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在全国各地引起热烈反响。国有企业如何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产生实效,是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党组一直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他们提出了在活动中转变工作作风,全面实施以打造“网络能力、营销能力、管理能力和队伍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战略转型能力打造”工程。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这一过程中,保山农村“6995”信息服务项目应运而生。这个项目因群众需求而启动,以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为宗旨,最终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中国移动云南公司真正做到了出实招、求实效、见真章!
缘起 一次基层调研
在云南省保山市的农村,“6995”这个号码在百姓中间广为流传。因为这个号码,村民吴付正一家五口从泥石流灾难中逃生并挽回了十多万元的经济损失;83岁高龄的老人严加廷因为这个号码在突发急病时得到了救助;阳旺田村村民在“6995”组织下,及时扑灭了山火,保住了山林旁的3户人家和上千亩的森林……
这一切是怎样实现的?“6995”这个神奇的号码又是如何产生的?故事还要从保山市昌宁县政法委书记杨开东的一次调研说起。
昌宁县政法委领导班子成员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深入街乡新厂村调研,一名村干部向杨开东反映了农村突发事件通知群众难的问题:虽然有了移动电话,但遇到山林火灾、山体滑坡、地震、暴雨、山洪泥石流等突发事件需要群众参与救援时,给相关村民小组长拨打电话时间长、效率低,还不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的大喇叭“一呼百应”。村干部提出的这个问题立即引发了杨开东的深入思考。他随即向保山市政法委做了项目汇报。在此基础上,保山市政法委经过充分的实地调研,向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保山分公司提出了如下需求:在不增加群众负担的前提下,开发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利用语音呼叫的方式,实现“一呼多应”的呼叫模式,使临近群众做到能集群沟通,利用手机通信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中的应急救难问题;平台的操作要体现“简单、便捷”,终端的使用要体现“实惠、好用”。
当政府官员在基层调研的同时,中国移动云南公司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在深入开展。公司党组要求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一是要带着问题下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存在问题,提高掌握实情的能力;二是要帮助基层找准问题,虚心向员工和客户学习,汇民智聚民意,帮助基层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解决措施,提高科学民主决策的能力;三是要带着感情下基层,真诚倾听客户的意见,真心帮助基层办实事、解难事,真正将“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关心基层、服务基层、支撑基层”落到实处,融洽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赢得广大员工和客户对移动通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力支持。
在调查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解决问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推动下,政企双方一拍即合,开始了项目运用平台的需求调研、开发、试点与推广工作。
孕育 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应运而生
阿干村委会杨家山村民小组的村民协助驻村民警将受伤的杨明效抬离事故现场并送往医院。
地方党委和政府对通信服务的需求,既是企业的业务需求,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服务“三农”,缩小农村“数字鸿沟”,降低城乡“数字落差”,是中国移动云南公司长期以来的工作重点。早在2005年,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就主动向省委省政府请缨,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了“兴边富民移动通信工程”,随后,又持续推进“136农村移动信息富民工程”,先后投资近100亿元,新建农村基站2.4万余个,解决了全省近1.5万个行政村的网络覆盖问题,实现了行政村移动网络信号覆盖率100%,自然村覆盖率达95%。如今,面对边远山区群众有灾有难社会力量难以迅速组织,政府职能部门(110、119、120) “远水难解近渴”的问题,中国移动责无旁贷。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山区群众“远在深山无人帮”的问题?信息服务模式的建立能否解决这些问题?成了摆在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保山分公司项目开发组面前的一道难题。采访中,昌宁县政法委书记杨开东向记者介绍说,在移动公司实施项目需求的调研阶段,他就提出了信息服务平台要实现“农户互帮,生产互助,警民互动”三大功能。
在接到保山市政法委的需求后,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保山分公司随即成立了项目开发组,积极主动地与当地县综治委、乡镇综治办沟通,项目组成员随同综治委工作人员深入乡村进行调研,认真听取客户的意见,广泛征集群众的需求。经过一个多月的需求调研,他们根据区域所辖人口、组织、物、情、事等基本要素,建立起以行政村、村民小组、自然村为组织的“大、中、小”三级信息服务网格。其中:行政村为大格,村民小组为中格,自然村为小格;以小格为基础构建“十户联户联防” 基本单元,设置中心户长作为网格管理员,负责本网格内平安建设信息的收集发布和综合服务管理工作。
