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 >> 正文
 
海缆:不该被遗漏的产业
http://www.cww.net.cn   2011年8月1日 08:47    通信产业报    
作 者:陈宝亮

海底光缆作为当代国际通信的重要手段,承载了包括互联网业务、语音业务、以及跨国公司专线业务等90%以上的国际通信业务,而国内企业在这个日益重要的领域却没有竞争力,这需要产业链提高警惕。

近日,中国移动副总裁鲁向东在通信业发展论坛上表示:中移动现在拥有的国际互联网出口数量与中移动企业规模不相匹配,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中国移动采取了共建共享的策略,“削尖脑袋也要和其他运营商共建国际海缆。”

海底光缆作为当代国际通信的重要手段,承载了包括互联网业务、语音业务、以及跨国公司专线业务等90%以上的国际通信业务,是国际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载体。

目前,中移动拥有不到50G的海底带宽,而中电信拥有660G,中联通357G,在海外POP点上,移动只有2个,而电信有13个,联通有10个。移动的国际互联网出口已经开始制约其互联网发展。

海缆建设缺乏话语权

中国移动设计院有线所副所长高军诗介绍,中国移动目前并没有国际通信海底光缆(以下简称“海缆”)资源,现有的不到50G的海缆宽带完全属于租赁。

目前出租的国际海缆大多都是60×10G系统,中移动租用了几条波段,而国际海缆的租用费用可谓是天文数字:每个波段根据传输距离不同,每年所交租金由几千万到上亿人民币不等。而一年的租金足够中移动参与建设一条国际海缆,而且能大大节省移动的开支。这也是移动“削尖脑袋也要和其他运营商共建国际海缆”的最真实动力。

今年4月,中移动宣布将联手中华电信、日本运营商KDDI共同新建一条新的海底光缆,该工程总投资至少4500万美元,将连接日本地区、中国台湾地区、东南亚地区的发达城市。预计在2013年完工。

理论上说,有移动参与的工程,国内企业多少会有些受益。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个工程中,无论是海缆生产、还是海缆施工,即便是登陆段工程也是由他国企业承建,我国的企业丝毫没有参与进来,国内企业提名均被其他共建成员否决掉,理由是没有应用案例。

其实,今年2月中天科技曾与美国阿拉斯加某电话公司的海底光缆项目签约,成为了发展中国家中第一个成功打入国际海底光缆市场的企业;同时,华为海缆公司也多次中标国际海缆施工工程。不过二者的中标都为短途无中继工程,中天中标的项目长度为160公里,系统中无中继放大器华为目前还不具备提供海缆中继放大器设备的能力,该设备目前正处在测试环节。

一些短途无中继工程的经验,不能给国内企业提供足够的话语权,面对国际项目,国内企业目前也只能望洋兴叹。

产业链欠成熟

“海缆的国内市场还是太小了,每年的需求只有几百公里,”国内海缆领域教授级工程师陶新华如是介绍。他表示,“国内市场大多还都是军方应用,几百公里的需求很难支撑厂商的存活,所以目前国内只有2~3家生产海缆的厂商,而提供海缆通信设备、具备施工能力的目前还只有华为。”

但是反观一些欧美、日本的企业,以阿尔卡特朗讯为例,海缆的研发、生产、测试、推广,以及海底通信10G、40G的设备,包括施工团队应有尽有。相较之下,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海缆项目研究所,所用标准也是早期北海舰队提出的海缆施工规范,各厂商也均不能提供集成一体化的系统。

[1]  [2]  
编 辑:葛逊    联系电话: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KDDI  中继放大器  阿尔卡特朗讯  中移动  国际海缆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