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杨明川
P2P服务提供如同Web2.0一样,是通过对用户的汇聚而实现的,这种汇聚使得服务提供商和用户成为一个整体,成为合作伙伴。比较单纯的生产和消费模式而言,无疑对于用户具有更大的“黏”度。P2P的规模效应将使得系统的聚合效应明显,即越是大规模的系统,越能吸引用户,用户的“黏”度越高。一个典型的例子是P2P流媒体服务。
当然,P2P系统仍然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包括单个服务的可靠性和质量问题,服务的可管理性问题等。在相当长的时间内,P2P模式下的业务还不能占据主导地位,但是,P2P系统在成本上的优势将迫使传统业务朝高端转移。而如何把P2P模式和传统模式结合起来,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5 未来P2P业务发展趋势设想
未来,P2P的一个可能的方向是平台化,即形成一个基于P2P的资源交换平台,这个平台对用户进行抽象,对资源(包括内容、带宽、存储、处理器、传感器等)进行统一建模,并以一致的方式(例如以DHT的方式)进行资源标识、注册、索引和搜索。用户之间的交互协议,可以采用标准的会话初始化协议(SIP)方式进行,实现标准化。交互接口可以按照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方式进行定义。不同的应用将基于这个平台构建不同的资源交换模型,并生成不同的应用逻辑。例如P2P流媒体直播将加入到直播的用户的带宽和存储资源组成一个直播树,并建立资源的调度算法来实现可靠的直播功能。P2P文件共享应用将文件进行分片处理,并建立分片文件的交换策略。
P2P运营和服务平台将进一步简化P2P应用开发和业务提供的复杂性,并促进良性的P2P业务价值链的生成。因此,P2P平台将进一步促进P2P业务的开展,丰富P2P业务的运营模式。
6 参考文献
[1]2006年中国P2P流媒体简版报告国[EB/OL].[2007-03-06].www.p2psky.com/data/down801.html.
作者简介:
杨明川,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系统与结构专业博士毕业。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网络业务部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互联网、P2P技术、电信级IPQoS、视频会议系统、内容分发网络、数字家庭网络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