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保山分公司投入了70多万元的经费,经过两个多月的系统开发工作,终于搭建起一个服务农村的“平安信息平台”。平台利用中国移动的网络,将政府相关部门、村级服务管理人员与村民之间的语音互动关联到了一起。该平台的基本功能如下:当村民发现暴雨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震、火灾等以及急重病人发病时,用自己的手机拨打“6995”号码,本户的邻居、中心户长、村民小组长、村支书和村主任的手机会在同一时间接听到求助者的呼唤,及时从不同的地点尽快赶到现场帮助救援;当村民在收种庄稼、烤烟、茶叶、核桃、养殖业统防统治、生产任务下达,招工信息、劳力组织、价格信息发布互通等生产和生活问题需要帮忙时,用自己的手机拨打“6995”号码并说出需要帮忙的内容,其所在群组其他农户手机就会在同一时间接听到求助内容,呼叫者会在最短时间内获得群体的帮助;当村民驻地发生或发现涉及国家安全、破坏森林资源、邪教活动、社会治安问题,以及交通、食品安全事故时,用自己的手机拨打“6995”号码报警,驻村警务室的民警接听到语音报警电话后,打开电脑屏幕就会显示发生案件的具体地点,民警可以做到第一时间了解案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和组织力量处置。
该平台于2013年7月19日在昌宁县街乡新厂村上线试点以来效果显著,目前已实现全县农村全覆盖。平台按10~20个号码为一个群组的原则,覆盖13个乡镇、113个行政村、1757个村民小组、83110户农户,共编成3190个群组,全面开通了“6995”平安信息平台,实现了全县农村“6995”全覆盖,惠及昌宁县31万山区群众。该平台解决了信息化成果如何便捷高效地服务边远山区群众的问题,将地方政府“条和块”的各项服务工作汇聚于移动信息化系统之中,实现了“上级千条线”与 “农村一道岗”、“边境一堵墙”和“城乡一张网”的有机衔接,构建了农村“社会事务、综治维稳、民生保障、公共安全”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全面承载了政府延伸到农村的公共服务管理工作。
新生 创新农村信息服务模式
昌宁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是云南省7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之一,该县97%的国土面积是山区,80%以上人口居住在山区。由于地理环境特殊,山区农村不稳定不和谐因素较多,破坏生态资源、治安违法案件、道路交通和火灾等事故时有发生,地震、暴雨、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加上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的时令要求,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的帮扶,已成为群众迫切关注和政府亟待解决的难事。人民群众不仅关注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成效如何,而且更加关注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能否提高。
“这个信息服务平台真是太好了!”作为昌宁县“6995”信息服务平台的第一个“试水者”,街乡新厂村党总支书记左玉春也是第一个受益者。该村的969户3297名村民分散居住在70.57平方公里的澜沧江畔的深山峡谷地带,山高坡陡、道路崎岖、山宽人稀,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6.72人。左玉春告诉记者:平台刚开始运行的几天,除了左玉春和村里的几个村民小组长时不时地通过群组问问烤烟烘烤情况外,都没有什么事情发生。有的村民心存疑虑,“这个平台怕只是村支书和村主任他们几个搞着玩玩?” 然而2013年夏天的一场大雨,让群众的信心坚定起来。随后,村民使用“6995”的案例层出不穷……
农户互帮显真情
吴付正家住在街乡新厂村小马鹿塘村民小组,属于独户独院。记者在采访时看到,吴付正家的房屋建在坡度约60度的半山腰上,山底就是澜沧江,离周边的村民有一公里远,家里有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和他五口人。家中有一间正房、一间楼房、一间厨房。按当地的习俗,爷爷、奶奶住在正房,吴付正和父母住在楼房的二楼,一楼是牛圈,用来圈养耕牛的。
2013年8月12日,小马鹿塘村民小组片区从17点左右起一直持续强降雨,到22点左右,“嘭”的一声闷响,把刚刚入睡的吴付正惊醒。他匆忙起床,拿着手电筒出门查看,原来因为山上冲下的水流的冲刷,楼房下的山墙已倒塌,墙体严重开裂、瓦片正纷纷从屋顶滑落,25岁的吴付正惊出一身冷汗,若再不采取措施保护山墙,楼房将被冲毁……情急之中,他想到了“6995”平安信息平台。他立即拨打了“6995”求救,告诉村民说:“我家的山墙倒了,房子也快坍塌了,大家赶快过来帮忙。”求救电话拨出后七八分钟内,陆陆续续赶来了十二三位村民。他们在中心户长的指挥下,先切断了进户电源;有的护送他父母到安全地点;有的帮忙转移粮食和衣物;有的帮忙挖排水沟导流,用塑料布遮盖山墙墙脚,使雨水不再冲击山墙;有的帮忙打开一楼的牛圈,牵出耕牛……“6995”的快速反应和村民的爱心互救,救了吴付正一家人的性命,也让他家避免了十多万元的经济损失。
回忆起当天夜晚的情景,吴付正感慨万分,“要是让我挨个地去打电话求救,我家的楼子(楼房)肯定是保不住了,老人和耕牛也都很难说,是‘6995’救了我们一家。” “过去,晚上一睡觉,我就立刻关机,自打那次事故后,我现在是24小时开机,若其他村民需要救助时,我会立刻赶过去帮忙。”吴付正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地对记者说。
家住昌宁县街彝族苗族乡新厂村的83岁老人严加廷对记者讲述了他的故事。2013年8月的一天早上,大约九点多钟,老人起床后忽然觉得右半身子阵阵麻木,手脚逐渐无法动弹,并且疼痛难忍!老人已疼到了“自己不想再活命的地步!” 回想起那段经历,老人仍然心有余悸。严加廷老人一家5口人,儿子、儿媳和孙子都在外打工,家中只剩下老伴和自己,突如其来的病痛让老伴不知所措,情急之下他们只能给远在外地打工的儿子严世亮打电话。严世亮接到电话后焦急万分,无奈无法赶到,拨打120或报警的话,山高路远也不能及时救助,严世亮突然想到了村里给大家创建的一个“6995”的群号,村里告知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拨打求助。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拨通了电话,群组里的村民同时接到了电话求救,很快,周围的村民纷纷赶到他家,年轻点的迅速骑着摩托去请来了医生,医生随身带来了药物和针剂;年纪长点的在家帮忙照看。在大家的热心帮助下,老人脱离了危险,身体也逐渐好转起来。这件事后,严世亮不放心把父母再丢在家中,决定结束打工回家陪父母。父亲知道儿子的想法后说:“不需要了,不需要了,你安心去打工吧,有了‘6995’,我就有了护身符!”
