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国际 >> 正文
 
华为之惑:城市攻坚战如何打得巧
http://www.cww.net.cn   2011年3月21日 08:29    中国青年报    
作 者:众石

按说,华为公司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企业之一。2008年华为全球销售额达到233亿美元,国际市场收入所占比例超过75%。他们的海外战略早在十年之前就已着手开拓和布局。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从几十万美元的合同到几十亿美元的合同,华为公司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由产品渗透、研发中心设立到企业并购,走过了相当艰苦也成就斐然的全球化之路。

尤其可圈可点的是,华为“农村包围城市”的海外市场拓展战略。他们把欧美日等主流市场,当做电信市场战略地图上的“城市”,而把新兴市场国家的市场看做“乡村”。华为海外第一单合同从俄罗斯起步,然后向非洲、东南亚、中东、南美进军,在这些“农村”市场的外围根据地建立后,再逐渐进入欧洲、日本等中心区域。

不过,面对北美市场这个“城市攻坚战”的关键地区,华为公司“战斗的军团”眼下步履维艰,似乎还只能在这个城市的郊区打转转。

华为不缺乏“战斗的意志”。这家在海外打拼多年的企业素以“骨头硬”著称,他们有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也有在跨国竞争中与对手合作、互利的灵活战术。这同时是一家有技术底气的企业,他们申请专利的数量在全球的排名也相当靠前。

也许恰恰是华为咄咄逼人的成长态势,给了北美市场竞争对手最大的警惕性。这时候,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的理念早就被扔到脑后了,就像司马懿坚壁不出一样,他们压根儿就不参战,根本不给竞争对手“作战”的机会。

中国还需要很多个华为。这家公司遇到的每个挫折,对走出去的中国公司都是最好的MBA教案。眼下,以“狼文化”而迅速崛起的华为,在完全龟缩防守的对手面前,恐怕需要一些转变。当初解放军进上海,战士们甲胄在身就睡在大街上。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美国《华尔街日报》承认,华为公司在美国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观念”:每周都有美国政治家和企业领导人谴责中国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电脑黑客活动、人民币汇率偏低、贸易不均衡等负面话题,这种叫嚣使决策者先入为主地以怀疑眼光看待中国投资。

他们建议中国企业要增加“游说和公关”。据说,2010年中国企业在美国联邦政府游说者身上总共只花了42.5万美元,可仅美国商会一个机构就花掉了8100万美元。这似乎是在公开给“买路钱”开价了。

也许这是必要的投资。还有专业咨询机构称,中国企业要学会并善用“华盛顿策略”,要积极与华盛顿重点机构和议员建立沟通,树立企业名誉和声望,表现得更加透明化。

在市场进入方式上,则应采取“迂回战术”,要“打得巧”。比如,在敏感行业和领域投资,应以小股切入,或者进行直接投资,先在美国市场建立一些成功案例,以此来降低CFIUS等政府机构的紧张情绪。这些办法都不妨一试。

华为也需要大后方的支持。日前国务院公告,从3月份开始,在中国市场并购被认为关系国家安全的农产品、能源等企业,都必须接受有关部门的审查。中国版的国家安全并购审查早就该出台了。此时此刻,对于在海外征伐的中国企业来说,这是一条温和而坚定,又十分必要的“反制”措施。

最重要的,华为公司需要更多的耐心。在时机并不完全成熟的时候,事缓则圆。某种程度上,在华为公司的攻势面前,美国市场过于保守的表现其实暴露了他们在实力上的担心。自我封闭往往源于内心脆弱,在经济战场上尤其如此。

长期的优势在后来者一方。未来不属于“被包围的城市”,而属于那些在广阔的天地间不断寻找新机会、创造新市场的冒险家。通信世界网

[1]  [2]  
相关新闻
编 辑:实习生    联系电话: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华为公司  城市  尤尼科  中铝  出身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重要新闻
通信技术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