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运营 >> 运营观察 >> 正文
李进良:违背信息经济规律致电信竞争格局失衡
2008年2月13日 12:21    新浪科技    评论()    
作 者:李进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教授级高工    摘要:为解决当前一家独大极不平衡的电信竞争格局提出了各种重组方案,当前所谓“五合三” 重组方案是叫得最响的。它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吗?作者试图用三大信息经济规律即摩尔定律、吉尔德定律、麦特卡尔夫定律来解剖这一格局失衡问题。首先分析电信运营业以所运营的业务来拆分,让中国移动专营有市场前景的移动电话,而限制中国电信只能专营日薄西山的固定电话,违背了摩尔定律及“移动超过固定”规律导致我国电信竞争格局失衡;同时,发现固网运营商将面临用户雪崩式地流失的危机。据此分析“五合三” 重组方案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其次分析没有自觉遵循吉尔德定律及早加大力度去推广速率高的ADSL——宽带有线接入,更没有考虑光纤接入,使得固网运营商发展缓慢,也加剧了其失衡。第三分析中国联通违背麦特卡尔夫定律采用多种技术体制标准,导致每种体制标准的用户分散,效益低下;拉大了G网与C网效益的差距以及移动与联通的差距。从而提出利用2G升级到3G的重新洗牌机遇,建议所有运营商切块分工高速合建全国TD网,同时在不同地区展开运营TD,在平等的竞争环境下,才有可能逐步改变当前这种不平衡格局,有利于电信业的高速发展;供决策者参考。

  自本世纪初中国电信拆分之后,几年间却变成今天这种一家独大极不平衡的格局。为此,便提出了各种重组版本,当前盛传的“五合三” 重组方案,即:中国联通C网交付中国电信,G网则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移动将合并中国铁通。三家运营商都将获得移动和固网牌照,成为全业务运营商,认为这样中国通信行业就会出现三足鼎立的态势。这一方案果真能达到预期目的吗?

  为什么会形成一家独大的不平衡格局?必须找到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作者试图按三大信息经济规律来解剖这一问题。并提供可行方案,供有关决策者参考。

  在作任何重大决策时,一定要考虑现阶段的市场环境、科技发展走向,遵循信息经济规律。当前信息通信领域的两大热点移动网与互联网必然要走向融合,移动互联网将有光辉的前景。因此,电信主管部门及运营商的决策者都必须透彻理解三大信息经济规律——摩尔定律、吉尔德定律和麦特卡尔夫定律,以及由之导致的移动超过固定、数据超过话音、分组超过电路、软件超过硬件等规律,其所起作用,对运营商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要因势利导,遵循并灵活运用这些规律来谋求发展,才能“顺之者昌”;違反这些规律,将“逆之者亡”。

    违背摩尔定律及“移动超过固定”规律导致我国电信竞争格局失衡

  摩尔定律(Moore’s Law)

  认为芯片的计算速度每18个月会提升一倍,其集成度即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每18个月会翻一倍。设保持计算能力不变,芯片的价格和体积每18个月缩减一倍。这是信息通信设备发展的基础,对电信运营商的挑战和机遇主要涉及通信设备与通信业务两个方面:

  ● 通信设备使用寿命不断缩短,更新频度明显加快,加速了固定资产的升级换代。

  ● 加速开辟了新的业务市场,创新了传统的通信消费行为。特别是移动业务会超过并替代固定业务。

  移动超过并替代固定——来源于人的个性需求。

  移动通信是当今人类个体生存的基本需求,由于20世纪微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摩尔定律在通信领域开始发生重大作用,至今已经27个摩尔周期,微电子器件的密度和速度提高了1.3亿倍,成本降到1.3亿分之一,这就为大大降低移动通信的系统、终端及业务费用创造了条件,人类梦想的个人通信才得以实现。现阶段移动通信的用户数、业务量和网络基础设施均将全面超过固定通信,正从当初只是固定通信的一种延伸,发展成独立承载业务的主要网络。当前正在加速移动电话超过并替代固定电话的进程,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信息经济规律的必然趋势。

  1.看用户数与用户增长率

  根据国家关于电信体制改革部署,2000年4月从原中国电信剥离组建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加上1994年成立的中国联通,有2家运营移动业务。2002年5月又将原中国电信南、北拆分组建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也是2家运营固定业务。从2002年到2006年,移动电话的年增长量总在6000万户上下,保持高速增长;而固定电话的年增长量则从2003年的5200多万户逐年递减,到2006年急剧下降到1700多万户,详见表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固定电话数    亿户 

