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十二五”从村通到惠农信息化的跨越
http://www.cww.net.cn   2011年5月13日 13:58    通信世界网    

随着农村信息服务的逐步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民摆脱“小农”经济模式,成为信息时代互联网经济的弄潮儿和农村致富的带路人。

中国移动“三网”惠“三农”

当“十一五”开始之时,经过“十五”计划的奋力拼搏,村通工程只要再干3%就能完成任务,但这3%的未通电话行政村要全部开通电话,任务却极为艰巨。在这难度极大的3%中,中国移动将要承担一半的任务。

据悉,在十一五的工作中,中移动完成任务占总任务量的约52%,超额完成分配任务45个百分点,将我国的行政村和自然村通电话比例各提高了2个百分点,达到了100%和94%以上。一个并不显著的数字或许能够看出中国移动对于农村市场的深耕,在十一五的村通投入中,中国移动与其他两家运营商类似的投资额度却能够承担超过半数的总任务量,其前期巨大的投资可见一斑。相比于城市市场的红海厮杀,提前进入农村市场的先发优势帮助中移动在农村实现了难得的蓝海运营,更实现了在农村市场的双赢结果。

截至2009年底,中国移动累计投资253亿元为超过77000个偏远村庄新开通移动电话,协助将我国的行政村和自然村通电话比例分别提高到99.8%和93%。。而当年的财报显示,中国移动全年净增用户数为6503.3万户,近一半用户增长来自农村市场。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中国移动累计投资231亿元,建设基站约3万个,为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等26个省(自治区)6.3万个偏远村庄开通了电话,其中行政村约1.3万个,自然村约4.4万个,兵团农场约0.6万个,完成任务占总任务的52%,超额完成分配任务的45%。从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到戈壁荒滩的新疆,再到世界屋脊的西藏,中国移动人的努力使通信网络“末梢”一次次顽强延伸。2010年底,经过艰苦卓绝的攻坚,平均海拔4800米的尼玛县央卓曲帕村通上了电话,千年来逐水草而居的牧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沟通的随时随地。

多年来,中国移动致力于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以“三网”惠“三农”,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大力搭建和完善“农村通信网”,拓展“农村信息网”和“农村营销网”,为农民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通话和信息服务,使其成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进器。

针对农村客户消费特点,中国移动为农民提供了基于区域优惠的“神州行”家园卡等资费产品和基于群体优惠的“惠农网”等资费产品,为农民带来资费实惠。为方便农民办理业务,中国移动大力拓展农村服务渠道,截至2010年底,中国移动农村服务网点数达到58万个。中国移动还创造性地推广“空中充值”服务,采用电子充值的业务办理方式有效解决了农村服务缴费难的问题。

此外,中国移动积极推出了12582农信通服务,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涉农中央信息库,以12582人工热线为主要方式,短信、彩信和互联网为辅,为“三农”提供求职招工、供求买卖、政策法规、气象农情、农业科技等信息服务,用移动信息化手段助力农村增收致富,农村政务管理和农业生产现代化。截至2010年底,中国移动12582农信通客户超过5000万,成为广大农民获取涉农信息的重要窗口和生产生活的好帮手。

在新疆,中国移动积极推进“农业移动物联网”应用,目前已在部分地州推广应用了农业大棚标准化无线生产监控、农业无线自动化节水滴灌、淡水养殖无线水质监测、气象水利水文数据监测等项目。结合以色列滴灌技术与移动物联网应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0 万亩农田实现田间数据自动采集、全自动滴灌控制等功能。

在辽宁,中国移动同农业大棚管理企业合作开发了基于移动网络传输的温室大棚监控系统,目前已在葫芦岛等地成功应用。通过数据获取、远程监控、超限报警、历史数据查看等功能,该系统对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进行监测,并自动调控到作物生长所需的最佳状态。

[1]  [2]  [3]  [4]  
相关新闻
编 辑:张翀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84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村村通  农村  信息化  跨越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重要新闻
通信技术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