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网通信 >> 技术 >> 正文
水利行业通信难题待解
2008年6月18日 17:33    通信世界周刊    评论()    
作 者: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 孙洪林

    目前,有几种电信服务已经在水利行业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各地防汛抗灾工作的通信效率,同时也为防汛信息的发布和预防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电信服务在某些细节上还需要进一步改善,以便更好地服务于防汛抗灾工作。

    又值南方汛期,通信信息化在水利行业中的应用日益突出,并迅速得到各方面的重视,随着卫星通信、手机通话、短信、彩信、彩玲、彩话、彩视等增值业务的发展,电信业务在水利行业的应用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发展趋势,从而促进了行业信息化的发展。

    六项应用日益突出

    异地会商

    电话会议、电视会议等业务在电信、金融、电力、石油等行业已得到很普遍的使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2003年淮河大洪水期间,国家防总领导在北京正是通过电视会议掌握防汛抗洪前方洪水现状,听取前方防汛抗洪人员的汇报和洪水预报,发布了分洪命令,为取得2003年淮河抗洪胜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国家防总2004年永定河防汛(含反恐)演习紧紧依靠异地会商等现代化手段,将官厅水库、卢沟桥枢纽、立垡抢险、屈家店枢纽等现场图像通过工程视频和移动通信设施实时传输到指挥中心,国家防总、海河水利委员会、北京、天津、河北等指挥中心都是通过异地会商系统实现共同分析、共同决策的。

    防汛通信车

    在野外应急条件下,在险情发生的现场、不具备其它通信手段的地段以及当无线通信中的某一个中心站(或附站)发生网络故障时,应急通信车驶至现场,可以实时的将现场的视频、音频信号通过卫星或无线宽带传输到指挥中心,同时现场应急通信车与指挥中心还能通过传真、GSM手机、集群电话保持联系;另外,现场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车载对讲系统保持联络;指挥中心可以通过以上几种方式对现场的险情一目了然,专家和领导们就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出高效、准确的决策,特别有利于领导在指挥中心处理突发事件、实时指挥和调度,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

    信息传输

    以前测站水情信息(水位、雨量、流量)的传输包括有线电话、短波、超短波、卫星通信等方式,但电话线路辅设成本较高;当超过一定距离时,短波、超短波方式需要建设中继站,有些情况还需要增加二级中继站,致使成本增加和传输的保证率降低;短波信道畅通率不高、卫星小站耗电量大、有些设备不能满足农电网电压要求,这些问题要求总体技术方案必须进行多方案的比选优化,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各种产品设备的性能来进行设计。随着短信收发成功率的提高,利用GSM、GPRS短信业务的方式发送、应答测站水情信息,或利用短信以及电话、短波、超短波等通讯设备独立或混合组网,实现了报汛通信的“双保险”,实现了20分钟内收集齐水情分中心所属测站水情信息、30分钟传送到水利部的目标,大大提高了水情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时效性。

    黄河河南段地处黄河下游上段,临背悬差大、河道宽浅散乱、河势游荡多变、洪水突发性强、历来是黄河防汛的“重中之重”。目前黄河防汛信息采集的手段和处理技术还较为落后,远不能适应抗洪抢险和“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要求。为改变这种状况,河南黄河河务局研制开发出信息移动采集车。这种信息移动采集车采用宽带无线接入、数字视频处理、IP数据通信等先进技术,可实现远程图像、语音及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具有现场信息采集、固定或移动会商、多媒体网络交互、后台录像等功能,能够与电子政务系统、黄河工情险情会商系统、黄河水情实时查询系统、黄河工程管理系统、黄河水量调度系统等授权的应用系统互联互通。

    电子政务

    建设电子政务系统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加政务的透明度,利用计算机网络“点、看、批”公文,通过各种通信手段及时掌握公文待办信息及各种工作信息,减少了公文流转的时间及信息的传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透明度。其中包括会议通知及回执、收发文信息发送、日程安排定时提醒、待办任务提醒、值班提醒等。

    信息发布及查询

    防汛是水利行业的主要工作之一,通过手机短信,防汛值班人员可以将最新的水情简报、洪水预报等信息及时发送到有关领导的手机上,为防汛决策争取时间;防汛人员还可通过短信方式向系统发送查询命令,系统将查询的水位、流量、雨量等结果发送到查询人员的手机上,让防汛人员及时、准确地掌握防汛形势。

    专项增值业务

    各种专项电信增值业务同样在水资源管理调度配置、水质(水环境)治理、水土保持、灌区信息化、数字黄河、调水调沙、远程闸门监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难题尚需解决

    尽管现代通信方式给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带来了很多应用商机,但是还存在不少技术难题有待电信运营商和软件开发商共同解决:

    1、不少水文测站(包括水位、雨量、流量站等)地处偏僻山谷,架设有线电话成本很高,短波信道畅通率不高、卫星小站耗电量大、有些设备不能满足农电网电压要求、短波和超短波还可能被障碍物遮挡,需要建设中继站,甚至二级中继站;有些河段地临背悬差大、河道宽浅散乱、河势游荡多变、洪水突发性强,这些地方希望采用移动通信方式。

    运营商需要解决通信信号不好(甚至有的地方就没有信号)的问题以及一旦移动基站被洪水等灾害毁坏,防汛信息如何畅通上报等问题。

    2、虽然手机短信在防汛、电子政务上应用较广泛,但每条字数太少,很多情况下用起来不方便,软件开发商没有提供将回复的信息进行管理的能力,给信息化工作留下不少遗憾。

    3、移动VPN在电子政务系统中也有应用,但传输速度较慢,期望今后能改善WAP系统,进一步提高传输效率及增加带宽,尽早解决速度问题。

    其实水利行业各级单位都比较重视移动通信在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而且不断研究移动通信技术如何与行业应用结合的问题,以开发新的产品。希望运营商推荐成熟技术,介绍新技术,以便结合行业特点,协助行业解决技术难题。

编 辑:张翀
关键字搜索:行业通信  水利行业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