2.1042 

2.62747

3.12443

3.50433

3.67812

3.65448

年增长量    万户

3405

5232.7

4796.2

3799

1737.9

233.7

动电话数    亿户

2.0617 

2.70866

3.34824

3.93428

4.61082

5.47286

年增长量    万户

6139

6469.6

6395.8

5860.4

6765.4

8622.8


表1 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的用户数与年增长量

  这样便使得移动电话的总量很快赶上来,有2个时间节点值得注意:一是2003年10月,全国固定电话有2.55139亿户,全国移动电话达2.56938亿户,移动首次超过固定。二是2007年8月开始固定电话用户呈现不增反降趋势;而且逐月加速流失,8月减32万户,10月减98万户,12月竟剧减386万户,半年总的减682万户,详见表2。

1

3

5

7

8

9

10

11

12

总数

固定电话 

 

 

21.3

9.7

31.9

79.4

97.4

137.6

385.9

233.7

动电话 

632.7

672.2

704.6

705.6

701.6

764.5

803.7

793.2

791.8

8622.8


表2 2007年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的月增长量

  相反,移动电话2007年高速蚕食固话业务,每月新增用户数远高于2006年月均新增564万户的水平,全年竟猛增8622.8万户,比2006年多1800多万户,显然其中一部分来自固网用户的流失。截至2007年底,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已突破9亿户大关,其中固定电话用户约3.65亿户,移动电话用户则超过5.47亿户,二者用户规模均为世界首位,移动用户比固定多1.82亿户,在电话用户总数中的比重超过60%。

  2.看业务量与收入

  2007年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比2006年下降3.6%,而移动本地电话通话时长增长35.5%,对固定本地业务的替代效应持续增强,详见表3。

指标名称

单位

2007

1-11

2006

1-11

增长率(%)

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

亿次

6207.9

6438.3

3.6

其中:传统固定电话

亿次

4614.9

4778.6

3.4

无线市话

亿次

1593.1

1659.7

4.0

动本地电话通话时长

亿分钟

19427.9

14340.8

35.5


表3. 2007年1-11月固定本地与移动本地通话量比较

  1-11月份,长途电话通话总时长达到3740.0亿分钟,比2006年增长19.0%。其中传统固定、IP电话和移动长途通话时长分别增长6.4%、0.8%和59.6%,移动长途在总时长中的比重达到37.9%,比2006年上升了9.7%,而传统固定、IP电话时长的比重都有所下降。

  受单向收费影响,2007年中国电信固话业务ARPU(每月每户平均收入)下跌近10%,虽有非语音ARPU的增长弥补话音收入的下跌,但综合ARPU仅维持在约66元水平。移动通信收入比2006年增长17.9%,在电信业务总收入中的比重上升近3%。而固定本地电话业务收入却减少4.9%,在电信业务总收入中的比重下降了4%。

  3.总的比较

  自2002年改组成六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以来,由于每个企业基础条件、主营业务、管理水平有所不同,市场发展差异较大;特别是主营移动业务或主营固定业务两类企业差异更大,用户、业务量与收入都是固定电话减缓,移动电话猛增,市场份额向优势企业集中,市场集中指数(HHI)逐年上升,详见表4。正反馈一方越来越大,负反馈一方越来越小,五年累积下来,就形成了今天一家独大的极不平衡电信竞争格局。

 

用户数

200712月用户月增减数

本地通话量  年增长率

长途通话量  年增长率

业务收入

年增长率

固定电话

3.65亿

385.9

3.6%

6.4%

4.9%

动电话

5.47亿

791.8

35.5%

59.6%

17.9%


表4 2007年移动电话企业与固定电话企业比较

  4.按摩尔定律对固定与移动运营商的分析

  形成今天这样不平衡格局的根子来源于电信监管政策的失误。为了竞争,电信运营业拆分改组是正确的;但是以所运营的业务来拆分,让中国移动专营有市场前景的移动电话,而限制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只能专营日薄西山的固定电话,违背了“移动超过固定”的规律则是错误的。

