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运营 >> 中国移动 >> 正文
 
我国数千亿投向无线城市群建设 广东模式蔓延
http://www.cww.net.cn   2011年6月15日 09:02    新浪科技    
作 者:康钊

6月15日消息,随着河南、贵州、安徽、江西等各省“无线城市群”的陆续开建,我国已开始形成“无线城市群”的建设热潮,而开创该模式的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移动)透露,广东移动已经率先在全省21个地市全面建成“无线城市”平台,截至目前,广东3G网络已达到县级以上人口100%覆盖;WLAN无线接入点10多万个。

“无线城市群”建设形成热潮

6月14日,安徽省相关部门透露,即将全面启动“安徽无线城市群”建设。作为首批试点城市,合肥、铜陵、黄山已率先启动无线城市项目建设。

而更早前的6月3日,河南省政府与中国移动签署“中原无线城市群”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移动未来3年将投资200多亿元,全面推进河南无线城市群建设。

而4月份以来,中国移动还与江西、贵州、四川签订类似协议。例如,根据中国移动与江西签订的合作协议,“十二五”期间,中国移动将投入500亿元,加大对江西“无线城市群”基础网络建设、应用开发推广等领域的建设力度,着力打造政府可管理、产业可增值、群众可感知的“智慧鄱阳湖”。

此外,江苏省宣布将加速打造以南京等主要城市为核心的江苏无线宽带城市群,福建省于2011年1月正式启动了“无线城市群”建设,四川省斥资百亿正式启动“无线城市群”建设。

据悉,中国移动将在全国各省都将签署类似协议,将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无线城市群”。仅仅根据几个省公布的数据,这些省在无线城市上的总投入加起来就将达数千亿元。即便刨去其中的数字水分,全国无线城市群的总投资达到数千亿没问题。

“广东模式”的普及

“无线城市群”的始作俑者是广东移动。

无线城市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视作继水、电、气、交通之外的城市第五项公共基础设施,但如何建设、运营和维护这项设施,不管是早期的“费城模式”还是后来的“新加坡模式”、“香港模式”,都没能给出一个可以成功复制、推广的答案。

不过,最后,广东移动的模式得到了推广。

最早,国内仅是单个城市提出建设“无线城市”,缺乏规模效应。2009年9月,广东移动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了“无线城市群”概念,其主要是以自创的“2G+TD+WLAN”混合组网模式,希望打造优质的城市无线网络覆盖、完善的门户平台、丰富的业务应用和高效的运营体系,提供各种无线城市服务,而且是多个城市组成一个无线城市群。

这一构想与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积极打造数字广东、智慧广东”战略高度一致。根据《广东省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行动计划(2010-2012年)》,其中要求进一步加快高速无线接入网络建设。按照珠江三角地区产业布局规划,形成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珠海、中山、惠州和东莞为配套、辐射带动全省的珠三角国家宽带通信产业聚集区。

由此,广东移动的“无线城市群”开始实质性建设。

广东无线城市的用户数据统计

实际上,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数据显示,2010年第4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2.88亿人,相比去年同期增长41 .48%;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637亿元,较2009年上涨64.2%。移动互联网井喷式的发展为无线城市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1]  [2]  
相关新闻
编 辑:赵宇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64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广东  无线城市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重要新闻
通信技术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