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P已死。”Skype公司语音与视频业务部门总经理JonathanChristensen在数周前的行业会议上这样宣称。虽然这话只是一个比喻,Christensen更多的是指VoIP精神,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而言,这话同样有其正确性。
作为VoIP技术的最早拥戴者之一,诸多VoIP设备供应商与服务商虽然早就预见到了这一革命性技术对现行电信业务领域的强大破坏力,但却没有料到最终他们自己似乎也成为了这场革命的受害者。
一项新技术往往只有与市场力量充分融合后,其内在潜力才能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不少新兴VoIP创业公司似乎将ILEC传统本地交换运营商视为了这样一种市场力量,于是,这些新兴VoIP创业公司在一边高调宣布SIP(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会话发起协议时代业已来临、通讯垄断时代行将结束的同时,一边却在秘密争取代表电信业垄断力量的传统本地运营商,期望能够说服这些运营商大规模投资VoIP技术,以从中获利。但实际上,这完全是一个错误的策略,众多新兴VoIP创业公司不幸成为了这种错误策略的牺牲品,这些公司因将希望过多地寄托于传统本地运营商而为其投资者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VoIP新锐PulverMedia公司宣告破产,2000年股价曾一度冲高至95美元的Sonus网络公司股价跌至接近2美元的低点,全球头号网络设备供应商思科系统公司也在这种策略下败走麦城,不得不宣布中止为VoIP网络提供路由逻辑的BTS系列软交换机产品的生产,这一系列案例揭示了寄望于传统本地运营商的VoIP发展战略的失败,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VoIP产业的尴尬现状。
新兴VoIP供应商成牺牲品
VoIP产业的前景曾一度非常美好。1999年,SIP规范获得IETF工程组通过,意味着业内正式擂响了打破电信业垄断格局的战鼓。受VoIP美妙前景的蛊惑,投资者将数十亿美元投入到了VoIP产品和服务中。管理层似乎也给予了大力支持,联邦通讯委员会还发布了所谓的“普尔菲秩序(PulverOrder)”,以防止VoIP产业出现管制过度和税负过重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VoIP显现的革命性破坏力量如期而至。自2001年开始,CLEC竞争性本地交换运营商和长途电话运营商最先受到冲击,VoIP服务超低的掠夺性定价给这些运营商的业务带来了致命性打击。随着固定电话业务逐渐被无线语音服务所取代,这种冲击也开始波及到更多电信业务领域。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近来这种冲击却已经转向了曾积极参与这场革命的VoIP设备供应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新兴VoIP设备供应商竟然成为VoIP革命的牺牲品呢?这可能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VoIP的部署进程过于迟缓。传统电信运营商与有线运营商曾是VoIP设备供应商最初力争的目标客户群体,但由于这些运营商对VoIP技术在实验室的性能表现和服务质量存在疑虑,导致部署时间一再延迟,远远超出了大部分VoIP创业公司的融资周期,导致不少新兴VoIP设备供应商因无力筹措后续资金而被淘汰出局。
二是竞争性损耗过大。震惊全球的世通公司会计丑闻从一个侧面表明,电信业内的竞争对手大部分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产品与服务价格有很大的随意性。一旦面临市场压力,价格就会急剧下滑,这也是抗风险能力较差的新兴VoIP创业公司相继夭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是VoIP设备供应领域仍被传统电信设备供应巨头主导。在今天,跻身VoIP设备供应领域前列的仍是北电网络公司、西门子公司和爱立信公司等传统电信设备供应巨擘,而非新兴创业公司,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传统供应商对其客户的吸引力不容低估。
四是SIP协议开放框架与运营商网络的封闭架构之间的矛盾。SIP虽是一个开放性的协议,但运营商的网络仍是相互封闭,并没有连接在一起。大多数电信服务仍通过公共交换进行沟通,这意味着SIP协议的美好可能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过时的电话系统。
五是固话业务的萎缩导致VoIP吸引力打折。固定电话网络的不断发展并不能改变全球固定电话用户数量正迅速萎缩的趋势,在人们已能够通过无线、短信、即时信息和更加普遍的电子邮件进行更方便联络的今天,VoIP技术的吸引力已远不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