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一个老媒体人,告别新闻生涯之后,喜欢上了微博、微信和自媒体。他,经过细腻而犀利的观察后有感而发,谈人生哲学,聊人生感悟,开启跨时代的心灵对话。在他的周围有一支庞大的粉丝队伍和朋友圈。
曾经,我去采访一位专家,他对某一个专业技术的解读,让我一个并不聪明的外行也听明白了,他讲得是那么的形象生动,那么的浅显易懂。而我有时候也听一些专业人士讲解某些技术或业务,尽管听得也很认真,但还是像“听天书”一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别人越是听不懂,这些专业人士越是着急,结果还跟自己较劲,七绕八绕把自己绕进出去了,更让人找不到方向了。钻进去了,又跳不出来,这不算水平。实际上,还是深度不够。对某项业务或技术还只停留在知识层面,或者说还只停留在比较狭窄的知识层面,缺少融会贯通。所以,尽管他们讲得滿头是汗,别人听了还是眼睛直瞪,结果仍是不知所云。
真正能称为专家的不是一般人,他们一定会有深度。
有些人在某一领域确实有些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真正的专家称谓还有距离;有些人本来就只懂一些皮毛,自认为是专家,或是通过一些手段,得到了一些头衔,就更是把自己当权威,所以社会就讽刺他们不是专家,而是“砖家”。
专家,是社会的稀缺资源,是一种荣誉的尊称。有一本书叫《一万小时理论》,一个专家至少需要某个领域10年以上的反复练习和经验积累。
量子力学开创者尼尔斯·玻尔说过:“专家就是那些在很窄的领域把所有能犯的错误都犯了的人。”
我们这些普通人虽然不可能都成为专家,但人活着也是需要有深度的。
一次,我朋友的孩子去应聘面试,他似乎带着疲惫回来了,眉头微皱,面容有些泛黄。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估计应聘的事没有希望。人家问他最喜欢看的是哪几本书?他马上报了一大堆书名。又问:你印像最深的是哪几本书?他也答了。再问这本书对你人生有什么启发?他只是粗浅地说了一点,再也说不出什么深刻的体会,他只顾看看而已,压根儿就没有向深处想过。
他说,虽然平时也喜欢看书,也买了不少书,但看完沒有深入思考、理解和消化,没有变成自己的东西,实际上,看与没看是一样的。
那件事对他触动很大,后来,他注意学习后的思考,进步很大。几年后我与他见面,他的谈吐很有见解,让我大吃一惊。与他相比,我明显落伍了。
我邻居家的孩子“80后”小顾,本科学的是纺织面料专业,硕士学的是工商管理,从知识结构上看既有工科,又有文科,但他并不满足这些知识,他好学上进,有再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有了相当的知识广度。因为,人需要有深度,并不是说广度就不重要。当今社会是一个思维开放的多元化社会,一个人会因为深度而显得深邃超群,也会因为广度而变得博识有趣。他不仅有专业背景,还有较高的情商,他从专业设计到技术总监,从生产主管到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总代理,说明他对深度和广度有了较好的平衡。他有了对专业的深度理解,在后来的客服、策划、市场、运营过程中,就更为游刃有余了。
当然,我所说的深度不仅是专业的深度,更多的是人生的深度。人生需要勤奋的深度思考去实现。
深度思考对一个人是至关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度思考决定人生。
深度是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一些有深度的人看问题不仅看现象,而是能看到事物的本质。许多事情不是你用一个简单的概念就能解释的,而有着许多内在的逻辑,有着深层的原因。分析透彻了,做起事来就会更加自觉,更加顺当,也可以少走弯路。
现在的社会不缺知识,也不缺信息,关键是我们怎样去甄别信息,是真是假,有没有价值,需要深度思考;现在愿意看书的人还有许多,但有些人读书求快,囫囵吞枣的现象较为普遍,深度思考才能求得深刻理解;一些年轻人不是不愿意想问题,而是喜欢浅尝辄止,找不到真正的答案,需要深度思考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有的人不懂得多层次多角度去看问题,而是想到一两层就认为差不多了,不再朝着三层四层甚至更深的方面去想,需要深度思考找到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让自己变得更加理性;有的人不是没有考虑一些事情的基本要素,而是想到了一些需要关注的笼统的概念,没有发现表象背后的本质是什么,需要深度思考去辩别真伪,透过表现看本质;有些人不是没有总结,而是演绎推理和归纳不够,需要通过深度思考找到系统优选的解决方案。
人生需要广度,也需要深度。广度能够扩大层面,深度决定人的层次。广度能够让人生活丰富,深度能让你的人生更为卓越。深度肯定要比广度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