  在这种监管政策下,2001年便逼出了以无线接入为名的小灵通来打政策擦边球,技术上并不先进的数字无绳电话PHS系统靠单向低固定资费的优势,迅速发展用户,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策略,从小城镇到中等城市,再扩展到大城市,最后从北京、上海的郊县侵入市区,终于形成了一个PHS全国网,2003年猛增到近3700万户,2004年接近翻一番,甚至比中国联通先进的CDMA系统发展用户的速度还快,为那几年固定电话用户的增幅贡献了一半以上的份额。2006年底以来移动电话资费降低,小灵通的优势日益丧失,其用户便逐渐流失。2006年10月无线市话鼎盛时期曾达到9341.5万户,在固定电话用户中的比重为25.2%,年底降到9112.7万户,说明开始负增长,详见表5。2007年底,无线市话用户减少了658.3万户,降至8454.4万户,在固定电话用户中的比重降为23.1%,比2006年底下降7.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无线市话数       万户

3691.7

6484.7

8532.7

9112.7

8454.4

无线市话年增长量  万户

 

2793.0

2045.3

582.7

658.3


表5 无线市话用户数与年增长量

  2007年8-12月,固定电话用户连续5个月减少,主要是由于无线市话用户大幅减少所致,详见表6。

2007    

4

5

6

7

8

9

10

11

12

无线市话  万户

9086.8

9091.5

9055.1

9027.5

8958.3

8881.0

8812.8

8688.3

8454.4

增长量    万户

19

4.7

36.4

27.6

69.2

77.3

68.2

124.5

233.9


表6 2007年无线市话用户数与月增长量

  中国固网用户如果按2007年12月减386万户的强度持续下去,2008年净下降量到5000万户的可能性非常大,这种雪崩速度会是非常令人震惊的。特别是移漫游费价格听证会后,移动资费再次下降的话,对固网的打击将会更加沉重。这流失的5000万小灵通用户,由于不少人本来就是持有GSM、CDMA和PHS的三枪将,虽然不会全数转网,但还会有相当大的比例必然转入移动,移动电话则继续高速蚕食无线市话业务,雪上加霜,更会加剧不平衡格局。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固网运营商将会陷入相当困难的境地。

  2001年初我曾提出采用GSM1800作无线市话的建议,当时分析技术上可行、频率资源充裕、有国内产业支撑、投资回报快、可促使运营业很快成长、可促进移通信产业发展、可拉动经济增长。很遗憾当时僵硬的监管政策,认为GSM1800与GSM900同属移动通信范畴,中国电信是固网运营商不能越雷池一步跨入经营移动通信行列。奇怪的是对同属移动通信范畴的PHS数字无绳电话系统,却美其名为无线接入系统加以默许。就像在竞技场上,优惠中国移动驾驶“GSM汽车”,却不允许中国电信驾驶同样的“GSM汽车”来同场竞技,迫使他们只好乘比GSM差多了的“PHS马车”,这样的业务拆分所形成的电信竞争格局公平吗?违背在同一平等环境下竞争的原则,实质是监管部门无视信息经济规律所致的失误。

  不妨设想当时如果采纳建议允许中国电信采用GSM1800经营移动电话,就会有3张GSM全国网,4个运营商,都是采用当时同样先进的2G标准建设同样的移动网络,按同样的资费,在同样的起跑线开始竞争,就不会造成今天各运营商如此大的差距。

  5.总结

  摩尔定律对电信市场有效竞争格局的建立,对我国电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并在电信行业的信息化过程中继续发挥重大作用。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并遵循摩尔定律,电信运营商在实现向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型过程中很多问题就会少走许多弯路。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遵循摩尔定律;

  首先,应该让所有运营商都可经营全业务,特别是移动业务。

  其次,应该让所有运营商都选择当代先进的新技术、新系统,以加速开辟新的业务市场。

       “五合三” 重组方案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按“五合三” 重组方案虽然三家运营商都将获得移动和固网牌照,成为全业务运营商,遵循了摩尔定律及“移动超过固定”规律,但是,重组之前的现状详见表7,重组之后现实是中国移动仍然是原来的组织架构,仍然拥有GSM用户约3.9亿,仍然是每天2亿元以上的利润。中国电信虽然新添约4千万CDMA用户,并保有原来约5千万的PHS用户、约2.4亿固网用户,由于C网在联通一直亏损,2007年刚开始盈利,但要分家重组,走向正常运营少说也得半年,因此,估计中国电信也就是保持原来的经济效益。新中国联通(暂名)拥有约1.6亿GSM用户、约3千万PHS用户、约1亿固网用户;由于要伤筋动骨,合并重组,走向正常运营也得一年半载,因此,估计其效益也就比原联通好不多。总起来看,重组后的一两年,经济效益不会有明显改善,仍然是中国移动独占熬头,不可能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

