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运营 >> 正文
 
中移动试水巴基斯坦难言成功:CMPak排名仍最末
http://www.cww.net.cn   2012年3月12日 11:05    

金融危机爆发后,一度被认为是运营商对外并购的好时机,然而,绝大部分跨国运营商都没有搞大规模并购,反而都在做“减法”

■本报记者马燕

中国电信集团计划于今年某个时间在美国市场推出自主品牌的无线服务,中国电信美洲地区公司总裁谭亦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电信将在不久后选出一家合作伙伴作为中国电信在美国市场的服务网络。

有分析认为,这表明中国电信向国际化迈出了深远的一步。而据谭亦军透露:“中国电信或将花费数亿或者数十亿美元用于在美国市场收购固网业务”。

这似乎透露出中资运营商再度踏上海外拓展之路的某种信号。

运营商海外并购暂停火

据普华永道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内地企业的海外并购交易数量达到创记录的207宗,普华永道中国企业并购部合伙人钱立强认为,2012年将有更多中国内地企业开始从自身企业战略层面出发进行海外并购。

但在这股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浪潮中,三大运营商却似乎鲜见身影。“即使是有并购,也大多是出于业务需要而不是战略需要。”工信部专家陈金桥对《证券日报》记者坦言,“中电信美国公司如果要并购当地的固网宽带公司,肯定是基于进一步改善和增强其在国际互联网中的地位,基于这个业务扩张的需要来确定的。它服务的客户可能也不是美国的普通民众,而是以国际客户转接服务为主。”陈金桥还指出,中电信收购美国固网业务,目前也只是有这方面的意向,不见得就是最后的结果。

虽然多次跃跃欲试,但运营商海外并购目前唯一成功的案例只有2007年中移动收购巴基斯坦运营商Paktel。2007年,以4.6亿美元收购了巴基斯坦Paktel,成立新公司CMPak,并发布中国移动也是中国通信运营商第一个国际品牌“ZONG”。在之后的几年中,中国移动在巴基斯坦从扩建基本网络到推出黑莓解决方案等做了一系列的努力,3年投资超20亿美元,但是换来的是CMPak年复一年行业排名最末的颓人业绩,这捆住了中国移动继续“走出去”的脚步。此外,中国移动集团还先后拟入股远传电信、竞标乌兹别克斯坦电信的部分股权,但均未成功。

并购需权衡收益和风险

陈金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中移动与巴基斯坦的收购在商业上也不是很成功,因为所并购的是一家小公司,对中移动的主体核心业务没有什么太大的补充作用,只是风险比较小。

他表示,中移动收购巴基斯坦Paktel只是个案,不会成为潮流和趋势。目前国资委、发改委、商务部对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到海外运营相对比较谨慎,所以在考核的指标和方式上也没有一些特定的激励措施。运营商同样的资金投资于海外资产的回报率很可能要低于投资国内市场。这也是导致近几年运营商海外并购并不是特别积极的主要原因,因为要权衡收益和风险。

并且,在陈金桥看来,并购会带来很多问题,在市场、法律、社会各方面的风险都很大。尤其是技术类的通信企业,兼具技术密集和服务密集的特性。服务密集就要本地化,就要涉及本地人口的就业和本地劳动法规、服务标准等问题。他指出,中资运营商的并购对象一般是当地的中小型运营商,“第二名都很少,大都是第三名”。而去并购一家小型公司,要解决的问题特别多。所以一般情况下是运营商配合国家的经贸战略,与那些和我国有较为稳固的经贸和外交关系,而且业务还有发展空间的国家合作。而且一般有明确的收购对象的话,往往都是相对小型的公司,而且与自己核心业务形成互补。

[1]  [2]  
来源:证券日报   作 者:马燕编 辑:张翀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84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巴基斯坦  中移动  LTE  CMPak  移动集团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