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剖析中国移动与银联的“话语权”之争
http://www.cww.net.cn 2011年9月24日 15:13 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舒文琼
在某些涉及不同行业的交叉领域,市场竞争会变得尤其激烈,移动支付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业务。因为难以明确移动支付究竟由谁主导,所以运营商和金融业在相互依存中试图掌控话语权,这其中当属中国银联与中国移动之间的对抗最为激烈。同为国字号且同样强势的它们谁都不愿意让步,因此我们看到,尽管近场移动支付尚在起步阶段,但是这两家巨头已经对阵厮杀,拼抢得十分激烈。 标准之争 通常情况下,完整的移动支付产业链涉及运营商、银联、银行、终端制造商等,鉴于此,它们之间的合作是必需而且是第一位的,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联也是如此。事实上,它们早在2003年就曾经合作推动基于短信互动的第一代手机支付,并且发起成立了合资公司联动优势,但是由于第一代支付业务发展缓慢,后来,双方为谋求业务模式的主导地位而各自为战。 在很多技术领域,谁能掌握标准谁就能掌握市场的主导权,甚至仅仅依靠出售技术专利就能过上好日子。出于这一考虑,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联首先瞄准了移动支付技术标准的争夺,前者主推2.4GHz的标准,后者则推动13.56MHz的技术。 上述两种技术各有千秋。2.4GHz的最大优势就是它是中国移动自主提出的标准,具有完全的知识产权,此外,2.4GHz的芯片能集成到SIM卡中,能降低用户侧成本;2.4GHz的缺点则在于成熟度不高、标准不公开、安全性欠缺等,并且市场上支持2.4GHz的POS机较少。相对来说,13.56MHz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标准,交通、金融、社保、加油站等多个领域的非接触式卡片都采用了13.56MHz技术,如果要推广,几乎无需改动市面上的POS机;其缺点在于无法集成到SIM卡中,需要对手机做一些改动。 中国移动欲借助自己推出的技术来主导移动支付产业,中国银联自是不会让步,夹在其中的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面临两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们均未明确表态究竟采取何种标准。 僵持不下的局面在2010年下半年出现了转变。2010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工信部、国标委等组织召开移动支付工作研讨会,会上明确了近场支付采用13.56MHz标准,2.4GHz方案仅用于封闭应用环境,不得进入金融流通领域。 在标准的制高点,中国移动暂失一局。 甩开移动 尽管标准上不占优势,然而中国移动强大的产业链话语权决定了它依然很有优势。这也是银联心中的痛:推广移动支付离不开运营商,即便13.56MHz的技术成为主导也是如此。 实现13.56MHz有几种方式:一是采用13.56MHz的NFC手机,二是将芯片集成在SD卡中,三是将芯片和SIM卡组合在一起,这就需要在SIM卡上加一个天线,天线延伸到手机外面用来接收信号。 其中,在第三种方式中,SIM卡由运营商主导,采用这种方式银联需要得到移动的配合;在第一、第二种方式中,则需要终端厂商的配合,而长久以来终端厂商都是运营商尤其是中国移动的忠诚伙伴,对于中国银联而言,或许向中国移动妥协是争取终端厂商支持的便捷途径。 不过,银联没有这么做。从去年开始,中国银联开始绕过运营商,直接与终端厂商进行合作。到现在为止,已经成功赢得了TCL、HTC的支持。其中,TCL为银联推出了多款终端,主要集中在前述第一和第二种方式;HTC与银联的合作在今年8月宣布,鉴于HTC在智能手机方面实力强大,因此这一事件标志着银联在终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1] [2]
编 辑:高娟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53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