新厂村中山村民小组的李正华经常外出务工,去年8月20日中午12时许,他的妻子段会杨在家用粉碎机打米糠时,由于照明线路过于陈旧老化,大功率电机长时间工作导致电路短路,引起家庭火灾。当时就段会杨独自一人在家,患有心脏病的她一时不知所措,眼睁睁看着大火瞬间吞噬了整间房屋。如果按常规到寨子里喊人,待邻居来到损失将更大。于是她马上想到了 “6995”并拨打了求助电话。电话打出三四分钟后,寨子里的30多名群众迅速拿着水桶、梯子和拖把等扑火工具赶到她家施救。有的群众搭着梯子爬上房顶隔断火源抢救物资,有的中年男人提起水桶来扑火,有的妇女拿起绳子牵牲畜,老年人也赶来安慰段会杨。火灾发生仅半个多小时就被群众合力扑灭,家中除了一间厢房被烧毁外,其余的房屋和财产都保住了,为李正华家挽回经济损失二十多万元。
生产互助促发展
家住新厂村多榆村民小组的段从旺体弱多病,因下半身瘫痪,十多年前妻子带着女儿离家出走。他常年一个人生活,日常出行都要依靠拐杖,是多榆村民小组的“五保户”。去年的秋收时节,村民们家家户户忙着收成,而自己的水稻成熟在地里无法收割、树上的核桃无法采摘,只能在心里干着急。2013年11月8日下午,段从旺便尝试着拨通“6995”电话找人帮忙,没想到第二天,邻居的村民自发地组织起来,无偿地为他收割水稻和采摘核桃。段从旺告诉记者:“当初我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没想到‘6995’真管用!使用也很方便,今后的生活我又多了一份保障,再也不用担心找不着人帮忙干活了。”
今年3月18日下午4时许,昌宁县翁堵乡阳旺田村委会阳旺田村民小组的老牛田洼山发生山火,住在老牛田洼山对面的打安村民小组的李忠成第一个发现了火情。他马上拨打了“6995”向村民小组组长李从旺呼救,李从旺随即报告了村委会主任徐文清。徐文清在“6995”群组中向村民呼叫:“老牛田洼山发生山火,请阳旺田村民小组赶快组织附近的村民前去扑灭山火。” 通知发出后,阳旺田的村民有的骑上摩托车、有的开着手扶拖拉机赶赴火灾现场,30分钟左右有40多名群众抵达现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力扑救,过火面积约2亩多的山林火灾被扑灭。这次快速行动,保住了山林旁的3户人家和上千亩的森林。
李正东告诉记者,当时他正在烤烟房中烧火,接到通知后,他开着自家的手扶拖拉机赶了过来,“‘6995’应对突发事件非常有效,值得推广。”村民杨绍恩回忆说,接到“6995”呼叫时,他正在烟叶地中劳作,为了能及时赶去灭火,他拦下了村里人骑着的摩托车,搭便车30分钟左右抵达火灾现场参与扑救。他说,像这样的山林火灾,过去大家只能靠“吼”来相互传达信息。如果没有“6995”,小火就会蹿成大火;现在有了“6995”,山火就会变成“星星点灯”,很快就会被扑灭。
2014年4月10日,记者在街乡新厂村村委会采访时,恰巧遇到乡党委书记马邹下基层检查工作。他说街乡下辖11个村民委员会175个村民小组,这里山高谷深,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信息闭塞。为了因地制宜发展,乡党委和政府在全乡逐步建成了“优质烤烟、泡核桃、白酒生产”三大基地,形成了“一片叶、一个果、一瓶酒”的发展模式。4月20日后,全乡就要开始移植烤烟,今天马邹就是来督察烤烟预整地的。他随即向记者展示了“6995”平台用于生产指挥的方便快捷。他拨通“6995”号码便下达指示说:“各村委会注意了,烤烟预整地要提高进度,烤烟株距、行距要用钢卷尺丈量,以确保烤烟种植质量。‘爱心水窖’建设也要保质保量完成,以防旱情。”副乡长及11个村委会的主任、村支书等同时收到信息,并表示将及时向村民传达乡党委的工作指示。凡未及时接听的村委会主任,打开手机按“2”字键,即可进入语音信箱,收听语音播报。
“现在我们村民修烟、装烟时,一个‘6995’就搞定了!”小马鹿塘村村民小组长吴林说。当村民在粮食、烤烟、香料烟、甘蔗、茶叶等生产上急需多人帮忙时,当村民小组长发布生产信息、安排生产或生活中的统防统治、集体劳动时,他们用自己的手机拨打“6995”号码并说出需要帮忙或安排的内容,其所在群组内农户的手机就会在同一时间收听到,相互之间及时给予帮助和落实,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警民互动保平安