 

全国

联通

电信

动用户总数

5.47

3.69亿户

1.6亿户

 

 

GSM用户数

5.06

3.69亿户

1.19亿户

 

 

CDMA用户数

0.41

 

0.41亿户

 

 

固定电话用户数

3.65

 

 

2.45亿户

1.2亿户

  PHS用户数

 

 

 

5000万户

3000万户

宽带

 

 

 

3565

2260


表7 全国运营商现状

  人们可能寄希望于重组之后未来三五年的发展来改变现有不平衡格局。从信息技术普及的S型曲线来看,2G已进入稳定期,需要新技术来推动移动通信的进一步快速发展。这就要看3家未来发展的走向,现有2G移动业务必然要向3G发展,不可能一下子跳越3G,直奔4G,这已是业界共识。中国移动已经建有TD-SCDMA计8个城市约14000个基站,看来只能朝TD的方向走下去。其他两家按“五合三” 重组方案的意图,似乎是让中国电信顺着现有CDMA 1X网 升级为1X EV DO。似乎新中国联通是将GSM网走向WCDMA,果真这样,和黄3G连年亏损,盈利已经推迟到2009年了,新联通又如何发展呢?因此,即使在三五年后,能否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还是一个大问号。

        没有自觉遵循吉尔德定律使得固网运营商发展缓慢

  吉尔德定律(Gilder’s Law)

  认为主干网的带宽(即数据传输速率)将每6个月增加一倍。比芯片的增长速度快得多,光纤技术和无线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带动宽带通讯的快速普及。

  这一规律对电信运营商的挑战和机遇主要涉及互联网与宽带用户两个方面:预示了

  ● 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将空前提高。

  ● 宽带用户的增长速度将空前提高。

  这是信息通信传输线路发展的规律,从而为数据超过话音创造了条件。

  数据超过话音——来源于人的信息需求。

  从媒体技术来说数字化为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奠定了基础,使得人类对声音、文字、图形和运动图像等不同的感觉媒体可以用基于0和1数字的语音编码、图像编码等表示媒体数据来进行表现、存储、传输和加工。为满足人们全方位的信息需求,随着技术的进步,表示多媒体的数据也就必然会超过单一媒体的话音。发达国家在近期内数据业务将超过话音业务,而且10年内数据业务将占到90%甚至95%的比重。

  1.信息需求的必要性

  模拟通信中,不同类型业务传递所需带宽不同,从3 kHz的话音,到8MHz的电视。

  数字通信中,不同类型的模拟信号已经变换成不同速率的数字信号,从16~64 kbit/s的话音,到10~540 Mbit/s的电视。

  一方面目前通信业务的发展已由传统的单一话音业务向话音、数据、视频的综合业务演进。多媒体信号比话音信号的带宽大2600倍,数据速率甚至高达8000倍,这就是主干网要求带宽快速提高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信息通信服务,已从为少数人的专业市场向为多数人的大众市场转变,联合国“信息社会世纪峰会”上一致认可的《行动计划》发展目标:要求在2020年前保证让所有人都能享受电视和广播;鼓励使用各种语言提供网上信息;努力做到让半数以上的居民能够使用信息技术。这又是主干网要求带宽快速提高的另一主要原因。

  2.技术进步的可行性

  按摩尔定律芯片的计算速度成倍提升,就为需要高速的多媒体信号提供了可行性。未来的核心网主要是一个运行IP的光纤网,未来的接入网主要是一个运行IP的无线网。在最近几年将引发一场通信体制的革命。国外的口号是Everything over IP,IP网成为基础网。

  固定的核心网建筑在光纤通信的基础上,波分复用(WDM)容量范围在40Gbit/s到1000Gbit/s甚至更高。超密集波分复用通过进一步减少波长间隔至低于0.8nm,可在一条光纤中复用上千个波道,以进一步提高光纤容量。实验室已研究出达到273个波长、每波长40Gbit/s的10.9Tbit/s系统,传输距离为117km。

