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农业是立国之本,耕地是生存之基。如何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守护良田耕地;如何准确掌握水流动向,造福人类生活生产,是长江流域亟待解决的重要环境问题。
在湖北省黄冈麻城市,中国移动湖北公司利用“4G+”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成功帮助当地水利部门实现河道采砂的有效监管、堤防管理及水文信息的实时监测及灾害预警,用实践探索着这一问题的解决之道。
智慧采砂管家,坚守每一寸河床
素有“千年古县”之称的麻城市,因水而兴。据当地出土的历史文物考证,早在7000年前已有人类在举水河流域生活。改革开放以后,这条当地人民的“母亲河”再次用她的博大和无私,哺育着当地百万人口:城市临河发展,良田沿河而耕,成就了如今“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的繁荣。
然而,随着城市交通和建筑行业的发展,人们对于“母亲河”的索取越发无序。“举水河、巴河的黄沙市价可观,近些年,沿河村子的一些村民靠采砂住上了楼房、买了汽车。”当地居民介绍道。曾经一段时间内,当地非法采砂点问题严重,甚至还发生过村与村之间为沙站开采权斗殴的治安事件。
“肆意盗采河砂不仅造成国有资源流失,还导致部分河床降低,使河水形成漩涡,影响行洪速度,造成河流决堤,严重威胁着沿岸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麻城市河道采砂管理局副局长鄂海平介绍说。2010年1月1日《湖北省河道采砂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全面规范内河河道采砂行为。近年来,麻城市委市政府更是将破解内河非法采砂屡禁不止的生态“顽疾”作为服务本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开展了多次专项整治行动。
然而,非法采砂行为因其“数额不易确定”、“取证难”、容易“死灰复燃”等原因,令整治行动进展得颇为艰难。
为了实现境内50多公里河道、7个采砂场的24小时有效监控,确保合法采砂活动规范化操作,当地砂管部门联合湖北移动共同研发了河道采砂监控系统平台,并于2015年5月份正式投入使用。通过4G数据传输和视频远程监管技术,成功实现了河道采砂监控、砂站规范管理、实时指挥调度等多重功能于一体。“通过技术平台,河道、砂站以及采砂车辆的实时情况都能同步展现,不仅解决了监管取证难等问题,还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提升了管理效能。” 鄂海平表示。
同步水文监测,掌控每滴水去向
因水而行,河床的保护是饮水思源。身处大别山腹地的革命老区黄冈麻城市,虽未受长江汛情太多影响,但3747平方公里的辖区面积、25条小流域和涉及250村13.6万人的山洪灾害防治区严重危险区,也使麻城市汛期山洪灾害防治形势严峻。尤其是在今年汛期,全市降雨量达到了“百年一遇”的级别,当地水利部门与湖北移动联合建设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起到了重要的战略指挥作用。
“6月30日至7月1日凌晨,持续不断的大暴雨导致全市大面积被淹,其中铁门岗乡的吴北村、西河村等多个村组遭遇危情,我们提前从预警平台的数据监测分析中预测到情况,市防汛指挥部总指挥长一声令下,数千名受灾群众在2小时内安全转移,有效控制了人员伤亡。” 麻城市山洪灾害项目负责人曹革新介绍道。
采访现场,曹革新展示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平台的功能,通过4G无线传输技术,该平台能精准地与全市19个乡镇33个雨量监测点、水文站相连,实现了阴雨天5分钟/次、晴天60分钟/次的水位监测。与此同时,该系统补充完善了防汛抗旱预警系统,并依托600余个无线预警广播站和移动“村村响”技术,实现了汛情、旱情的语音或短信及时传递。“只要一有险情,村里的报警器就会响铃,镇村干部就会接到手机提醒短信。”麻城县桃林村村干部毛宜国说。
今年以来,当地政府部门还在国家、省、市、县四级防汛抗旱指挥中心共联的基础上,新建了6个乡镇视频会商室,让村民随时获取气象信息和同步获悉上级预警指示成为现实。
山洪无情人有情,家园守护皆有责。“麻城市4G+在全省智慧水利环保建设方面进行得较为系统,这些技术在全省其它地市及整个长江中下游水土治理方面皆有所应用。”湖北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后期,该公司还将充分发挥自身信息化优势,为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智慧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