杨明效家住昌宁县街乡阿干村杨家山村民小组。去年9月13日,杨明效与儿子一起,开着自家的小轿车到昌宁县城办事。当行至新厂村集镇岔口不到20米处时,由于驾驶操作不当,车子冲下了距公路约30米的山沟里。事故造成杨明效大腿、脑颅骨多处骨折,随行的儿子当场昏迷不醒。当杨明效稍有神志后,他立即掏出手机拨打了“6995”号码求助。与此同时,街乡桥头村警务室的“6995”平安信息平台接收到了报警,驻村民警得知发生交通事故后,一边将情况通报给交警中队,一边迅速带领驻村干部和村卫生所的医生赶往事发地点。很快,杨明效所在村民小组的中心户长也带领一部分村民赶了过来。在警民的共同施救下,杨明效父子被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一周后父子俩痊愈出院。
更戛乡位于昌宁县城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79公里,国土面积547平方公里,全乡共有11个村民委员会151个村民小组7320户农户,总人口25134人,居住着汉、苗、傈僳、布朗等14个世居民族。自开展治爆缉枪行动以来,更戛乡派出所采用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公告的形式进行宣传,然而山宽人稀,宣传效果欠佳。2013年下半年,派出所根据“6995”平台信息“覆盖面广,操作方便,群众易接受”的特点,将治爆缉枪的宣传内容编辑成短信,由村干部借“6995”平台发送到中心户长的手机中,再由中心户长的手机通过“6995”平台发送给群众。在“6995”平台警民互动的充分配合下,公安部门通过重点排查,打击震慑等方法,敦促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爆炸物品的村民主动上缴枪支弹药和爆炸物品,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统计,截至2014年4月16日,“6995”平台在昌宁县农村地区实现全覆盖,自平台上线运行以来,村民使用 “6995”平台呼叫达29293次,其中用于烤烟、核桃、茶叶、甘蔗、蚕桑、大春粮作物等生产互助28958次;用于报警的62次;用于滑坡、房屋塌陷等抢险救灾、交通事故救援、急重病人救治、林政管理等农户邻里互帮374次,共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56万多元。群众在生产中互帮互助互通信息的次数,占了呼叫总数的98.86%,“6995”已成为群众之间信息沟通的重要渠道。
未来 让6995惠及云岭百姓
新厂村委会中山村民小组的村民帮助段会杨家灭火,由于行动及时,保住了两侧的房屋。
“6995”农村平安信息服务平台的搭建,让政府、企业和群众实现了多赢。自去年8月至今,“6995”从昌宁县新厂村试点推广,已惠及保山市四县一区的120多万农村群众。截至目前,包括昆明、曲靖、楚雄、普洱和怒江等全省半数以上的州市,都纷纷派人到保山市学习考察,借鉴昌宁“6995”的经验。
记者获悉,云南省政法委正与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准备在全省推广“6995”的成功模式。
在问及下一步有什么具体步骤和方法时,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马奎告诉记者:“‘6995’的宝贵经验来自基层,来自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中,是地方党委政府和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取得的优秀成果。作为企业,党委和政府有需求,山区群众有要求,我们就要利用现有的网络和通信技术,为政府分忧解难,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公司将进一步完善‘6995’信息平台功能,争取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广保山‘6995’的成功经验,把‘6995’信息服务平台建成为一项‘民心工程、爱心工程、平安工程与和谐工程’,让移动信息化服务在云南农村充分发挥‘助农、惠农、富农’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