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政策动态 >> 正文
 
借力物流业 物联网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http://www.cww.net.cn   2011年6月27日 13:3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 者:晁毓山

“国务院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8项政策措施给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我国物联网产业应用发展的瓶颈有可能在物流业率先得到突破。”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建宁表示。

日前,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工作,明确了8项政策措施,提出要加强物流新技术自主研发,加快先进物流设备研制,制定和推广物流标准,适时启动物联网的应用示范,推进物流信息资源开放共享。

物联网寻找发展突破口

物联网是通过光学识别、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链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流业是顺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运用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技术,对分散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进行有机整合和一体化运作而形成的新兴产业。

“物联网与物流业结合,不仅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持,而且拓展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空间。”张建宁向记者表示,物联网产业相关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安防、家居、旅游等10多个行业,但哪一个行业会成为发展突破口,率先得到示范应用,就看哪个行业能否率先找到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共振点”。

张建宁表示,目前物流业发展急需信息技术的支持,而物联网恰好能解决物流业的这一需求。物流业有可能成为我国物联网应用发展的突破口。

“要使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真真表示,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建立起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必须提高我国物流业信息化水平。

李真真表示,要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尽快制定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和信息资源标准,建立物流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加快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全国性公路运输信息网络和航空货运公共信息系统,以及其他运输与服务方式的信息网络。推动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鼓励城市间物流平台的信息共享。

助推物流业跨越式发展

“物联网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美国的物流业发展到今天的水平用了100多年的时间,我国大可不必也用100年时间,利用物联网,我国物流业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李真真表示,物联网的出现和应用,对我国物流业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

据了解,虽然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的全球化使我国的物流量骤增,但我国的物流运作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差20-30年,严重阻碍了我国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

业内人士表示,利用物联网技术,发展现代物流业,要加快对现有仓储、转运设施和运输工具的标准化改造,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设施和设备,实现物流设施、设备的标准化。推广实施托盘系列国家标准,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托盘,支持专业化企业在全国建设托盘共用系统,开展托盘的租赁回收业务,实现托盘标准化、社会化运作。鼓励企业采用集装单元、射频识别、货物跟踪、自动分拣、立体仓库、配送中心信息系统、冷链等物流新技术,提高物流运作管理水平。实施物流标准化服务示范工程,选择大型物流企业、物流园区开展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广。

[1]  [2]  
相关新闻
编 辑:葛逊    联系电话: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重要新闻
通信技术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