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深度阅读 >> 正文
 
“3.15”护航新消费 移动互联网“安全”是关键
http://www.cww.net.cn   2011年3月14日 10:18    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高弋坤

一如人们的预期,今年的“3.15”主题锁定“消费与民生”。对于ICT领域而言,用户现阶段的新消费聚焦移动互联网领域,在面临该领域快速发展初期的种种新问题时,从业者如何去护航用户的消费利益和行业环境已成为整个通信行业关注的焦点。

在“3.15”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聚焦对用户权益和安全的保护,并关注移动互联网业的创新力量。

2011年3月前的最后一天,工信部副部长奚国华在“2011年通信服务座谈会”上表达了对新形势下通信服务质量的高度重视。

如同许多身处粗放式快速发展初期的领域一样,移动互联网在近几年这一轮小高潮中不可避免的暴露出许多新问题。

2010年,围绕移动宽带流量以及新业务计费的用户投诉或媒体曝光频发,正如工信部今年第一号电信服务质量通告中所指出,现阶段围绕手机上网速率、移动上网资费收费问题的用户申诉正在上升。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针对智能手机的手机病毒、恶意偷取信息与话费等情况也越来越应引起用户及相关业者的重视。

谁来保护用户端点安全?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购买智能手机,针对智能手机的犯罪活动也就会越来越多。调研公司Frost&Sullivan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底,在国内被截获的手机病毒及恶意软件数已经达到2400个。目前手机病毒正在开始形成大规模的“僵尸网络”,手机上的“黑色产业链”已经形成并将不断发展。

在以应用和内容为王的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下,整个移动互联网慢慢呈现围绕应用内容的全产业链跨界竞争格局,在这种情况下,运营商从前的绝对主导者地位已经被动摇。

“类似手机病毒、诈骗短信等危害的出现是因为内容应用提供者、移动终端OS出了问题,并不能简单的向运营商头上扣帽子。”易观国际分析师路里彬认为,“但是不可否认,运营商现阶段仍处于产业链上游,拥有较为优势的地位和对产业的影响力,所以要为创造公开透明的移动互联网氛围负起责任。”

“对运营商而言,可以通过加强对SP和IDC的资质监管,避免相关合作方提供非法服务,同时配合相关执法检查部门进行清理,要求软件市场下载平台安全认证等手段保护消费者权利,但客户自身也应提高警惕,注意安装杀毒软件。”一位长期从事网络运维工作的天津联通员工告诉记者。

对此,中国电信增值业务运营中心信息安全部某人士表示:“如同高速公路的建设,锋利刀具的生产,运营商更多的是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移动互联网访问速度,使信息的获取更加快捷、便利,而信息的浏览更多地是属于个人行为。”

长期以来,运营商的垄断和消费者知情权的丧失是造成质量漏洞的关键因素,3G到来以后,中国的移动互联网逐渐从封闭固化走向开放多元,运营商的问题就更加频繁的被暴露了,没有有效的监管制度,消费者的弱势就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

安恒信息北方区技术总监李麒则认为,作为基础服务的运营承载单位,运营商还应该重视从手机终端到通信过程的安全。

[1]  [2]  [3]  
相关新闻
编 辑:赵宇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64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移动互联网  315  安全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重要新闻
通信技术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