实现容量扩展,演进方向为汇聚层MESH网络,避免传统构建环网规划复杂的问题。此外还应该考虑全业务承载网络融合。

    对于接入层改造及建设,首先进行容量升级,然后进行拆环,将跳网跳点破坏改造为2个环网,并为原有设备新增光口,建设叠加环,最后是新建。但是在本地传输网接入层改造或建设时,首先要规划、控制好节点数量,避免业务带宽增加导致拆环。其次,解决网络深入覆盖带来的传输网络调整对业务的影响。第三,中国电信如何开展全业务运营的综合接入,PON是可以作为微蜂窝基站的补充接入手段,但中国电信现有的几张网络关系处理还是一个问号。最后,中国电信南北方的投资、网络资源、业务结构的差异都很大。

    此外,利用光连接进行传输网网层之间的衔接改造需要逐步实现。

    中国联通

    转到新一代光传送网

    全业务宽带时代来临后,目前全业务运营商针对任何一项业务都会强调宽带,任何业务都需要宽带发展。中国联通获得WCDMA牌照和原中国网通的固网资源后,致力于实现3G移动宽带、WLAN无线宽带、固网有线宽带的协调发展,将移动宽带的便捷性、广覆盖与有线宽带的高带宽、可靠性有机结合,实现有线、无线接入手段的优势互补。

    面对带宽日益提升的新一代移动宽带,以DSL为主流的固定宽带将逐步丧失优势,固定宽带必须进一步提升带宽以超越移动宽带,才能发挥其基础地位。中国联通下一步将推进“光进铜退”提升宽带接入速度,投资中心转向新一代光接入网,中国联通国家工程实验室周光涛博士说:“前一些年,我们讲光进铜退的时候有可能重点强调成本节约,现在讲光进铜退的时候,更多的是通过光进铜退适应未来的新型业务的发展需求。”

[1]  [2]  编 辑:高娟
关键字搜索:光通信  3G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