  移动的接入网建筑在无线通信的基础上,技术体制沿着2G→3G→HSPA→LTE→4G的发展路线不断升级,数据速率从14.4kbit/s→384kbit/s→2.8Mbit/s→100Mbit/s→1Gbit/s不断提高。微软公司的一次实验证明,在300公里范围内无线传输1GB信息仅需1秒钟,这是计算机里Modem传输能力的1万倍!表明带宽的增加已不存在技术障碍,而只取决于市场需求——需求日益强烈,带宽即会相应增加,而上网费用自然也会下降。总有一天,人们因为时刻都生活在网络之中而逐渐忘却“上网”的字眼。

  3.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化社会需要高速传输信息,为高速存取、处理、加工并利用信息必须加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把声音、数据和图像的传输逐步融为一体 —— 多媒体;把信息从单向传输变为双向甚至多向交流 —— 交互式;把现有分离的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在更高层次上加以综合,形成新一代信息网,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及机器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得天涯若比邻,改变人们的社会、文化、经济生活方式,带动形成新的网络经济,借以实现和谐信息社会。

  4.按吉尔德定律对固定运营商的分析

  遗憾的是在上个世纪末,当全球发展数据速率超过1Mbit/s的ADSL成为宽带有线接入的主流技术,推广它作为运营商的主营宽带业务之际;中国电信却在推广数据速率仅144kbit/s的一线通ISDN——综合业务数据网,到2002年也不过117.25万户,收效甚微;而没有及早加大力度去推广ADSL,更没有考虑光纤接入。据信息产业部统计,电信运营商的宽带用户2002年仅334万户,最近3年迫于固定电话收入下降的压力,才重视起来,增长量逐年提高,2006年中国电信升级26省ADSL网络,数据速率可提高3倍,促使每年以超过1400万户的速度增长,到2007年达6646.4万户;宽带用户主要来自xDSL,超过78%的份额,详见表1。

2002

2004

2005

2006

2007

宽带            万户

334

2385.1

3750.4

5189.9

6646.4

  年增长量      万户

 

 

1365.3

1439.5

1456.5

xDSL           万户

 

 

2635.9

3712.0

5201.6

年增长量      万户

 

 

 

1076.1

1489.6


表1 宽带用户数与xDSL用户数及其年增长量

  互联网用户快速增长,成为拉动固网运营商收入的最大武器。设想如能早在2000年中国移动拆分之日即发挥其电话接入容易转为ADSL宽带接入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宽带用户,以弥补其固话用户下降的损失,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或许不至于形成今天这么大的不平衡格局。截止2007年底,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预计在2008年初中国将成为全球网民规模最大的国家。尽管互联网普及率提高至16%,但仍低于19.1%的全球平均水平。说明我国宽带上网的市场空间还非常大。

  5.总结

  因此,电信运营商要自觉遵循吉尔德定律,在市场牵引和技术驱动两个轮子的高速转动下,促使主干网的带宽以比摩尔速度快3倍的速度,即每6个月增加一倍;边缘网则以廉价的光纤到户方式不断扩展;同时,要促使移动接入网从2G加速向3G→HSPA→LTE→4G的发展路线不断升级,与光纤核心网相匹配不断提高速率。

        违背麦特卡尔夫定律拉大了移动与联通的差距

  麦特卡尔夫定律(Metcalfe’s Law)

  认定网络价值同网络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这是信息通信网络经济发展的规律,肯定了网络规模的经济潜在价值,分组超过电路是提高网络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

  分组超过电路——来源于网络的经济需求

  电信网有3个特点:面向连接、电路交换、时分复用。互联网则是:无连接、分组交换、统计复用。从网络技术来说IP化为多元化的网络融合奠定了基础。数据分组网络将降低运营成本,其原因在于不必为一次呼叫提供一个专用电路。新一代网面临整体的转换,初期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并存,但最终要被分组交换替代,从而可大大降低运营成本。

  1.网络效应

  在市场经济中有两类商品(包含实物与服务),一类商品可以从市场直接购买用来消费,能让消费者自由选择;另一类商品不可以从市场直接购买用来消费,还需要经运营商组建一个诸如电信、铁路、航空网络之后,才能获得服务,很难让消费者自由选择。

