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联网治堵走出第一步 智能交通遭遇共享难题
http://www.cww.net.cn 2011年3月11日 14:14 南方周末
作 者:黄金萍
两会期间,关于交通拥堵的话题让“车联网”再次浮出水面。 越来越智能的汽车,与越来越智能的城市交通系统,如何能够实现信息共享,是搭建车联网的最大难题。 两会期间,关于交通拥堵的话题让“车联网”再次浮出水面。 这个陌生的名词上一次露面是在去年10月28日,无锡举行的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传出风声,车联网项目将列为中国重大专项第三专项的重要项目,一期拨款有望达百亿级别,预期2020年实现可控车辆规模达2亿。 这个消息在第二天引发了银江股份等相关公司的股价暴涨。但很快,在投资者还没搞明白这个概念之前,这个传闻就烟消云散了。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教授史其信对此感到很惋惜,他认为,如果能够以治堵为背景推动车联网立项,或许用不了几年就可以推动车联网建成。史其信前后参与了北京、广州治堵方案的制订,但深知这些方案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他把希望寄托在车联网上。 实际上,车联网概念所描绘的是一幅汽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远景——装有电子传感装置的汽车,可以与其他车辆、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实现在一个平台上的信息共享,从而实现解决城市拥堵等多种目的。 车联网背后是汽车制造商、车载终端企业、电信运营商、IT企业、硬件供应商、交通信息内容运营商及服务商等组成的一长串产业链条。但这个链条为何迟迟难以搭建? 中国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仍然停留在演示阶段 仅仅走出第一步 中国公众对车联网的最早认知,要归功于通用汽车。那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通用汽车馆内一个短片,讲述了通用汽车对2030年交通的展望——电动汽车各行其道,随时找地充电,车内触屏终端收取交通、通讯信息,停靠后汽车自己进停车场。此间,通用汽车还办了一个名为Mobility Internet的论坛。 通用汽车中国汽车研究院院长杜江陵告诉南方周末记者,Mobility Internet,是由通用汽车经内部讨论后率先提出的概念,它的中文译名,就叫作车联网。 虽然车联网提供的是全方位解决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关系的系统方案,但目前最热的还仅仅是解决车与人关系的车载产品。杜江陵表示,这得益于车载产品此前十多年的发展,技术和市场相对成熟。 通用旗下的汽车就采用的是其与上汽合资的上海安吉星公司的产品——这个车载终端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无线通信技术为车主提供碰撞自动求助、路边救援协助、全音控免提电话、实时按需检测和全程音控导航等服务。 美国人江海德(Jon Hyde)在2007年获知自己要来中国上任,筹建安吉星在中国的合资公司。他回忆说,当时很兴奋,因为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很快,这对自己、对安吉星都是很好的机遇。 上海安吉星最早于2009年12月开始向凯迪拉克车主提供服务,丰田汽车则在这半年之前将G-Book引入中国——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中国作为第一个海外市场。
编 辑:实习生 联系电话: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
重要新闻 通信技术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