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世界 >> 手机应用 >> 正文
又一3G杀手级应用 手机定位市场热潮渐起
2007年7月26日 08:55    新浪科技    评论()    阅读:
作 者:第一财经日报 马晓芳

    除了手机视频、手机音乐、手机邮箱,还有什么业务正在吸引运营商的强烈兴趣,并有可能在3G时代成为另外一项杀手级应用?

    日前,作为美国第三大移动运营商的SprintNextel宣布推出一项“朋友定位”服务。分析指出,此举凸现出大型无线通信运营商对手机定位服务的兴趣日渐浓厚。

    其实,早在2006年,SprintNextel就首次推出了手机定位服务,成为推出这项服务的第一家美国无线运营商。这项服务主要应用于儿童定位市场。但市场反应显示,推出这项服务的时机似乎还不成熟。据JupiterResearch公司统计,只有不到20%的美国人愿意为手机跟踪服务付费。

    经历了一年的市场培育期,SprintNextel把这一服务的范围扩大到了普通用户之间,或许在它看来,手机定位的市场需求已经在启动。

    相似的情况也在日本出现。在灾难应急机构的要求下,今年4月以来在日本售出的手机都安装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接收器,日本第二大运营商KDDI提供无线电控制和手机地图,在网络覆盖良好的情况下,可以通过KDDI的网络进行定位,即使在没有网络的时候,也可以通过GPS标出位置。事实证明,在地震救援中,手机定位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展现。

    而对于运营商而言,KDDI作为日本第二大运营商很难与NTT DoCoMo抗衡,但其精确的手机定位业务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从而有效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手机定位是指通过无线终端(手机)和无线网络的配合,确定移动用户的实际位置信息,通过短信、彩信、语音等方式发给用户或以此为基础提供某种增值服务。

    在中国市场,运营商早就推出了手机定位服务。中国联通在2003年就推出了手机定位业务,又在2005年10月推出114汽车语音导航计划。

    用户可以选择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查询开车路线,也可以使用语音导航,还能得到实时提示,用户只需要支付每月18元的使用费以及每小时150k~200k左右的流量费即可。

    中国移动虽然在2003年也开通了与GPRS捆绑的手机定位业务,但这种方式的原理是手机通讯中,一定是与某个最近的基站联系,该基站的半径就是移动终端的具体位置。这种方式实现的定位并不是非常精确,加上中国移动当时GPRS网络覆盖有限,手机定位业务并没有得到用户的追捧。

    到目前为止,中国联通的手机定位用户只有20万左右,中国移动的“手机地图”更仅1万左右,如果将手机定位称为“3G杀手级”应用显然还为时过早。

    来自艾瑞市场咨询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在2006~2008年的三年内,该市场的增长率将保持在150%以上,到2008年中国移动定位市场将达到52.5亿元,成为最具竞争力的3G核心业务之一。

    目前,手机定位在欧美、日、韩等移动业务比较成熟的通信市场已经有了成功案例,比如NTTDoCoMo推出了基于i-Mode品牌的定位服务“iArea”,KDDI通过手机定制,其所售手机中70%都支持GPSOne移动定位技术。

    在前不久中国联通和中兴通讯的合作大会上,中兴通讯副总裁、手机业务总经理何士友透露,继上半年,中国联通把“移动证券”作为力推的重点增值业务之后,下半年,中国联通的增值业务发展重点将转到手机定位等业务方面。目前中兴已经与联通在合作研发具有手机定位功能的定制手机。

[1]  [2]  编 辑:火王
关键字搜索:手机定位  导航  手机应用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