  电信产业显著的特征是网络效应,具有正反馈的特征,即消费某种网络产品的价值会随着消费该产品的其他消费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例如,在选择手机的时候,新用户更愿意选择原来用户多的移动通信网;因为网中用户越多,部署好的网络基础设施越大,网络质量越好,潜在的通话用户就会越多,由每个使用者平均分担的成本越来越低,服务也将越来越满意,该网络对用户的价值也就越高。这种消费者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就构成了“正反馈”的网络效应。网络效应不仅存在于诸如电信、铁路、航空等有形网络之中,许多无形网络也表现出这一特征。例如,微软Word软件的使用者就构成了一个无形网络,使用Word的人越多,Word的性价比就越好,对使用者的价值就越大,那么就有更多的人愿意放弃与其不兼容的金山WPS而转向Word。

  网络效应分为直接网络效应与间接网络效应。

  直接网络效应是指同一市场内消费者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即使用同一产品的消费者可以直接增加其他使用者的效用,如电话、传真以及互联网等。

  间接网络效应主要产生于基础产品与辅助产品之间技术上的互补性,该互补性导致了产品需求上的相互依赖性。例如VCD播放机与VCD碟片、PC机与应用软件、手机与增值业务等,没有与之配套的互补产品,那么单一的产品对消费者的价值就不会太大。在具有间接网络效应的市场中,使用一种产品的价值取决于与该产品互补的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一种产品的互补品越多,那么该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就越大。消费者购买一种硬件(软件) 产品时,将会关注有多少其他的消费者购买相同的硬件(软件)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软件(硬件),因为一种部署网络基础设施大的产品将能引致更多的互补品,从而使现在的购买者获得更大的价值。

  网络效应具有“先入为主”的特征,一旦某种因素使一种技术标准被采纳,形成了“跑马圈地”,在圈地范围内将会阻止该技术被即使是功能优于它的技术所替代,从而市场被锁定。例如广东移动的GSM网络采用了爱立信公司的设备,该设备的非标准接口就限制了其他公司GSM网络设备的进入。由于锁定效应,被市场最终采纳的技术标准可能并非社会最有效的。如汉字输入的五笔字形法,由于在电传等很多行业获得推广,使用的人很多,即使后来发明的更加优越的汉字输入法也很难推广。系统将沿着被采纳的技术标准所决定的方式进行,出现一个前后连贯、相互依赖的必然的发展轨迹,这就形成了一个“先入为主”的“锁定效应”。

  2.按麦特卡尔夫定律对移动运营商的分析

  麦特卡尔夫定律(Metcalfe’s Law)指出网络价值同网络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即用户增多,网络效益急剧增高。

  以中国两个移动运营商为例:2007年12月中国移动新增用户655.6万,比中国联通(GSM用户增103.5万,CDMA增32.7万)增长速度高4.8倍;中国移动总数有3.87亿用户,比中国联通高2倍多;详见表2。按麦特卡尔夫定律计算,网络效益中国移动应该比中国联通高5.8倍。实际从2002年中国联通运营CDMA网以来,ARPU值中国移动比中国联通超过70%,净利润甚至高15倍以上,2006年中国移动净利润660亿元,而中国联通不到1/10,原因就在其GSM网赢利,而CDMA网亏损。

 

2007总数 亿

9 

10 

11  

12  

年新增数

中国联通CDMA

0.41097

 

 

30.2

32.7

 

         GSM

1.19185

 

 

109.5

103.5

 

         合计

1.60282

 

143.4

139.7

136.2

1800

中国移GSM

3.87016

 

 

653.5

655.6

6822.8

合计

5.47298

764.5

 

793.2

791.8

8622.8


表2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2007年用户数与增长量

  1999年中国联通认为GSM频谱资源只够发展8000万用户,CDMA开辟了另一段频谱,可以支持我国用户高速增长,CDMA技术先进,又是绿色手机;因此,打算再上CDMA网络。对此,我曾提出书面反对意见,认为GSM频谱资源足够我国发展1.7亿以上用户;CDMA网络设施与手机都比GSM贵,建网投资与运维费用较高;此外,还有国家安全问题,CDMA技术依赖GPS提供同步,GPS精度由美军控制,失去同步一天将会全网瘫痪;国际上很少有一个运营商同时采用GSM与CDMA两种标准,这会造成运营的诸多问题。信息产业部曾为此组织过我与联通面对面的辩论。因此,CDMA在我国的建网一波三折,遗憾的是上一届政府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和技术等因素后,最终拍板上CDMA。

