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国际 >> 正文
 
华为之惑:城市攻坚战如何打得巧
http://www.cww.net.cn   2011年3月21日 08:29    中国青年报    
作 者:众石

200万美元和22亿美元不是一个数量级。可对于华为公司来说,这两个数字意味着同一个结果:并购受阻。

美国的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最近搅黄了华为公司一桩小生意。本来,华为准备购买一家美国小型科技公司三叶公司(3Leaf)的专利权,价格不过200万美元。可是最终被CFIUS否决了。

这个令人不快的挫折,让人想到4年前华为携手美国贝恩资本试图以22亿美元联手收购3Com公司的经历。当时,并购诉求也因美方担忧国家安全而流产。

这两年,此类让华为感到郁闷的事情接二连三。比如,华为竞购美国私有宽带互联网软件提供商2Wire的努力以微弱差距失利。同样,华为对摩托罗拉移动网络部门的收购,也被诺基亚西门子抢走了。

华为公司是中国最优秀的高科技企业之一。但在美国市场的高门槛和高姿态面前,这家排名全球第二的电信设备供应商总是吃闭门羹。

价格从来不是问题,华为公司的出价从不低于竞争对手。但不论买公司,还是买专利,反正都不带你玩儿。仿佛一个手捧重金、毕恭毕敬的青年上门求亲,女方家长就是对你看不上眼。理由不明说,让人传话儿称:可能是“你出身不好”。

海外舆论总说华为公司有“军方背景”,大概源于公司创办人任正非是一位退伍军人。可如果按这个标准,二战后美国许多跨国企业总裁和高级职员都有“军方背景”,那都是在战场上冲杀过来的,由此西点军校还被誉为是超越哈佛商学院的“商业人才摇篮”。商场如战场。军事人才只要转换一下实践空间,其长于战略思维、纪律严明、执行力强的特点,就完全能在商业竞争中显露优势。这一点不稀奇。

显然,“出身”只是借口。中国社科院美国所研究员张国庆认为,美国政府对华为的警惕主要基于战略考虑。正如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明确指出要保持美国的绝对优势地位一样,美国的经济战略也是“不能接受其他国家赶超自己”。

如果结合中海油并购尤尼科的失败,中铝并购澳大利亚力拓集团的失败,中化集团联手新加坡淡马锡收购加拿大钾肥的失败等等案例,再来观察华为作为中国凤毛麟角的高科技公司在北美市场的并购挫折,很多微观上的技术性困局也许就看得更明白了。

在美国人看来,在21世纪对于互联网和能源这两条生命线的控制,将决定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张国庆表示,在“关乎大局的事情”上,“无论华为如何热情地靠近华盛顿,巨大的冰山都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融化的”。

这个分析是敏锐的。看看这两年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成绩单吧。2010年中国非金融业对外投资额达到590亿美元,过去十年平均年增长率50%,预测2013年可能达到1000亿美元。似乎还不错,但相对于中国目前已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以及拥有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这一点,则太有限了。即便横向对比,中国对外投资额在全球也只排第五位。

数据还显示,2009年中国企业跨境收购的失败率为12%,2010年这一比率降至11%,可仍为全球最高。相比之下,美国和英国公司2010年从事海外收购的失败率仅为2%和1%。

同时,中国的海外投资主要集中在基建项目和原材料上。在高科技领域,欧洲和美国的企业仍占有统治地位,中国企业只不过在附加值较少的行业上才赢得一些有限的优势。

在海外,中国公司只是在盖房子、修公路、建电站、造水坝,这些需要出人、出力、出工的项目上进展较为顺利。一旦遇到上点层次、技术含量高一些的投资,总是被投不信任票。

最近华为公司还计划为英国2012年奥运会配套地铁无线通信系统,也被英国议会说成是将威胁到英国的网络安全。一位电信业内资深人士感叹说:“他们似乎总感觉你就是仆人,怎么能跟主人一样穿西装呢?”

[1]  [2]  
相关新闻
编 辑:实习生    联系电话: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华为公司  城市  尤尼科  中铝  出身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重要新闻
通信技术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