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国内漫游费 运营商态度不一
通信世界周刊
作者:金峰       2016年4月26日 09:08
漫游费 运营商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 移动国内漫游费的收取,已有相当长的时间,尽管漫游费仍然存在,但不可否认,电信运营商一直在弱化相关费用的收取。

近日新华社发表文章,呼吁取消移动国内漫游费,而据笔者的统计,这已是新华社连续3年的论及此事。移动国内漫游费,这一连续收了20余年的费用,再次引起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

存在即合理?

移动国内漫游费的收取,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追溯历史,始于1994年原邮电部发布的《关于加强移动电话机管理和调整移动电话资费标准的通知》,要求移动电话漫游时收取0.6元/分钟的费用。

在通信服务进行企业化改制后,相关的收费标准被延续。直到2008年,工信部发文,将漫游费的收取由必选向可选转换,将价格从硬性标准向上限标准转换,即规定主叫每分钟0.6元作为漫游费收取的上限。

回顾中国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笔者认为,漫游费的收取具有其历史价值。

首先,是补偿通信成本,促进了通信产业的快速发展。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通信行业出版了《大跨越——中国电信业三十春秋》,回顾了整个通信行业30年的发展。其中就提到了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电信产业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桎梏了国民经济发展,影响了外商投资积极性。而国家无力进行大规模投资,为此电信业不得不另谋出路,通过向当时的用户收取较高费用,以获得建设资金,当年的电话初装费就由此而来,而漫游费等收取也成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

其次,与当时通信产业分散管理有直接关系。在运营商内部尚未形成全国大一统的格局时,各地的公司(以及之前的邮政)均是独立的经营核算单位。他们出于提升业务量、以数量换收入的考虑,可以降低本地使用资费;而一旦涉及到漫游,就会存在较多问题。若不收取漫游费,势必有较多低价号卡流至高价地区使用,或者是流入地要无偿承担成本(不进行网络结算),或者是流出地要亏损(进行网络结算)。尤其是在三大运营商上市的初期,股份公司并未收购所有省分公司的资产,为了保障投资人的利益或者是避免向上市公司进行利益输送,也需要在各个省分公司之间设立一定的“漫游门槛”。

第三,与当时的国际环境有密切关系。中国电信业的发展,一直在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经验,当时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等)亦在收取或类似收取国内漫游费。例如Verizon在早期将资费定为本地通话,大区内通话与全国通话本质上就是在收取漫游费。

漫游费已被弱化

电信运营商到底每年收取多少移动通信漫游费,各运营商并无确切公开数字,根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的报告,在2010~2012年间移动通信漫游费占三大运营商移动通信总收入的比例稳定在8%~10%之间。而之后数年,三大运营商开始主推全国统一资费套餐,且话费总收入增长基本趋零,因此,笔者预计漫游费收入占三大运营商移动通信收入的比例在5%左右,仍有数百亿的规模,且占中国移动收入比重显著高于电信与联通

尽管漫游费仍然在收取,但不可否认,运营商一直在弱化相关费用的收取。具体而言,在早期运营商的资费体系中,只有部分套餐可以获得较低的漫游费待遇,例如中国移动的“全球通”,但与之相伴的则是同样较高的本地资费;其后,各运营商开始推出全省范围内统一资费的套餐,进而推出全国范围内统一资费的套餐,尽管其单位资费会高于收取漫游费套餐的本地资费,尤其是在3G发牌之后,电信与联通逐步主打全国统一资费套餐,更是促进了全国统一资费的发展,随后中国移动也逐步跟进,而在此过程中,诸如“两城一家”等在2个城市无漫游使用的业务也曾推出,满足用户场景化的需要;直到近两年,各运营商新推出的主要套餐中,语音资费均强调全国统一,无漫游、接听免费,且价格十分低廉。

总体而言,如果用户能够将套餐更新到最新的版本,就基本能够享受到无漫游费的待遇,而对于始终不更新套餐的用户,则基本只有在政府下文件进行“一刀切”的时候才能享受无漫游待遇了(例如京津冀地区、长株潭地区取消漫游费等)。

在运营商逐步弱化漫游费的过程中,有4种力量功不可没。

第一种力量是市场的力量,当供给稀缺的时候,各运营商可以不约而同地定高资费,但是当市场从卖方向买方转变,供给饱和,需求稀缺的时候,价格的战争就不可避免地开始了。

第二种力量是行政的力量,可以强制性收取漫游费,可以确定漫游费的价格,也可以取消漫游费。2008年是个标志性的时间段,这一年漫游费不再被强行要求收取;而2015年则是另一个标志性时间段,这一年京津冀地区的漫游费被取消,这是第一次省际漫游费彻底取消,而在此之前的长株潭地区等无漫游费,只是小范围的省内漫游费取消。

第三种力量是内部管理的力量,以前运营商内部管理分散,各个省公司有各自的资费系统、套餐、渠道,难以形成全国统一的资费体系。近几年各个运营商均在推进内部的集约化工作,重点是让支撑系统的集约化,进而实现了相互结算集约化、销售品管理集约化以及销售渠道(尤其是单一销售品在全国电商渠道销售)的集约化,这样就能够促进全国统一资费体系的形成。

漫游费取消是必然

不管运营商是否对此恋恋不舍,移动国内漫游费的未来一定会消失,因为它已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首先是政策的土壤。通信网络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被定义为重要的基础设施,而参考国际经验,基础设施质量提升、价格下降,将在相关行业中产生倍增效应,于是“提速降费”被提出,通信基础服务中任何一项被认为阻碍产业发展的行为都有可能被取消,移动国内漫游费就是其中之一,2015年京津冀的漫游费被取消就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意味着未来可能在全国范围内被明令取消。

其次是市场的土壤。运营商之间的资费战争已经使得在新套餐中,漫游费基本被取消;而移动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更是使得流量成为运营商套餐的核心,而语音则成为附属品,对于运营商而言,话务量经营已经成为历史,已没有太多必要去设计相差不过毫厘、面向不同场景的资费方案了。

第三是内部的力量。经过多年的整合,各个运营商无论在组织、网络以及系统平台都实现了“大一统”,这样的“大一统”至少让各个运营商可以相对简单快速地实现全国取消漫游费,原有的诸多借口正在逐一被攻破;除此之外,电商时代下,运营商亦想借助电商平台进行卡号等产品销售,这就需要是全国统一的套餐,而非各个省独立的套餐。

第四是借鉴的力量。原来尚可以引用国外运营商的案例,以证明漫游费存在的合理性,但是现在,国外运营商非但在本网内实现统一资费,甚至开始在异网漫游状态下也实现了统一资费,例如T-Mobile于2015年宣布将在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统一资费,而欧盟也表示将在2017年取消国与国之间的漫游费,而用户漫游到其他运营商的网络中,必然涉及两个主体间的网间结算费用问题,这相当复杂。

若有一天,漫游费真的被彻底取消了,国内三大运营商中,一定是中国移动受损程度最大,甚至可能让利润出现20%~30%的下降,毕竟目前移动国内漫游费基本已经不需要有过多的成本支出,收入的减少将直接让利润减少。而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则相对受损程度较少,因为作为弱势运营商,为了与中国移动争抢用户,其已较早主推无漫游费的套餐。

[1]  [2]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蓝戈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