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产业链上演竞合博弈:谁将是移动支付主角
http://www.cww.net.cn   2011年1月19日 12:23    中国计算机报    
作 者:霍娜

寅虎卯兔,虎年将逝,兔年即至,马上又要过春节了。还记得多年前的春晚上,朱时茂、陈佩斯上演的小品《主角与配角》,逗乐了全国观众,将红花与绿叶的关系刻画得入木三分。

在过去的这一年,从标准到方案,从产品到应用,从竞争到合作,移动支付一片风生水起,产业链的核心成员怀揣着扮演主角的心思,上演了一出竞合博弈的精彩大戏。

支付让生活更轻松

电子银行、手机钱包已经让移动支付悄悄走入我们的生活。在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轻松的同时,移动支付也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潜在市场,成为业界的焦点。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司长欧阳卫民在第四届中国支付发展峰会上介绍,我国现在的金融服务资源还相对不足,便捷性也不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9年年报》的数据显示,2009年末,中国人口超过13.3亿,银行业法人机构达3857家,营业网点近19.3万个,从业人员约284.5万。但从人均银行服务资源看仍是不足,平均一个网点对应7000人左右,一个银行从业人员对应490人,如果仅算柜面服务人员的话,平均一个柜员至少要对应1000个客户左右。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资源更有限甚至为零。我国目前仍有2000多个乡镇没有金融机构网点,属于金融服务的空白地带。

银行网点服务不仅资源有限,在时间便利性方面也有限,并不能提供全天24小时服务,通常是从上午9点到下午5点。ATM机和网上银行等自助设施的资源也相对有限。2009年末,全国ATM机约21.49万台,平均每台ATM对应6210个人。

都说现在人们出门时,钥匙、手机、钱包一样都不能少。如果忘带钥匙也许得到下班时才发现,但如果忘带手机,5分钟内就会发现。随着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高,移动支付必将更加普及。

产业链上演竞合博弈:谁将是移动支付主角

而移动支付有着深厚的用户基础。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9月,我国国内手机用户达8.33亿户,普及率为62.5%,并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为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国银联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已发展移动支付用户1.47亿户,其中与银行卡关联的移动支付约2200万户,剩余的1.25亿则采用移动话费账户代扣的方式。

欧阳卫民介绍,具有频率极高、金额很小等特点的小额支付、微支付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现在仍然以现金方式完成。虽然,像北京市的交通一卡通等微支付方案已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每天交易达1600万人次,但绝大部分日常生活中的微支付,如超市、便利店、停车场、小商品市场、菜市场的支付等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欧阳卫民认为非现金支付工具在微支付领域的缺位以及移动支付终端的低成本投入和处理环节的便利性都将引导消费者选择移动支付。

从竞争到合作

目前,移动支付产业链的核心成员包括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平台。三种角色之间有竞争,也有合作。

银联和各商业银行拥有众多的客户,其优势是基于完善的支付服务基础设施,为用户提供可靠可信的账户管理、结算和清算功能。目前,我国的大、中型商业银行都有手机银行,提供短信通知、账户查询、资金转账缴费等服务,并都在广泛与移动运营商合作开发手机近场支付。而中国银联利用银行卡信息转接平台,充分发挥联接优势与银行、移动运营商合作,积极推进了移动支付受理终端的布放和改造。

移动运营商则拥有安全的通信渠道,拥有庞大的手机用户资源和便捷的服务终端。近年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移动支付领域都有成功的实践,如中国移动的手机钱包业务;电信在浙江、四川试点的手机小额支付;联通和交通银行合作推出的联名IC借记卡,在上海世博园内实现了“机不离手、一刷即付”的功能。

[1]  [2]  [3]  
相关新闻
编 辑:魏慧    联系电话:010-67110006-904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移动支付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重要新闻
通信技术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