  先看中国联通2005年,其CDMA用户为3217.3万,而网络容量是7000万户,利用率不到50%。在前半年,GSM网收入为256.4亿元,营业利润为44.8亿元;而CDMA网收入为151.5亿元,却依然亏损4.6亿元。由于联通C网用户增长缓慢,月增长率不到G网的1/3,到2007年底也不过4109.7万,经过两年仅增加892.4万,用户量严重不足;导致C网的技术优势不能完全体现,网络成本平摊到每个用户时远高于G网,从而使亏损压力不能通过网络的良性发展来解决。2007年底其G网用户接近1.2亿,约为C网的3倍,同样按麦特卡尔夫定律计算,其C网效益应该比G网差9倍,这样也就拉低了中国联通的总效益。

  不妨设想当时如果采纳建议不经营CDMA,专营GSM,就不会造成左手打右手的尴尬, G网的用户数与增长率会比现在高,也就可以缩短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的差距。

  3.总结

  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遵循麦特卡尔夫定律;

  首先,中国联通移动业务不应采用多种技术体制标准,导致每种体制标准的用户分散,效益低下。

  其次,要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像中国移动那样一心一意做移动通信专家,高速发展用户,增加效益。在麦特卡尔夫定律的作用下这一负一正就把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差距拉大了。

        敢问路在何方?

  从以上解剖发现2008年中国固网用户有可能以雪崩速度流失5000万,小灵通将面临无线寻呼整体谢世的命运!在全球大上3G的年代,都在引导运营商向全业务运营商及信息服务提供商角色转变;还想靠“五合三”重组利用技术上已经落后的2G来挽救固网用户流失危机也不现实。因此,当前固网运营商只有尽快建设3G网络,经营移动业务、扩大宽带业务,才是出路。

  首先,遵循摩尔定律应该让所有运营商都选择当代先进的新技术、新系统,以加速开辟新的业务市场;对各种3G技术标准要客观分析其技术和性价比,经过分析比较,TD-SCDMA——中国人自己的3G具有技术、频谱、组网、业务和成本等五大突出优势,选择自主创新的TD就有可能以最低的投资建设全国3G精品网。要吸取中国联通的教训,移动业务不应采用多种技术体制标准,借3G建网将4种2G标准,用TD一种3G标准来统一。

  今天建设和运营TD对所有运营商都是一个重新洗牌的机会,2007年由中国移动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秦皇岛、厦门、广州、深圳8个城市,中国电信在保定和中国网通在青岛建设TD网,应该以此为契机,迅速开始试商用,经营移动业务;同时切块分工高速合建全国TD网,只要对移动通信的富矿区与贫矿区合理地比较均衡地进行切块,分配给不同运营商;他们就可以同时在不同地区分头建网,这样就可以很快部署一个全国TD网,就可以调动所有运营商的积极性同时在不同地区展开经营TD网络;按游戏规则,加入的游戏者越多,竞争越激烈,游戏普及的速度就会越快。通过5年建设一个TD全国精品网,把全国4种2G用户全部统一转移到3G,使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8亿,普及率超过60%;经过这次重新洗牌,各个运营商在平等的竞争环境下,就有可能改变当前这种一家独大很不平衡的格局。

  其次在中国3G建网与运营时必须遵循麦特卡尔夫定律千方百计迅速发展用户。

  按预期的网络规模定低价,并且采用双改单且比固网低的资费策略、跨网漫游的运营策略、定制和号码携带的终端策略等等,以促使用户规模迅速增长,用户越多,网络规模越扩大,技术优势体现越充分,随之资费越可调低,网络效益相应会越来越高。这种正反馈的网络效应必然促使现有网络用户大规模地快速向TD网络转移,一方面会促使国内通讯产业和核心技术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使得整个中国社会公众充分享受到中国通讯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实惠,“一统华夏,三分天下”的战略目标也就可以实现了。

  参考资料:

  1.《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 李进良 《中兴通信技术》特刊2001/10

  2.《中国3G应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李进良 《通信技术政策研究》2005年12月

编 辑:赵宇
关键字搜索:电信竞争  格局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