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互联网实验室
外脑对企业存亡有多重要?有营销专家曾以此为题,撰文认为当年的秦池悲剧正是缺乏外脑的结果。据他分析,秦池最致命的伤害是在企业出现盲目依赖广告时,并没有借助“外脑”引导其过激的广告行为。当出现危机公关时,也没有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与消费者进行沟通,没有寻找更好的公关突破手段。
实际上,古今中外,“外脑”一直是企业等组织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要素之一,不可或缺且无法为组织内部的“大脑”所替代。而在各行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外脑更是企业、品牌、产品、服务创新求变的重要力量。甚至,有企业家抛出过“无外脑、不创新”的论断。
无外脑不创新,这一观点尽管有些极端,但并不偏激,换言之,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之于企业创新求变的道理。
然而,从大名鼎鼎的跨国咨询公司,到个个十八般武艺的本土企业管理顾问,中国企业几十年如一日走到今天,单独聘请某一家或两三家顾问机构已然无法促成企业的创新求变。有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媒介接触信息碎片化、消费行为网络化、数据化、行业发展融合化的今天,就连跨国咨询公司本身也需要利用“外脑”来辅助进行分析决策。而这里的外脑已经不是某个人或某个机构,而是千千万万活生生的人在每时每刻的生活中留下的各种足迹的集合,这个集合就是大数据。
早在两年前,“BIG DATA”就被包括纽约时报等国际媒体和IBM等巨头频频论道,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大数据都有价值,大数据本身也并非托起企业创新求变梦想的“外脑”。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2014年百度联盟峰会上提出了一个叫做“慢数据”的新名词儿。当下火热的大数据技术发展中其实存在着误区:很多企业认为自己积累了足够多的数据,并期待这些数据在未来很快爆发出威力。而事实上,现在每天产生的很多数 据是“没有价值的”。以此来审视行业现状,就不难发现企业都在追逐数据的“大”,但分析、挖掘的技术还相当不成熟。海量数据的收集浪费大量资源,但后期并 不能有效转化为价值。
李彦宏指出,简单粗暴地追求数据量大、种类多的时代应该过去了,单纯追求所搜集数据在种类和量上的扩张速度已经无法帮助我们收获更多。所以反过来要强调一个“慢”字——我们需要慢下来仔细思考,什么数据能够真正的帮助人们解决问题?以此为出发点,再来看究竟需要哪些数据?又要怎样有效收集、挖掘这些数据?
今年4月,百度宣布正式发布大数据引擎,将包括开放云、数据工厂、百度大脑三大组件在内的核心大数据能力开放,通过大数据引擎向外界提供大数据存储、分析及挖掘的技术能力,这也是全球首个开放大数据引擎。作为天然的大数据企业,百度拥有完整、领先的大数据技术,通过对全网大数据进行处理,百度成功推出百度指数、百度商情、百度司南等一系列大数据商业化应用,以及“百度迁徙”、“景点舒适度预测”、“城市旅游预测”等大数据社会化产品,便于公众和企业使用百度开放的大数据资源。
而从企业创新的具体案例看,基于“慢数据”观的百度大数据已经为企业创新带来实效。宝洁玉兰油25岁装产品的大卖实际上是基于搜索玉兰油修护霜的用户会同时搜索玉兰油适合什么年龄这样的大数据挖掘,以精准的大数据深度对接目标消费群体的潜在需求,从而成就了一款带有互联网思维的玉兰油新品的走俏。而今年世界杯刚一开赛,平安保险就“胆大包天”地推出世界杯彩票险,公然宣称只要是根据百度“世界杯预测”给出的推荐结果对相应的比赛进行单场投注,就可以享受到该彩险服务。若百度给出的结果错误,根据推荐投注的用户将得到平安彩票部分赔偿;若结果正确,则奖金归用户所有。百度和平安的此次携手,真正实现球迷娱乐、赚钱两不误。
这样两则案例,都与创新有关,亦属求变范畴。宝洁也好,平安也罢,在各自所处的“古老”市场中无不需要以凑效的创新打开新局面。而当万科这样的商业地产企业也开始选择与百度联手,基于百度大数据和LBS位置技术打造以数据化、数字化为亮点的智能shopping mall时,我们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一个大数据抑或慢数据等于外脑的新时代,这个时代的一大特征就是,企业的创新求变越来越体现为一种“技术活”、“数据活”,而百度这样的以技术创新为发展驱动力的互联网公司,正在一边结盟“谷歌大脑之父”吴恩达、加大研发投入开发人工智能产品“百度大脑”,一边又已将包括开放云、数据工厂、百度大脑三大组件在内的核心大数据能力开放,为企业的创新求变提供切实可行的“外脑”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