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杨林
LTE/EPC网络开始迈向成熟
从2004年底3GPP开始LTE/EPC相关工作到2009年3月3GPPR8标准的冻结,设备商与运营商齐心协力经过4年多的努力基本完成了LTE/EPC的标准工作。
标准的成熟,使得LTE/EPC商用部署前的工作得以有计划地展开:主流运营商在今年将陆续开始对LTE/EPC设备的实验室测试(如中国移动预计7月份开始LTE/EPC设备测试);业界LTE/EPC设备的IOT测试在MSF论坛推动下于2009年3月开始;同时主流运营商开始考虑LTE/EPC的实验网络的建设,如欧洲的TMO,Telenor考虑在2010年初建立自己的LTE试商用网络。
移动网络数据流量爆发性增长已经成为现今移动运营商们面对的首要挑战,运营商对部署下一代的移动宽带网络愿望愈加迫切。
2011年LTE/EPC网络的商用部署不再遥不可及。
从EPC网络架构看移动分组核心网的演进
具备更高的接入带宽,更快的接入速度,无缝移动性以及更低成本是运营商对下一代移动网络的必然要求。LTE/EPC网络的全IP承载,控制面与用户面分离的扁平架构并支持各种网络共接入的特点满足了如上要求(如图1所示)。
图1 3GPP EPC架构
全IP承载的趋势可以从GSM,UMTS网络分组核心网与无线接入网之间接口的承载技术的选择与发展看出。同等带宽下,IP承载的硬件建网成本(包括传输资源,核心网硬件成本)和维护成本都大大优于TDM承载。这一特点在高带宽应用场景下就显得尤为突出。而LTE/EPC正是这样的场景,因此EPC从标准制定之初即确定以全IP承载,不仅包括无线侧eNodeB与EPC间的S1接口,也包括EPC内部MME与HSS之间的接口采用IP承载的diameter协议。
EPC网络控制面与用户面的分离以及用户面的扁平化的趋势,也是应对网络流量激增的必然选择。UMTS特别是HSPA部署后,单用户的数据流量和高速接入用户数的双边增长,导致移动网络的数据流量达到了GSM时代的十倍甚至百倍以上。用户面的吞吐能力逐渐成为移动分组网络设备SGSN和GGSN的主要瓶颈,同时也导致分组核心网的投资飞速增长。对分组核心网进行控制面与用户面分离,使得分组核心网只对网关节点提供用户面处理,不仅大大节省了其他网络节点如SGSN/MME的用户面投资以及承载网的投资的快速增长,同时优化了用户面的性能。
EPC网络实现了核心网的融合,支持各种3GPP接入方式和non-3GPP网络的共接入,并支持多模终端用户的无缝移动性。LTE的引入和移动运营商全业务运营的发展趋势,使得单个运营商开始面对运营多种制式网络。支持多种网络共接入的EPC网络,实现核心网的融合,使得网络结构更加简单,降低了网络运营成本。同时EPC网络支持各种接入方式之间的无缝移动性,提高LTE用户在LTE部署初期局部覆盖时的使用感受。
中兴通讯向EPC平滑演进的核心网解决方案
中兴通讯作为业界领先的核心网解决方案专家,基于对移动核心网的研发,建设经验积累以及对LTE/EPC的长期研究,深刻领会到移动分组核心网的演进趋势以及EPC网络架构的特点,并将这一成果深入运用到中兴通讯核心网GSN产品和EPC产品研发之中,提供具备向EPC平滑演进的融合核心网解决方案—ZEPS:中兴通讯统一控制网元uMAC产品支持GSM,UMTS和LTE接入,专注于为移动用户提供接入认证,移动性管理等控制面的处理;中兴通讯综合网关xGW产品集成了GGSN,PDSN以及SAE-GW等网关功能,负责用户面报文的处理和转发。
ZEPS解决方案不仅具备控制面与用户面分离和全IP的能力,综合网关紧耦合的特性使得用户面更加平坦,网络架构更加简单。同时中兴通讯融合核心网解决方案(如图2所示)更具有动态资源共享的特点,节约多网络运营的运营商的TCO,并支持运营商向LTE/EPC网络的平滑演进。
图2 中兴通讯融合核心网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