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 >> 正文
 
恶补软肋 传统ICT做终端仍临挑战
http://www.cww.net.cn   2012年9月16日 10:55    

众所周知,作为主营业务为电信设备的华为中兴,近两年都遭遇了“增收不增利”的窘境。究其原因,欧债危机的蔓延、全球宏观经济的下行已传导到全球电信业,上游运营商受经济不景气、互联网厂商竞争和终端厂商争夺利润的影响,盈利能力正逐年下降,导致2011年以来全球电信运营商资本开支更趋谨慎。

同样的境遇也发生在传统PC产业。以苹果和谷歌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飞速增长,加上全球经济环境不景气导致的企业对于PC更新换代的延迟,甚至是取消,让整个PC产业的增速大幅减缓。其中PC企业联想虽然一直保持业内最高的增长速度,但面对整体产业低迷以及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崛起,也不得不思考自己的转型之路。而智能手机终端成为它们的不二选择。

经沧海得失之间曝短板

据记者了解,华为早在8年前就已开始从事手机业务,但市场主要是在海外的欧洲国家,销售的方式是运营商定制。而中兴早在1998年就开始做手机业务,后来由于国内市场山寨机的流行和冲击,中兴2005年调整市场策略,利用自己设备商出身以及与运营商的良好合作关系,开始将手机业务的重心放在海外市场,与华为一样,走运营商定制路线。

相比之下,联想在功能机时代曾经有独立的手机业务,但由于各种原因经历了卖出和回购的波折。

对此,有业内分析师告诉记者:“作为中国传统ICT企业代表的华为、中兴、联想纷纷押宝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手机(包括平板电脑),除了市场环境和所在产业的原因外,它们之前都曾或者一直在做手机业务也是重要的原因,毕竟它们有过得与失,而这些可以为其未来的转型提供很好的借鉴。”

提及得与失,华为去年的手机出货量是1.5亿台,今年估计有2亿台,在全球范围内,能达到这个发货量级别的企业并不多。但是,人们所熟悉的华为似乎还是那个电信设备供应商,是躲在运营商后面的幕后英雄,而作为手机品牌的华为,却很少有人知晓。

“华为以前做手机终端,都是运营商定制,不跟消费者直接打交道。华为一年发货1.5亿台终端,全球有几个企业出货这么多?但是没有人知道华为的品牌,就像富士康给苹果代工,用户看到的只是苹果。同理,沃达丰在全球采购华为的产品,但是一直用沃达丰的品牌。”华为高级副总裁余承东的一番话道出了华为得失之间的尴尬与无奈。

同样的无奈与尴尬也在中兴的身上重演。从2007年之后,中兴手机海外市场的销售比重超过了70%。直到现在,海外市场仍然是中兴手机的主要收入来源。去年,中兴在美国、欧洲市场都高速增长,其中在美国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00%,智能终端在欧洲市场销售量同比增长300%以上。但与销量剧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兴2011年财报显示,受终端业务利润降低的拖累,中兴去年利润同比下降36.62%。与之相比,华为也遭受了类似的境遇。

究其原因,除了运营商定制机低价格、低利润的特性之外,缺失和忽视自有品牌建设的软肋也是主要原因。道理很简单,没有品牌,就没有“溢价”和“议价”,充其量是为别人做嫁衣。这从华为、中兴高层在不同场合的言论中得到了印证。

“所谓‘溢价’是指因品牌效应而获得比同类产品更高的营收和利润,而‘议价’则同样是指因品牌效应而取得与运营商合作时的主动权。苹果iPhone就是除产品创新之外,靠品牌效应获得二者的典型代表。”某分析师告诉记者。

与华为和中兴忽视品牌建设不同,联想在其移动互联网战略的初期则过于相信自己品牌的影响力。2010年,联想携一款乐Phone以挑战苹果iPhone高调亮相,但最终以销量远未达到联想预期而惨淡收场。

[1]  [2]  
来源:通信世界网-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孙永杰编 辑:高娟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53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ICT  终端  通信展  
猜你还喜欢的内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