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度文章 >> 制造 >> 正文
 
华为中兴入美再遭“潜规则”:公平待遇何时有?
http://www.cww.net.cn   2012年10月9日 01:39    

这并非是美国政府第一次以“安全”为由,强阻华为中兴扩军本国市场。据了解,2008年,华为与贝恩资本被迫放弃收购美国企业3Com,尽管3Com公司董事会已批准此桩交易,因为美国外商投资委员会对此项交易启动国家安全调查,而3Com公司后来被惠普收购。2010年华为竞购2Wire公司、摩托罗拉移动网络部门,但由于“国家安全”的原因遭拒,同一项目中,中兴通讯更是在签约之际就被淘汰出局,原因是遭遇到美国政府官员的反对。同因,2010年8月,华为和中兴参与美国第三大电信运营商Sprint Nextel网络设备招标受打压。2011年2月,华为在最后关头不得不放弃以200万美元收购3Leaf公司的交易。

“国家安全”也直接影响到了华为中兴在美国市场的电信设备销量。2011年,华为在美国实现收入约13亿美元,其中约12亿美元的美国市场收入源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的销量。而中兴2011年美国市场收入3000万美元,几乎全部来自终端。

更加“开放”打消美政府顾虑

对于华为中兴在美国所面临的遭遇,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表示,中国对外开放的30多年,实际上也是欧美的大跨国公司、外资企业走进中国的30多年,尤其是美国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第一天开始就特别的注重本土化战略,在中国树立一个很良好的企业形象。我们的企业可能更关注于业务,关注于盈利的水平规模的提高,可能往往忽略了去对待企业形象的塑造,所以中国企业就很容易被妖魔化、被丑化。

随着政治障碍的加大,华为也在加强与美国政府的沟通。该公司已经聘请了6家游说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游说开支达到82万美元,2011年同期仅为20万美元。

同时,为进一步打消美国政府顾虑,华为曾公开邀请美国当局对公司展开正式调查。而在2010年,华为雇佣前布什政府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顾问约翰•贝林格(John Bellinger)为公司顾问,希望藉此打消美国政府对华为的疑虑。

日前,《华尔街日报》援引熟知内情的消息人士报道称,华为已经与多家投资银行接洽,征求有关公司公开发售股票的建议,而上市国家可能在美国。大多数业内人士表示,赴美IPO可能成为华为打开北美市场的重要选择,更加透明的公司体制与财务报表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美国政府对其的看法。

实际上,从全球范围来看,华为中兴的产品已被数十个国家的上百家运营商采用,技术品质与安全得到了非常好的验证。中兴近日表示,如果美国政府对其产品的安全性存在质疑,建议可以通过第三方安全公司进行检测。

呼吁在美享有“公平”待遇

“不公平”是华为中兴在美国待遇的最好诠释,而享有公平待遇也成为中国电信企业在美国最强烈的愿景。

从2008年至今,中国政府在公开场合曾多次要求美国政府相关管理机构能够依法公正处理问题,为中国企业赴美投资创造公平、合理的环境。

在昨日召开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希望美方在华为公司在美业务问题上尊重事实,摒弃偏见,多做有利于中美经贸关系的事。

他指出,中国电信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开展国际化经营,其在美投资体现了中美经贸关系互利共赢的性质,希望美国会尊重事实,摒弃偏见,多做有利于中美经贸关系的事,而不是相反。

同时,白明也表示,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面临的一些有形或无形的障碍不可能短时间内打开,企业在开拓美国市场时要充分做好对当地政策市场的调研,同时政府也需要进一步在投资保护方面强化主张。(安华)通信世界网

[1]  [2]  
来源:通信世界网   作 者:安华编 辑:安华    联系电话: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华为  中兴  
猜你还喜欢的内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