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LTE帮头脑风暴三年见分晓
http://www.cww.net.cn 2011年11月22日 08:47 通信产业报
作 者:孟祥初
▲广州 小区半径在空载和加扰的条件下,在典型城区可以超过700米和500米。 2、同频组网 《通信产业报》(网):TD-LTE在同频组网等技术解决方案方面是否存在挑战? 蔡月民:同频组网作为第一阶段规模测试验证的重点内容,它的KPI已经得到保证,后续研究的重点主要是提升边缘用户速率。相对于LTE-FDD,TD-LTE继承了TD-SCDMA的智能天线技术,可起到抑制干扰,提升边缘速率的作用。另外,还有多种技术可以缓解邻区干扰,提升边缘速率,如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多天线干扰抑制技术(IRC),多点协作技术(CoMP)等,这些技术能保证LTE技术更好地应对同频组网的挑战。 堵久辉:TD-LTE同频组网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小区边缘的抗干扰能力,尤其是公共控制信道的抗干扰能力。这一点LTE-FDD和TD-LTE没有任何区别。在规模测试中,部分测试用例涉及不同加扰的测试场景,如在周边小区加载情况下,下行链路的小区平均吞吐量仍可达到20Mbps以上,下行链路的小区边缘吞吐量5Mbps以上。测试结果证明了TD-LTE在同频组网方面的优异性能。2/8天线的组网能力方面略有差异。这主要由于2天线通常采用65°的水平半功率波束宽度(HPBW)设计。天线本身结构简单,技术成熟,因此系统性能较稳定。而8天线的HPBW较宽,需要在公共控制信道作65°波束赋形。因此,系统性能直接受到天线质量的影响。未来如果考虑和TD-SCDMA系统共天线,系统间的紧耦合可能带来性能的下降。这一点需要关注。 许瑞雪:中兴通讯经过长时间的论证以及仿真提出,可通过邻区间X2接口干扰信息交互,综合Qos参数及功率控制的综合解决方案解决信道干扰,但理论仿真和实际测试还是有距离,所以网络性能的提高还是其中最大的难点。宏小区与其覆盖下微站的组网方式比较复杂,要解决其干扰问题,还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例如宏站和微站之间基于ABS子帧的调度,以及智能功控等,目前LTE-A中的eICIC协议还在不断完善。 ■精彩观点 ▲“TD-LTE继承了TD-SCDMA的智能天线技术,另外还有多种技术可以缓解邻区干扰,提升边缘速率,如ICIC、IRC,后续还有CoMP等。” ▲“未来如果考虑和TD-SCDMA系统共天线,系统间的紧耦合可能带来性能的下降。这一点需要关注。” ▲“理论仿真和实际测试还是有距离,所以网络性能的提高还是其中最大的难点。” 3、国外提前商用 《通信产业报》(网):当前,TD-LTE在国外的商用速度已经超前,尤其是在印度、日本等地区已经启动商用,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目前,国内TD-LTE规模商用还缺乏哪些条件?预计国内TD-LTE规模商用何时出现拐点? 蔡月民:国外TD-LTE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新兴运营商。而中国移动作为全球最大的运营商,组网复杂性非常高,启动市场所需要的产业成熟度与国外中小运营商不同,包括系统间的互操作、多模终端的成熟度等。国外的新兴运营商可以采取边应用边成熟的方案,但国内的成熟运营商部署LTE的目标是提升用户体验,所以目前国内运营商对系统成熟度要求更高。此外,用户使用习惯的培育以及运营商宽带运营经验的积累也是规模商用的前提。如何有效使用数据流量,提升无线移动数据通信的价值,使用户觉得物有所值,将成为业务推广的关键因素。预计近1~2年内,TD-LTE会逐渐由技术试验转变为预商用于商用实验,但大规模的商用预计在2014年左右。 堵久辉:国内TD-LTE规模商用还需要考虑几方面的因素:频谱分配、与现有网络的融合、终端、以及多天线部署等。鉴于前面提到的国际商用情况,建议国内TD-LTE的规模商用应当更多地考虑“与国际接轨”。具体来说,国际运营商在TD-LTE上主要考虑B38和B40,即2.6GHz和2.3GHz频点;在多天线方案上也以2天线部署为主,只有与国际接轨才能共享产业链的优势和资源。 编 辑:葛逊 联系电话: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