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传移动支付标准月底出台 银联主导方案胜券在握
http://www.cww.net.cn   2011年4月20日 08:52    南方都市报    
作 者:方南

手机支付银联方案虽然稳操胜券,然而移动主导的标准未必神伤。CFP供图

  中移动标准不是鸡肋,千亿市场蛋糕也有它的一份

  为了曲线获得金融牌照,从而进入金融流通领域,中国移动选择了巨资入股浦发银行。而如今,随着我国移动支付标准之争日趋明朗化,其主导的2.45G Hz方案被划在了金融流通领域之外,入股浦发的作用至少在我国移动支付市场发展初期打了折扣。有消息称,本月底相关部门将正式公布我国的移动支付标准。从目前情况看,中国银联主导的13.56M Hz方案已是“胜券在握”。不过,这场标准之争的结果是否就如台面上看得这么简单?围绕2.45G Hz方案构建的产业链已一败涂地,没有市场未来,也没有投资价值?未必。

  2.45GHz被划在金融领域之外

  尽管标准尚未正式出台,但我国金融流通领域的移动支付将采用13.56M H z方案,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在上周举行的“2011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上,国家金卡办主任、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会长张琪表示,移动支付标准已经初步明确,“去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工信部、国标委的相关司局组织银联和三大电信运营商召开了移动支付工作研讨会,会上明确了近场(短距离)支付采用13.56M H z标准,2.45G H z方案仅用于封闭应用环境,不允许进入金融流通领域。”

  这种说法与业界判断一致,由中国银联主导的13.56M H z标准由于覆盖面广、支持者多,最终将成为移动支付标准的首选。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入股浦发银行的意义大打折扣———按照中国移动方面的构想,自己拥有全国最多的手机用户,入股浦发银行有利于抢在竞争对手之前,曲线获得金融牌照,抢占移动支付市场先机。此外,结合上述两点,自己主导的2.45G H z方案若同时成为国家标准,自然如虎添翼,主导地位难以被撼动。而如今,这如意算盘因少了“标准”一环,入股浦发的作用至少在近场支付环节,难以发挥最大效果。

  不过,这只是2.45G H z标准被划在了金融流通领域之外,不代表中国移动被移动支付市场边缘化。早在去年,13.56M H z成为标准的呼声便高于2.45G H z,当时中国移动内部传来消息,其产品研发也已开始采用13.56M H z,执行两种方案共同开发的方式。

  此外,由于中国移动在通信领域的用户规模效应,移动支付发展亦很难绕开这条大鳄。按照张琪的说法,目前移动支付还没有非常成熟的商业运营模式,如何通过合作,建立跨部门和跨行业的产业链共赢机制,是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关键。言下之意,对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移动支付市场来说,集多方之力才是最重要的,谁也落不下谁。

  共识达成,别被“不允许”吓着

  “不允许进入金融流通领域”,这看似是一句颇为严厉的话。但事实上2.45G H z方案的境遇并没有看上去这么糟糕,其被允许使用的“封闭应用环境”,本身也是个相当庞大的市场。例如,在中国移动为广州大学城各大院校新生准备的“新生电话卡”中,全部加载了短距离手机支付功能,可在学校的食堂、小卖部等消费场所使用,采用2.45G H z方案。而广州大学城,便属于“封闭应用环境”。每年数以万计的新生,就是市场。

  事实上,早在制定标准的机构中,工信部和银联同时出现,便意味着电信系和金融系之间,或许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这是一个共同分享的市场,由13.56M H z作为近场使用标准,2.4G H z则放在“封闭应用环境”中使用。

  然而,从目前的态势看,金融系仍占上风。华捷咨询电信行业分析师郑重湘向南都记者表示,三大运营商中联通和电信的移动支付业务,均使用13.56M H z方案,向金融系靠拢,移动则由于自身规模、主导行业的欲望,和在2.45G H z上的长期投入,仍模糊在两者之间。

[1]  [2]  [3]  
相关新闻
编 辑:魏慧    联系电话:010-67110006-904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移动支付  标准  共赢机制  银联  主导行业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重要新闻
通信技术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